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 细胞增殖
——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每周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进入分裂期后中心粒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为1:2:2
C.丙细胞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D.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
2.如图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恒定不变的
B.处于A→B时的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B→A时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A→B时细胞的2倍
D.处于B→A时的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3.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应该是( )
A.(2)(1)(2)(3)(4)(5) B.(2)(3)(1)(4)(5)
C.(2)(1)(5)(4)(3)(2) D.(1)(5)(4)(3)(2)(1)
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与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漏了漂洗过程,可能无法清晰观察到纺锤体
B.遗漏了解离过程,可能无法清晰观察到分生区细胞
C.延长染色的时间,可以更好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D.发现分裂中期的细胞,适当等待可观察到后期的出现
5.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B.图中①为有丝分裂的前期,此时共有6个DNA分子
C.图中③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也加倍
D.图中④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6.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该生物可能是植物
C.甲细胞中正在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D.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
7.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
B.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DNA数目的加倍
C.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
D.核仁核膜出现的时期是d
8.如图是某进行有丝分裂的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少至体细胞的一半
9.下列除哪项外,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 )
A.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分布在赤道板上
C.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板位置形成新的细胞壁
10.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d→e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B.a→b核DNA分子数加倍
C.c→d核仁逐渐解体 D.d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
1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
B.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
C.临时装片镜检时,要找到近似正方形的细胞进行观察
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12.如图所示,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处于a的细胞、图乙中处于A→B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的b、图乙中的B→A,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乙中的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到B再到A
D.正常情况下,同一细胞的a+b=c+d
13.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着丝粒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
B.①时期可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C.②时期可能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移向两极
D.③时期细胞膜正在内陷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为某植物细胞(2N=4)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图中的B、C、D、E字母表示)。
(2)图中A细胞发生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开始出现染色体。
(3)图E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为__________。
(4)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个核DNA分子,有丝分裂的意义是__________。
15.图1是一个细胞分裂周期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不同时期,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某一个时期,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1的时期是_____(填图1中字母),纺锤体形成的时期是_____(填图1中字母)。
(2)根据图2可判断,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条,DNA分子_____个。
(3)图2细胞是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为_____。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
(4)请在图3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的变化曲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中心粒倍增发生在间期,而不是分裂期,A错误; B、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不含染色单体,其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为8:0:8,B错误; C、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C正确; D、该细胞不含细胞壁,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一些外界因素,如温度、pH等会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所以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恒定不变的,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细胞周期的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A→B时细胞的染色体含量可能是B→A时细胞的2倍或相等,C错误;处于B→A时(分裂间期)的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3.答案:C
解析: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出现染色单体,即(2)→(1);前期: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的排布在细胞中,对应于(5);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对应于(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是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对应于(5);末期:染色体解体消失,对应于(2),所以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2)(1)(5)(4)(3)(2),故C正确。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A、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末期、后期、中期,顺序应该为①→④→③→②,A正确;B、图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此时共有6个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即共有12个DNA分子,B错误;C、图③中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单体数目为0,C错误;D、图④代表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为前期,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为后期。丙细胞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面中央为中期,A正确。
7.答案:D
解析:A、图中a、e时期均含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B、b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c时期DNA数目加倍,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细胞有丝分裂顺序应为C→a→e→b→d,C错误; D、核仁、核膜出现的时期是分裂末期d,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①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2,说明DNA已经完成了复制,即染色体已经复制,A错误。③时期核DNA数和染色体数都为2N,说明是分裂末期,此时核膜、核仁重建,但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①→②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说明着丝点分裂,②时期核DNA数和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②→③表示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D错误。
9.答案:D
解析:A、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会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粒分裂,C错误;
D.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形成新的细胞壁只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d→e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A正确;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在间期(a→b)加倍,B正确;b→c染色质丝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此阶段核仁逐渐解体,C错误;d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解离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根尖过于酥软,不便于后续操作,A错误;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便于观察,B正确;临时装片镜检时,要找到近似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C正确;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较长,故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D正确。
12.答案:D
解析: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图甲中的a、c和图乙中的B→A是指分裂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图甲中的b、d和图乙中的A→B是指分裂期,在分裂后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图乙中的细胞周期应是从B到A再到B,C错误;同一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多次分裂的细胞周期相同,D正确。
13.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代表染色体数,b代表染色单体数,c代表核DNA分子数,①时期包括G2期、前期、中期,前期、中期可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A、B正确;②时期代表后期、末期结束前,后期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移向两极,C正确;③时期可代表G1期及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内的三者的关系,而细胞膜内陷发生在末期,D错误。
14.答案:(1)BCED
(2)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
(3)后;1:0:1
(4)4;4;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解析:(1)据图分析,A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表示有丝分裂末期,E表示有丝分裂后期,那么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BCED。
(2)图中A为分裂间期,主要发生的物质变化是完成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中B)开始出现染色体。
(3)图中E表示后期,此时姐妹染色单体消失,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所以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为1:0:1。
(4)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和亲代一致,含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15.(1)答案:c、d;a
解析:题图1中e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1的时期是c后期、d末期;纺锤体是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即a时期。
(2)答案:4;4
解析:题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所含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体细胞的两倍,因此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条,DNA分子4个。
(3)答案:动物;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解析:题图2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4)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的变化规律为间期数目加倍,末期结束,随细胞分裂DNA数目还原,相关变化曲线见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