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2课时)-【一堂好课】高二生物备课优选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2课时)-【一堂好课】高二生物备课优选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31 16: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回顾:
1.体温调节中枢:
2.冷觉和热觉的形成部位:
3.体温调节的方式:
4.感受器种类:
5.温度感受器分布:
下丘脑
大脑皮层
热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皮肤、黏膜、内脏器官
血管、汗腺、骨骼肌、
肾上腺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皮肤热觉感受器
炎热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垂体
传出神经
减少散热
增加产热
增加散热
肾上腺素释放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皮肤血管舒张
汗液分泌增多
TRH
TSH
大脑皮层
产生热(冷)觉
增减衣物
使用空调
上行传导
行为性调控
7.直接参与产热的激素:
6.效应器:
生理性调节
预习自测
(1)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同时能够间接调节血糖的含量(  )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
(3)血钠升高时,肾上腺髓质分泌降低,血液中醛固酮减少(  )
(4)K+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
×
×
×

情境导入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2.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向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9表3-2,梳理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人体水平衡
摄入的水量
排出的水量

饮水
食物中的水
代谢产生的水

皮肤

排尿(最主要途径)
排汗
呼吸
大肠
粪便
1200mL
100 mL
1000mL
300mL
1500 mL
500 mL
400 mL
2500 mL
2500 mL
注:这是指一个体重为70kG的成年人在25℃、活动量不大,以及中等饮食程度的情况下。
探究任务一:就水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分析我们为何在冬天尿液比夏天多呢?
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2.尿液的形成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2.尿液的形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尿液的成分有什么?
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组成,功能是排泄。
尿液中主要是一些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会被重吸收)
尿液
(排出体外)
肾单位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水、无机盐、部分葡萄糖、全部尿素滤出,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
血液
150 L
1.5 L
(3)当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机体是如何调节水平衡的呢?阅读课本P60,结合图3-11,建构水平衡调节模型。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3.水平衡调节过程
抗利尿激素增加
下丘脑中的
渗透压感受器
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神经细胞分泌
垂体释放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
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大脑皮层
产生渴感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尿量减少
刺激
(+)
(-)
(-)
产生渴觉不算反射,主动饮水才算反射。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3.水平衡调节过程
(1)水平衡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
(2)渴觉中枢:_____________
(3)渗透压感受器分布:________
(4)相关激素:________________
下丘脑
大脑皮层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水平衡是在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调节肾脏排尿量完成的。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储存在神经垂体(脑)垂体中,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液。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④调节中枢:
渗透压感器
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TRH
体温调节中枢、
血糖调节中枢、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①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
②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
③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
(5)下丘脑的功能
【典例1】下图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C
探究二.盐平衡的调节
1.无机盐(以Na+为例)的来源和去向
Na+平衡







Na+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
肾脏
皮肤
大肠
尿液(主要途径)
汗液
粪便
Na+浓度,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水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
探究二.盐平衡的调节
2.调节过程
细胞外液量减少、血钠降低
肾上腺皮质
刺激
醛固酮
释放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Na+
(+)
血钠浓度上升
(-)
同时分泌K+
调节方式:______________
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
相关激素:______________
产生部位:______________
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
靶器官: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调节
肾上腺皮质
固醇类
肾小管和集合管
醛固酮
神经-体液调节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探究二.盐平衡的调节
饮水或失水异常、盐分摄入异常等
尿量变化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Na+,排出K+
细胞外液渗透压异常
下丘脑
刺激
抗利尿激素
垂体释放
影响
下丘脑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血钠异常
刺激
释放
影响
负反馈
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
血钠改变
3.水盐平衡的调节小结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探究二.盐平衡的调节
4.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举例—K+
作用: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建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探究二.盐平衡的调节
探究任务二:
1.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渴觉中枢分别位于什么部位?
2.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会带来什么后果?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
内环境的渗透压会下降,内环境中的水过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探究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资料1: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资料2: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上述资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探究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腺
直接或间接调节
影响发育和功能
恢复稳定
感知变化
调节校正
人体内环境
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一致
各项生命活动正常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探究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探究任务三:
1.甲、乙、丙分别可能是什么激素的分泌方式?
(1)甲类型——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调节。
(2)乙类型——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
(3)丙类型——神经调节(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探究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2.根据下列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 调节,
a→b→c→d→e属于 调节。
(2)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 调节。
体液
神经-体液
神经
归纳:
(1)神经调节——仅涉及“神经递质”这种信号分子
途径:完全依赖反射弧。
(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
途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调节靶细胞的活动。
(3)神经—体液调节——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
途径:下丘脑→有关神经→内分泌腺(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靶细胞。
【典例2】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
 过“刺激→A→C→D”途径促
 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B→效应器”,使手缩回
D.人在吃的过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F”,使饮水
 量增加
D
【针对训练2】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
A.若A表示人体正处于危险状态,人
 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
 神经—体液调节
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高,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和①⑥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稳定
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来维持体温恒定
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降低,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A
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