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物在体内的旅行3 课件1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食物在体内的旅行3 课件1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6 15:11:43

文档简介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中第五课。本课主要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认识、理解基础之上,通过对比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消化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来说,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即使了解各个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是怎么样的,都有怎么样的功能和特点。那么由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较枯燥,纯理论的灌输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人体消化模型和消化器官的功能视频,让学生能够比较形象地记住知识。本课将从通过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分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消化器官的保护,行序渐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最后通过学生回忆一些情境:胃胀、腹通、口腔炎症等,引导学生从消化器官受损去考虑,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关注、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
(2)食物经消化道会被改变及分解,对人体有营养的物质会被消化和吸收。
2.过程与方法:
(1)对不能亲眼所见的事物能根据经验信息进行大胆的推测,如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去向,并用画图、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
(2)主动、细心的去体验思考日常所忽视的行为迹象,如自己进食时的吞咽、肠鸣声,设计、操作模拟实验,理解消化吸收、肠蠕动的方式、感知消化道的长度;
(3)观看食物消化过程的录像,能比照修改自己的原有推测,辨识出消化器官在自己身体中的相应位置;
(4)学会查阅资料并整理出描述人体消化器官作用及消化流程(食物变化)的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关注自己的身体,对身体内部构造有探究的兴趣,通过探究能产生揭开秘密的成功乐趣;
(2)关心自己的健康,反思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自觉树立保护消化器官的意识与行为。
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能正确描述名称、分布与功能。
教学难点:
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所需材料:两人一组,馒头片,人体轮廓图、消化器官拼图、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文本资料;
2.教师所需材料:人体模型、听诊器、有关消化器官的VCD、消化道长度的模拟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1.【PPT2】美丽的风景。同学们都比较喜欢旅游吧?今天大家也一起去旅行,好吗? 今天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而是将跟随馒头(亮出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当我们咬下一口,馒头就开始了它的特殊旅途。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分享一下,仔细体验馒头旅行的第一站——在我们的口腔里,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PPT3】在我们的口腔里,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咀嚼馒头,仔细体验。
学生汇报,预设:馒头被嚼碎了;与唾液混合,变湿,滑滑的。
3.【PPT3】咽下去,又有怎样的感觉?现在,还能感觉得到(馒头)吗?
预设:喉咙一用力,就咽下去了;没感觉;或慢慢滑下去。
教师板书:口腔——咽——?
4.【PPT4】请推测,馒头被咽下后,还会经过哪些内脏器官,发生怎样变化呢?
预设:到达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5.同桌互相讨论,在《人体轮廓图》上用简单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
【PPT5】人体轮廓图和操作要求:二人一小组,推测并画图。
6.交流汇报。
预设:要经过一个专门的管道;都有食管、胃、肠等;馒头会慢慢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器官的位置、形状、顺序都不同。
教师随机板书:消化器官。
7.同学们各抒己见,对于我们不能亲眼观察的物体,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比较正确的信息呢?
预设:听、看书、寻访、上网、用专用仪器看、看模型等。
三、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1.教师提供人体结构模型或人体消化器官图,观察馒头会经过的消化系统部分。
【PPT6】人体消化器官图
【PPT6】比照模型与自绘的推测图,找找两者之间的差别?
2.学生观察比照标准模型与自己推测的异同点,讨论描述消化道各器官的形状特征,了解名称与排列顺序。教师随机板书: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PPT7~8】以学生生成的问题为契机,提供有关消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文本资料,请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迁移:馒头的消化过程。
3.学生根据资料,把消化器官纸模按顺序连接起来。
4.请学生上台展示,并简单介绍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PPT9】人体消化系统图。
5.虽然不能亲眼见到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但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我们照样能获得许多信息。
【PPT10】播放《消化器官》。5分钟。
学生交流。
各种复杂的消化器官连接成了一个通道;消化器官各司其职;虽然我们感觉不到,其实消化器官是不停地在运动的;肚子饿时,会叫。
6.日常生活中,留意过自身消化器官的运动迹象吗?
