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
一、选择题
1.(2024·安徽宿州十三所重点中学期中改编)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B细胞可增殖产生不同的抗体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2.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
D.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3.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白细胞介素 2,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4.如图为某免疫细胞X发挥免疫功能裂解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
B.X细胞表面的受体也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
C.X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其中成熟
D.X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体液免疫
5.寨卡病毒病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疾病。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6.(2024·河南郑州模拟改编)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进行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8.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9.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期,机体对付流感病毒等病原体需要依靠免疫调节,而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实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可防御病原体的侵袭
C.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它们只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D.受抗原、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与该抗原结合
10.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是猴痘病毒。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图示免疫反应为细胞免疫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
C.二次免疫时,图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消灭
11.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 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12.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侵染人体后,细胞Ⅱ和Ⅴ的细胞周期会变短
B.初次接触该抗原时,Ⅳ、Ⅵ细胞即能迅速增殖分化
C.Th细胞既可以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D.图中Ⅰ、Ⅱ、Ⅲ、Ⅳ、Ⅴ、Ⅵ均能识别抗原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
特异性免疫
一、选择题
1.(2024·安徽宿州十三所重点中学期中改编)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B细胞可增殖产生不同的抗体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B [依据题图分析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A错误。M细胞为记忆B细胞,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M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E细胞(浆细胞)不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也不导致靶细胞裂解,C错误。体液免疫可以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作用,D错误。]
2.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
D.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B [图中a与d时间注射疫苗后,抗体量都从0开始增加,说明两次注射的疫苗不同,即d时间注射疫苗后引发的免疫为初次免疫反应,A正确、B错误;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由于a与d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故甲抗体和乙抗体为不同的抗体,则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C正确;据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正确。]
3.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白细胞介素 2,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C [巨噬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A项正确;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中含有许多水解酶,在处理病原体时,可将其降解为多肽,B项正确;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是糖蛋白,不是抗体,C项错误;白细胞介素 2作为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D项正确。]
4.如图为某免疫细胞X发挥免疫功能裂解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
B.X细胞表面的受体也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
C.X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其中成熟
D.X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体液免疫
A [X是细胞毒性T细胞,其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A项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是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受体不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B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C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项错误。]
5.寨卡病毒病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疾病。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C [Ⅰ为B细胞,A错误;Ⅱ为浆细胞,该病毒不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Ⅲ为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寨卡病毒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Ⅳ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6.(2024·河南郑州模拟改编)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进行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 [在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A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内产生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应答反应中记忆B细胞才分化为浆细胞,B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抗体,C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不符合题意。]
7.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最终通过免疫细胞将其降解,A项错误;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B项正确;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C项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D项正确。]
8.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C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吞噬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B正确;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为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细胞c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d能与靶细胞结合,为细胞毒性T细胞,D正确。]
9.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期,机体对付流感病毒等病原体需要依靠免疫调节,而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实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可防御病原体的侵袭
C.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它们只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D.受抗原、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与该抗原结合
D 【解析】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中的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B错误;淋巴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且吞噬细胞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B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且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与该抗原结合,D正确。
10.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是猴痘病毒。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图示免疫反应为细胞免疫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
C.二次免疫时,图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消灭
D 【解析】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进入宿主细胞,所以发生的图示免疫反应为细胞免疫,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正确;二次免疫时,图中的记忆T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使得抗原丧失容身之所,但是不能直接与抗原结合将其消灭,D错误。
11.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 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C 【解析】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射到家兔体内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使得家兔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含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已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与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的区别就是是否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说明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C符合题意;小鼠B细胞没有进入家兔的细胞内部,不会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A不符合题意;向家兔体内注射的是小鼠B细胞,所以材料中能得出的是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B不符合题意;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根据题意不能得出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具有相同抗原,D不符合题意。
12.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侵染人体后,细胞Ⅱ和Ⅴ的细胞周期会变短
B.初次接触该抗原时,Ⅳ、Ⅵ细胞即能迅速增殖分化
C.Th细胞既可以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D.图中Ⅰ、Ⅱ、Ⅲ、Ⅳ、Ⅴ、Ⅵ均能识别抗原
B 【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病毒侵入机体后,被Ⅰ识别、处理、传递给Th细胞(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Ⅴ,促进Ⅴ增殖分化为Ⅵ、Ⅶ,Ⅶ合成并分泌g,所以g为抗体,Ⅶ为浆细胞,Ⅵ为记忆B细胞,Ⅴ为B细胞,Ⅰ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还可以作用于Ⅱ,促进Ⅱ增殖分化形成Ⅲ、Ⅳ,Ⅲ可以和被病毒侵染的细胞直接接触,所以Ⅱ、Ⅲ为细胞毒性T细胞、Ⅳ为记忆T细胞。病毒侵染人体能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病毒入侵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Ⅱ(细胞毒性T细胞)和Ⅴ(B细胞)会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A正确;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Ⅳ(记忆T细胞)和Ⅵ(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B错误;从题图中可知,Th细胞释放d、e、f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C正确;Ⅶ(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题图中其他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
[解析] b细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细胞。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因此是细胞毒性T细胞。c细胞是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时,抗原进入靶细胞之前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答案] (1)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2)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3)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4)体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