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 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人蛔虫、蚯蚓和蝗虫,概述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分组实验,学会观察蚯蚓和蝗虫等动物的方法。
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脊柱是由脊椎骨组成的
2 3
4 5 6
7 8 9
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发现无脊椎动物。
下面我们通过代表动物来认识无脊椎动物的几个主要类群:
线虫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刺胞动物
环节动物
海葵
辐射对称
涡虫
背腹扁平
人蛔虫
细长圆柱状
蚯蚓
圆柱状
蝗虫
体表有外骨骼
鹦鹉螺
身体柔软有贝壳
一、线虫动物的身体呈细长圆柱形
线虫动物大多数形体微小,很难用肉眼辨认。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通常生活在水或土壤中,也有一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人蛔虫
人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成体呈细长圆柱形,两端渐细,体长 15 ~ 35 cm。
阅读课本77页,找出人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
体表光滑,有角质层。
人蛔虫的消化道简单,是一条纵贯全身的直管,通过口吸食人体肠道内已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身体后端的肛门排出。
人蛔虫的生殖能力很强,雌虫产卵量大。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可在土壤中存活 1 ~ 5 年。
驱虫。驱除肠内人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管理粪便。使粪便无害化,建设生态厕所等。
宣传教育。宣传蛔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如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等。
蛔虫病的防治:
其它线虫动物
蛲(náo)虫 成虫寄生在人的大肠上部(盲肠结肠处),附于肠黏膜上。患者多为儿童,特别是集体生活者,成人较少见。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影响睡眠、食欲以致烦躁消瘦等
线虫动物特点:
线虫动物的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柱形,两头尖,有口和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线虫动物与人类关系:
土壤中的线虫动物数量庞大,它们以土壤中的有机质或微小生物为食,能够促进物质循环,改善土壤结构。
少数线虫动物营寄生生活,对人、畜禽和植物有严重危害。
土壤动物参与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土壤生态过程,默默支撑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其中,蚯蚓尤为重要,占土壤动物群生物量的60%,被达尔文赞誉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生灵。它们通过吞吐和掘穴等行为加速有机物分解,并将表层的落叶和土壤混合到深层土壤,增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环节动物具有相似的体节
环节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和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一般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目的要求
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运动方式。
材料器具
蚯蚓;放大镜,解剖盘,滴管,棉签;清水等。
思考:
我们去哪里能采集到蚯蚓?
采集蚯蚓时应选择腐殖质丰富及士壤肥沃、湿润、疏松的地方,如菜园等。
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方法步骤
1. 把蚯蚓放在解剖盘内,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方式。
2. 用手从后向前触摸蚯蚓的体表,感受其体表的特点。
3. 用湿润的棉签轻轻翻动蚯蚓,并用放大镜观察蚯蚓体表的小突起。
1.蚯蚓运动时,依靠身体粗细的规律变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和刚毛的配合,缓慢地蠕动。
2.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湿润的感觉,触摸其腹部有粗糙的感觉。
3.蚯蚓体表的小突起为刚毛,蚯蚓全身除第1节及最末的尾节外,其余各节中部着生一圈刚毛。腹面的刚毛具有协助蚯蚓运动的功能,背部的刚毛与钻穴活动有关。刚毛着生位置、数目是蚯蚓的分类依据之一。
问 题
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推测蚯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它的运动。
大雨过后,许多蚯蚓会钻出地面,解释其原因。
雨后,土壤中因积水而缺少氧气,蚯蚓呼吸受阻,它们会到地面进行呼吸。
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是后端。
蚯蚓运动时,依靠身体粗细的规律变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和刚毛的配合,缓慢地蠕动;参与的结构有肌肉和刚毛。
蚯蚓
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大多数体节上着生刚毛。
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来运动。
蚯蚓无呼吸器官,主要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蚯蚓的表皮分泌黏液,能保持体表湿润,这不仅有利于呼吸,还能减少运动时与土壤的摩擦。
常见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特点:
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用体表呼吸。
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
有的能够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有的富含蛋白质,可做饲料和饵料,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针对训练
1.蛔虫生活在小肠内而不被消化的原因是( )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B.蛔虫生活在消化液较少的地方
C.蛔虫体表细胞生长快 D.人体的消化液不能消化活的动物
2.秀丽隐杆线虫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动物。
关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口无肛门 B.属于环节动物 C.是寄生虫 D.体表有角质层
针对训练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干净
B.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环带靠近蚯蚓的后端
D.用手指触摸蚯蚓腹面能感觉到刚毛
4.“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连日下雨,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呼吸
