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课时训练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30 11: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D.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生命活动
2.生物体内细胞间可通过图示中的两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化学物质都不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B.神经元之间通过方式①进行信息传递
C.垂体通过方式②将信息传递给甲状腺
D.血糖调节存在①②两种信息传递方式
3.(2024·广东深圳高二统考期末)麻醉药通常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者影响体温信息传入途径,也可扩张皮肤血管,从而引起体温降低,而解热镇痛药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并促进出汗,使发热病人的体温趋向正常,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体温。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麻醉药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削弱体温调节能力
B.全身麻醉引起血压下降可能与麻醉药扩张皮肤血管有关
C.解热镇痛药可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途径使体温下降
D.解热镇痛药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作用
4.(2024·广西南宁高二统考期末)下图表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产热变化,曲线B表示散热变化
B.从T1进入T2环境,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从T1进入T2环境,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血管收缩
D.a~c的体温调节过程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5.(2024·河南南阳五中期末)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始终维持在37 ℃左右。下列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严重中暑后,快速饮用大量冰水有利于机体散热
B.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能将环境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神经冲动
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D.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皮肤主要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热
6.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如图表示其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AB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
B.BC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CD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
D.AB段热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7.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8.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9.(2023·四川成都实外校考阶段练习)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d都要通过血液循环才能到达靶细胞
B.c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来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10.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8 ℃的空调室内补充足量米饭和饮用水后休息10 min 即进入-5 ℃的环境中工作。下图表示该人体内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可表示血糖含量变化,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
B.曲线可表示人体体温变化,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增加
C.曲线可表示血浆渗透压变化,P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较Q点减少
D.曲线可表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P点时骨骼肌产热量少于Q点
11.研究人员用曲线图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热敏神经元的是W,表示冷敏神经元的是C
B.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较大
C.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较大时,肾上腺素分泌比较多
D.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将右移,人体容易进入发烧状态
12.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下丘脑可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
(2)据图信息描述的应该是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调节过程,图中的腺体A为__________。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感受器兴奋,在__________形成冷觉。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垂体作用于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产热,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与在炎热环境中相比,寒冷环境下人的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主要原因是此时__________的含量较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给小鼠饲喂含图中腺体B分泌的激素的食物,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3)下丘脑还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吃的食物过咸时,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__________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__________,最终导致尿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有利于______________恢复正常水平。
13.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运动员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2)该运动员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__(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导致________减少,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3)该运动员运动结束,由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减少,导致③、④的合成和分泌________,使产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图示生理过程中,③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部分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生命活动的进行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答案】D 【解析】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以图中方式①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A错误;神经元之间通过方式②进行信息传递,B错误;垂体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将信息传递给甲状腺,即方式①,C错误;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即存在①②两种信息传递方式,D正确。
3.【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麻醉药通常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削弱体温调节能力,A正确;麻醉药可扩张皮肤血管,引起血压下降,B正确;解热镇痛药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并促进出汗,因此解热镇痛药可增加散热,但不能减少产热,C错误;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解热镇痛药可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作用,D正确。
4.【答案】C 【解析】机体由温度为T1的环境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说明是由高温环境到低温环境,由于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短时间内曲线B上升比曲线A迅速,确定曲线A表示产热量,曲线B表示散热量,A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T1环境温度高于T2环境温度,在T2环境下,寒冷刺激导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B正确;在T2环境下,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散热量减少,C错误;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故a~c的体温调节过程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
5.【答案】B 【解析】中暑后,快速饮用大量冰水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散热,A错误;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能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将环境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神经冲动,进而通过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导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B正确;寒冷时血管收缩仅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C错误;人体体温为37℃左右,当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方式,D错误。
6.【答案】B 【解析】当体温相对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体温升高,说明此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是在病毒影响调节中枢的情况下内脏肌肉代谢加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A错误;BC段体温维持高温不变,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B正确;CD段体温下降,产热减少,出汗散热增加,C错误;AB段体温升高,说明是冷觉感受器兴奋,CD段体温下降,说明是热觉感受器兴奋,D错误。
7.【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8.【答案】D 【解析】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9.【答案】A 【解析】b是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A错误;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d是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水平,C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和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10.【答案】A 【解析】饭后血糖含量升高,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A正确;人体体温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变化不大,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减少,B错误;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与题图不符,故曲线不能表示血浆渗透压变化,C错误;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P点时骨骼肌产热量多于Q点,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曲线的信息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可推知C、W分别表示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A正确;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B正确;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较大时,体温高于正常值,此时机体肾上腺素分泌较少,以减少产热,C错误;若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持续偏高,进入发烧状态,体温高于正常值使点S右移,D正确。
12.【答案】(1)神经递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肾上腺 大脑皮层 骨骼肌和肝脏 甲状腺激素 提高 (3)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 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下丘脑中的一些神经细胞可以产生神经递质,还有些神经分泌细胞可以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递质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2)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体温调节中枢对传来的兴奋经过分析和综合后,再通过相应的传出神经传到腺体A(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感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促进骨骼肌和肝脏等主要器官产热,以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与在炎热环境中相比,寒冷环境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寒冷环境下人的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进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若给小鼠饲喂含图中腺体B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食物,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提高。(3)当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
13.【答案】(1)(特异性)受体 神经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尿量 神经—体液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降(或减少) 促进甲状腺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解析】(1)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作为信号刺激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使血压降低,此过程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所以该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2)运动时大量出汗,体内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该刺激会激活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使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的过程为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过程为体液调节,故整个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据图分析,可知④由甲状腺分泌,则④为甲状腺激素,进而可知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具有促进腺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又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代谢水平,促进产热,所以运动后,体温升高时,三者的分泌量均应减少,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