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要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教科书又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能否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技能。
本节课共分四部分:
1.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教科书提了两组问题。第一组: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呢?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呢?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常见物质在水中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第二组: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有溶解?”引导学生关注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为了使实验现象对比明显,这里要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
2.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沙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不同是明显的,面粉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还是食盐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观察和比较。
3.用过滤的方法,分别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教科书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过滤实验发现只有食盐无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沙和面粉都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认识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一个新方法——过滤。
4.交流我们的实验结果。
交流活动指向溶解的科学概念,期望学生对溶解从原来的“说不清楚”到能够说出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没有沉淀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食盐、沙、面粉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过程。
(2)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区别。
(3)会用“是否有沉淀”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食盐、沙、面粉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较精确的语言描述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区别。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
(1)溶解环节:3个烧杯、20克食盐(建议用细盐)、20克面粉、20克沙(沙子事先洗净晒干)、3根玻璃棒;
(2)过滤环节:1个铁架台(3个放漏斗的架子),3个漏斗,3张滤纸、三个透明杯子(烧杯或塑料杯都可以)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子在水中不易溶解
1.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科学课要先来学个词语,叫“溶解”(板书“溶解”)。哪些同学听说过这个词语?【PPT2】能说说你认为它是什么意思吗?
(2)请几位学生说一说,了解学生的认知。
(3)看来同学们对“溶解”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对“溶解”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在研究完毕后,我们能不能获得更多关于“溶解” 的知识。
出示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研究。
(1)出示2杯水,1份沙子、1份食盐(水可以直接展示,沙和盐实物展台展示)。请学生观察这时候的盐和沙是怎么样的【PPT3】?
(2)如果把盐和沙分别放入水中会怎样呢【PPT4】?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后又会怎样呢?
请几位同学猜测一下。
是不是像同学们猜测的那样呢?我们从实验中来获得这些知识吧。
(3)【PPT5】出示实验操作要求和观察要求。请学生阅读以后领取材料开始实验观察。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①搅拌方法:用玻璃棒在水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搅拌,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壁。②观察、比较2中物质在水中的情况,并做好适当的记录。
(4)【PPT6】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5)小结: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总结在【PPT7】中。)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你能用研究食盐和沙子的方法来研究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吗?
2.【PPT8】出示实验操作步骤,学生领取材料实验、观察、记录。
3.汇报、总结: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4.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出示记录表【PPT9】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分析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三、用过滤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溶解
1.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来研究这三种物质。什么是过滤呢?我们看一段视频就知道了。(【PPT10】观看视频)
2.教师介绍过滤装置各部分名称,讲解过滤实验的具体要求。 【PPT11】
3.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做了一个三个过滤实验同时进行的装置【PPT1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观察。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食盐没有留在滤纸上,沙和面粉留在滤纸上了。
5.现在你认为:面粉溶解了吗?【PPT13】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整理一下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怎样才是在水中溶解了?【PPT14】
五、研究的延伸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根据你平时的经验,你目前知道哪些物质能被水溶解?你能列举几种吗?请你课外去实验验证一下,水还能溶解哪些物质。(发放课后研究记录表)
【附】观察记录表格
物质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后
?
食盐
?
?
?
?
沙子
?
?
?
?
?
?
?
?
?
注:观察记录表第三种物质“面粉”和实验方法“过滤”,在研究到这一块内容时请学生自己填在空格中。
不搅拌
搅拌后
静置一会后
颗粒大小变化
是否有沉淀
颗粒大小变化
是否有沉淀
颗粒大小变化
是否有沉淀
食盐
沙子
板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儿
过滤后
食盐
颗粒慢慢变小
颗粒慢慢消失
颗粒消失
没有出现颗粒
沙
不变
不变
不变
沙留在滤纸上
面粉
不变
分散在水中
沉淀在水底
面粉留在滤纸上
在水中看不到颗粒
溶解 在水中均匀分布
没有沉淀
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教学反思:
1.溶解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因此学生比较熟悉。尤其是对食盐和沙的溶解更是驾轻就熟。但是我发现学生观察时,特别是汇报时会抓住一些细小的地方汇报,而对大的方面却很容易忽视。比如说学生会说沙子的水有点变黄了,刚放下去的时候还有泡泡;食盐的杯子里水变白的了,杯子边上有点气泡等等。因此,怎样引导学生在关注这些零碎的问题的时候更加关注主要的状态变化很重要。
2.面粉和食盐与沙相比,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特征处于前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所以学生较难判断,究竟能不能看见面粉颗粒呢?因为面粉溶解后,呈现出的是一杯白色的悬浊液,几乎看不清面粉的颗粒,这就需要学生仔细耐心的观察,当放置一段时间后,很明显,面粉沉淀到了杯底。当我们靠近一些,我们还是能看到水中悬浮着的面粉颗粒。
3.在进行过滤实验时,由于学生刚接触过滤这个概念,讲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用了先看一段视频的方法,先让学生对于过滤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来讲解过滤装置和过滤实验方法,这样的效果就明显要好很多。此外,在过滤中,学生用玻璃棒倒液体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把滤纸戳破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把玻璃棒贴在滤纸厚的一面,而是贴在滤纸的尖头上了,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
课件15张PPT。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 方瑾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什么是溶解?没放入水中的食盐和沙子是什么样的呢?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后会怎样呢?搅拌后又会怎样?食盐、沙子在水中……1.取一平匙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烧杯的水中观察。
2.轻轻地搅拌一会儿后观察。(注意搅拌的方法)
3.静置一会儿后再观察。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20g、沙子20g、水100ml不易溶解溶解食盐、沙子在水中……面粉在水中……1.观察没有溶解时面粉是怎样的?
2.取20g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观察。
3.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
4.把它放置一会儿,观察。请问: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不变分散在水中沉淀在水底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过滤实验视频过滤实验过滤食盐和水、沙和水、面粉和水的混合物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比较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溶
解没有沉淀
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在水中均匀分布在水中看不到颗粒策划:屠元成 斯苗儿 郑少艾
制作:方瑾
审核:喻伯军
责编:朱卫国 余菲
资源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www.cbern.gov.cn
浙江教育资源网 www.zjer.cn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