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细胞的结构(2)——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每周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周细胞的结构(2)——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每周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30 10: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周 细胞的结构(2)
——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每周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均具有核糖体
B.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有①②③
C.①和④是一类生物,②③⑤是一类生物
D.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2.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G为结构名称,F、G、B的生物膜可发生转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具有A结构的生物也有C、D、E等结构
B.结构F、G、B依次是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若动物细胞内结构D受损后被结构E分解,则E应为溶酶体
D.结构F参与合成的物质有胰蛋白酶、抗体、DNA等
3.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被膜为单层膜,有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可调控核内外的物质交换
C.核仁是核内的圆形结构,主要与mRNA的合成有关
D.染色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4.如图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与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蛋白酶可以直接穿过生物膜进行运输
B.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共同完成胰蛋白酶的修饰加工
C.生物膜与囊泡的相互转化基于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D.内质网合成胰蛋白酶后被囊泡包被进行运输
5.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
D.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之间毫无联系
6.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
B.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C.细菌、草履虫、小球藻都属于原核生物
D.蓝细菌、蚯蚓、大熊猫都属于真核生物
8.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9.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含有⑥,且⑥的形成都与④有关
B.①与⑤直接相连,都是双层膜结构
C.③中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细胞的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
D.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②进行DNA和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交换
10.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链球菌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自己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11.如图是四种不同的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12.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没有选择性,这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B.中心体和染色质均含有磷脂分子,二者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但有丝状的染色质
D.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染色质密切相关
13.下列为几种生物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图中甲和乙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图中乙为蓝细菌,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C.丙是病毒,不能称为一个生命系统,不可以使用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
D.甲与丁的统一性只体现在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二、非选择题
14.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5]是核膜,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能与[1] ________直接相连,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2)大分子类物质通过结构[2] ________进入细胞核,不同类型的细胞其数量不同,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数量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核孔的功能是________。
(3)结构[3] _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
(4)结构[4]是________,与________有关。
15.图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蛋白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_____(填名称),该过程需要图2中_____(填标号)提供能量。
(2)蓝细菌细胞与图2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假如图2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填标号),应该添加的结构是_____(填名称)。
(3)假设图1过程中合成了一条含有2个天冬氨酸(R基为—C2H4ON)、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多肽链,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6,则该多肽链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_____。
(4)用台盼蓝对某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为衣藻、草履虫和变形虫,都为真核生物,④⑤分别为细菌和蓝细菌(蓝藻),两者都是原核生物,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作为真核生物,衣藻、草履虫和变形虫都具有核膜和染色体,B正确;题述4种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正确。
2.答案:C
解析:A是核膜,原核生物不具有A结构,其无细胞器膜和核膜,只有细胞膜,故不具有C、D、E等结构,A项错误;依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可知,结构F、G、B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项错误;若动物细胞内结构D受损后可被结构E分解,则结构E应为溶酶体,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项正确;结构F是内质网,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故能够参与合成胰蛋白酶、抗体,但不参与合成DNA,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核被膜是双层膜,A项错误;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B项正确;核仁主要与rRNA的形成有关,C项错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胰蛋白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故不能直接穿过生物膜进行运输,需通过囊泡进行运输,A错误;胰蛋白酶是分泌蛋白,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B正确、D错误;生物膜与囊泡的相互转化基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C错误。
5.答案:A
解析:A.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A正确;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并非完全相同,B错误;
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组成,C错误;
D.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Q,A正确;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体,B错误;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A正确;真核生物分为多细胞真核生物和单细胞真核生物,B错误;细菌为单细胞原核生物,草履虫、小球藻都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C错误;蓝细菌为单细胞原核生物,蚯蚓、大熊猫为多细胞真核生物,D错误。
8.答案:D
解析:A、分泌蛋白的形成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1中、b、c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
B.图1物质X代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最多有21种,是内质网,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B正确;
C.图2显示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说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C正确;
D.图1中的分泌蛋白的运输和转运过程是通过囊泡进行的,图2所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二者都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图示结构中①是内质网,②是核孔,③是染色质,④是核仁,⑤是核膜,⑥是核糖体。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都含有⑥核糖体,酵母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④核仁有关,而乳酸菌没有核仁,因此乳酸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①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③染色质(含有DNA)中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细胞的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C正确;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②核孔进行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交换,但DNA一般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所以⑥HIV和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具有核糖体,A正确;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所以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和⑤水绵都具有核膜,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①颤藻、⑦大肠杆菌、⑨肺炎链球菌有核糖体,无染色体,C正确;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以①颤藻、④小球藻和⑤水绵属于自养型生物,D正确。
11.答案:C
解析:甲(幽门螺杆菌)和乙(蓝细菌)都有细胞壁,A错误;丙(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拟核,丁(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甲(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丙(艾滋病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乙(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丁(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主要区别是乙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核孔具有选择性,A错误;中心体和染色质均不含磷脂分子,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也没有丝状的染色质,其含有的是环状的DNA分子,C错误;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即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染色质密切相关,D正确。
13.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并未涉及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A错误;图乙为蓝细菌,并不含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B错误;丙是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不能使用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C正确;丁为植物细胞与甲(大肠杆菌)的统一性体现在均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都是DNA等方面,D错误。
14.答案:(1)4;内质网
(2)核孔;较多;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染色质;DNA和蛋白质
(4)核仁;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
解析:图中1表示内质网,2表示核孔,3表示染色质,4表示核仁,5表示核膜。
(1)核膜包括外膜和内膜两层膜,共4层磷脂分子。核外膜可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2)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多。
15.(1)答案: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4
解析:分泌蛋白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该过程需要题图2中的4(线粒体)提供能量。
(2)答案:蓝细菌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1、3、9;中心体
解析:蓝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题图2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蓝细菌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假如题图2为高等动物细胞,在1 9结构中不应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3(叶绿体)和9(液泡),应该添加的结构是中心体(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3)答案:252
解析:天冬氨酸的R基(—C2H4ON)中含有1个氮原子,故其分子式中含有2个氮原子,若题图1过程中合成了一条含有2个天冬氨酸、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多肽链,可知该多肽链中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17-2=15个,进而推测形成该多肽链最多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5-1=14个,因此该多肽链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14×18=252。
(4)答案: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差速离心法
解析:用台盼蓝对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