出示听诊器,静听肠鸣音。
随机测试学生对消化器官位置的掌握;如果说听不出,就问:是停止了运动吗?让学生了解消化器官的运动是不会停止的;
7.现在你知道馒头现在消化道的哪个位置吗?一般情况下,食物经历的消化旅程究竟有多长,得花多少时间呢?【PPT12】出示问题。
8.用绳子来模拟一下人体消化道的长度:展开约9米。
【PPT12】能解释人体的消化道为什么这样长呢?历时这么久呢?这么长的停留时间说明了什么?
消化道这么长,用什么方式让食物前进的呢?蠕动。
9.巩固练习:【PPT13】故事《苹果种子历险记》。
说说故事中的各个“磨难”各是指什么?
四、消化器官的保护
1. 研究有关人体消化器官的知识,对我们自身有什么价值呢?
预设: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并描述。分析发病的原因:比如有时候胃疼,可能吃得太多,强力收缩,或不卫生,肠壁发炎了等。
2. 平时有过相关的亲身经历吗?能用今天所学的来解释一下吗?
(要引导学生从消化器官功能去解释不良饮食、生活行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PPT14】所以你们认为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
预设:具体的保护性行为有细嚼慢咽;定时定量;少食刺激;注意卫生。
3. 学习了我们的消化器官,课后还想研究什么?
4. 教师小结。
五、作业
配套作业本。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分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消化器官的保护。用“吃馒头”方式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引起学生初步思考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和用图画形式画出,最后再通过视频学习完善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记录自己的想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视频教学达成较多知识点的构建,不但节约课堂时间,同时生动形象的视频让个学生容易理解并记忆深刻。
本课教材上的两个模拟小实验分别是用塑料袋揉挤食物和在一根吸管中移动食物的实验,在本课教学没有使用。本人认为两个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并且难以完全真实反映现实状况,只是针对某一难以观察的现象的直观演示,其表现真实原理的可靠性受到制约。而且关于消化器官的视频中已经非常形象地呈现出胃和小肠的蠕动消化过程,所以这两个小模拟实验在此课中就变得多余了。
最后通过学生回忆一些情境:胃胀、腹通、口腔炎症等,在这些症状发生时,学生只知道自己生病了,而不会从消化器官受损去考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他们主动自觉地关注、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
课件15张PPT。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我们的口腔里,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咽下去,又有怎样的感觉? 请推测,馒头被咽下后,还会经过哪些内脏器官,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二人一小组,
推测并画图。 比照模型与你们的推测图,找找两者之间的差别? 消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等都是消化器官。
食物进入口腔,经牙齿的咀嚼,与唾液混合,加上舌头的搅拌,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食物中少量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成糖。然后经过吞咽,食物经过咽进入食管,逐渐下移,进入胃。
胃位于左上腹部,成囊状。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胃腺能分泌胃液,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胃壁的肌肉层很发达,收缩时能使食团与胃液混合,同时把经过胃液初步消化的食糜分批送入小肠。
消化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米~6米,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地方。进食后,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小肠的蠕动,流入小肠。食糜在胆汁、胰液、肠液的分别作用下,促进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小肠壁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吸收已消化好的养料。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分。食物到了小肠末端,绝大部分养分已被吸收,剩下的残渣随着小肠的蠕动进入大肠。
大肠管腔较粗,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残渣逐渐变浓,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你画对了吗?人体的消化器官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肠腺胃腺分泌唾液分泌胆汁分泌胰液分泌肠液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那你知道馒头现在消化道的哪个位置吗?
一般情况下,食物经历的消化旅程究竟有多长,得花多少时间呢?
为什么这么长?
停留时间说明了什么?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这粒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 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 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在小明上厕所时离开了小明。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