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涉及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摄入体内,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本节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也是在回答一个相关的问题“跳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从哪里来呢?”本节课和下一节课“口腔里的变化”都在表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学会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3)初步建立健康的生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联系与作用.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和器官消化食物的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模拟小肠、大肠的软管,苹果、蔬菜、矿泉水、塑料杯、吸管、塑料袋、(自制多媒体课件)。
2.为每位学生准备: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期到哪里去旅行了,你能够按照旅行线路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你都到达哪些地方吗?(教师板书,指导记录方法)
旅行,学习都会消耗能量,通过什么方法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呢?(食物)今天我们就跟着苹果导游到人体中去旅行。(板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请上苹果导游。要求听清路线,并画下经过的景点及先后顺序。
一生咬一大口苹果讲故事:
我是一个苹果,我的身体营养丰富,别人称我为“水果之王”,小朋友们见了我都垂涎三尺。一天,小芳把我买下了,她的灵活的小舌头把我送进了口腔,经过牙齿的咀嚼,我胖胖的身体被嚼碎了,又与唾液混合,从口腔出发,开始了我奇妙的旅行。刚离开口腔,我就来到了一个小小的通道口,还没等我看清周围的景色,就被挤入了一个狭长的通道,通道就象滑梯一样滑,“嗖”得一下,我就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还没等我站稳,就开始了地动山摇,还下起了“酸雨”。当我被摇晃了几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一个“拐弯处”,奇怪的是这里有两个“排水管”的排水口,流着“泉水”。继而,我又来到了一条长长的“迷宫”,在穿越迷宫的过程中,不时有水滴下落,我的身体也在渐渐消失。(PPT2)
2.在图1画出苹果经过的消化器官及路线。(PPT3)
3.汇报并交流。
4.小结:
板书: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三、科学探究,深化知识
1.通过研究观察,食物在体内主要经过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你们想探究这些重要的器官形状和功能吗?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几个问题。(PPT4)
(1)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这个器官具有什么特征?
(2)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具有什么特征呢?
(3)食物的营养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又有什么特征?这个器官为什么特别长?(PPT5)
四、模拟实验,内化新知
下面我们来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结论。
实验一: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米饭、蔬菜。如果我们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
实验二:在一根吸管中,放入绿豆。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绿豆向前移动?实验中的吸管相当于我们哪个消化器官?
(消化系统静态图)通过实验、观看消化器官图片说说:你们知道食物是被每个器官怎样吸收消化的?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PPT6)
讨论:我们知道消化器官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某一个消化器官有毛病,哪么其他的消化器官会受到影响吗?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吃食物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小组讨论、汇报)(PPT7)
五、观看录象,温故知新
1.这节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快要结束了,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共同回顾这次特殊的旅行吧。播放录象《食物在体内的旅行》。(PPT8)
2.再画消化器官路线图。(图2)画好和图1比较。(PPT9)
板书: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作业设计:
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
教学反思:
1.画图对比。
画图是科学记录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本节课,我在记录纸上设计了两幅人体轮廓图,左边一幅是“画一画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器官”,右边一幅是“学习后,画出食物经过的主要器官”。学生的绘画能力真的很令人佩服,这在之前《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课中我已经深有体会:从高锰酸钾刚刚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
仔细观察,将其画出来。本节课中,基于生活常识,学生也都画出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当然,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大致画出“食道”、“胃”、“大肠”、“小肠”的形状以及具体位置,而有的学生只能画出某一个单一的消化器官,并且对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几乎没有认识。在教学设计时,我想过两个方案:1、只提供一幅人体轮廓图,学生第二次绘画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知识的同化和顺应;2、提供两幅人体轮廓图,学生第二次绘画时重新绘制。考虑到将学习之前和学习之后的两幅图进行对比能更加利于学生建构新知,因此我选择了后者。
2.钻研教材,理透知识。
教材中“人体的消化器官”这一环节,图示上除了有“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之外,还标明了“肝”;但是一旁的文字只是解释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大肠和小肠”,而对于“肝”只字未提。肝脏属不属于消化器官,在消化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因此,又翻开书本,细细地查找:有了明确的答案!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消化管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消化腺分成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肝)和小消化腺(食管腺、胃腺、肠腺等)。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的功能非常复杂,对生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物质代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一个作用就是——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再次体会到了“学到老”这句话的经典。
课件10张PPT。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个苹果的旅行 我是一个苹果,我的身体营养丰富,别人称我为“水果之王”,小朋友们见了我都垂涎三尺。一天,小芳把我买下了,她的灵活的小舌头把我送进了口腔,经过牙齿的咀嚼,我胖胖的身体被嚼碎了,又与唾液混合,从口腔出发,开始了我奇妙的旅行。刚离开口腔,我就来到了一个小小的通道口,还没等我看清周围的景色,就被挤入了一个狭长的通道,通道就象滑梯一样滑,“嗖”得一下,我就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还没等我站稳,就开始了地动山摇,还下起了“酸雨”。当我被摇晃了几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一个“拐弯处”,奇怪的是这里有两个“排水管”的排水口,流着“泉水”。
继而,我又来到了一条长长的“迷宫”,在穿越迷宫的过程中,不时有水滴下落,我的身体也在渐渐消消失。景点明确路线清楚提示:图1图2﹙ ﹚﹙ ﹚口腔食道大肠胃小肠﹙ ﹚﹙ ﹚﹙ ﹚﹙ ﹚消 化 系 统 路 线 图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口腔腺唾液胃液肝(胆)胰胰液肠液胆汁细碎通道食糜小分子残渣消化器官消化道消化腺}讲究卫生 细嚼慢咽少吃多餐节制饮食三餐有别营养均衡温馨提示景点明确路线清楚提示:图1图2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