B.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C.蚯蚓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D.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属于分解者
三、节肢动物具有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目前,经科学家确认的节肢动物已经超过 100 万种。
分组实验:观察蝗虫
目的要求
认识蝗虫的形态结构。
材料器具
蝗虫;放大镜,解剖盘,镊子等。
方法步骤
1.将蝗虫放到解剖盘中,观察蝗虫身体的分部特点。
2. 观察蝗虫足、触角的着生部位及分节情况。
3. 观察蝗虫翅的着生部位,并将翅轻轻展开,观察翅的特点。
4. 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5. 轻轻地捏一捏蝗虫的身体,感知其体表的特点。
问 题
蝗虫的身体分部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蝗虫的足、触角和翅各有什么特点?
推测蝗虫的气门和坚硬的体表有什么作用。
蝗虫的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身体各部分工明确,相互联系和配合,极大地增强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蝗虫的足分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的触角是感觉器官,分节,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蝗虫的前翅和后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蝗虫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着生一对复眼、一对触角,具有咀嚼式口器。
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腹部和胸部有多对气门,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气门向内连通气管,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蝗虫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足、触角等是它的附肢,均有分节。
常见的蝉、蝶、蟹、蜘蛛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招潮蟹
生活在海滩,常栖息于洞穴中。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呈梯形,腹部扁而短,向下折向头胸部。
园蛛
陆生,善织网,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者之间有一细柄连接。
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附肢分节,使其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阔。
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其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有外骨骼和蜕皮
是所有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构成了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群体。它们的生活环境复杂,生活方式多样,在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1.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线虫动物结构简单,体形微小,有利于营寄生生活。 ( )
(2)用手指触摸蚯蚓的体表,会有粗糙和黏滞感,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表着生刚毛、能分泌黏液。 ( )
(3)节肢动物分布广泛的重要原因是它们都有翅,运动能力强。 ( )
学业检测
学业检测
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绘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体内有骨骼 B. 体表有鳞片
C. 足和触角有分节 D. 用体表呼吸
C
学业检测
3. 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差异,但在 18 世纪,瑞典分类
学家林奈却把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等统称为蠕虫动物。
(1)林奈将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划分为一类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2)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有哪些不同?
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
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
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身体无体节
环节动物:体表湿润,有黏液;身体分节,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学业检测
4. 夏季的草地上,蝗虫在飞来蹦去;湿润的土壤中,蚯蚓在缓缓蠕动。
(1)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___________ 组成,通过
_________ 和刚毛的配合来运动。
(2)蝗虫的身体分为 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胸部有 ___________,用于运动。
(3)蝗虫、蟋蟀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
头部、胸部、腹部
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而且昆虫有足和翅,运动能力强,能扩大其活动范围。
环状体节
肌肉
三对足和两对翅
针对训练
1.蚯蚓、蛭等没有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肌肉发达 B.身体分节 C.体表有黏液 D.体壁有刚毛
2.下列关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水蛭中提取的蛭素在医学上可以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B.为预防蛔虫病,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
C.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秀丽隐杆线虫容易繁殖,生活周期短,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B
C
针对训练
3.2023年7月,某生物研究团队通过灯诱法发现了新物种“山东褶大蚊”(如图)。它的头部和胸部呈棕黑色,腹部呈棕黄色,足为黄色,翅上有明显褶皱。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物种特点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腹部有翅和足,与运动有关
C.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呼吸
D.它能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
D
针对训练
4.下列不属于蟹、虾、蜈蚣、蜘蛛、蝗虫共同特征的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体表有外骨骼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关于蝉的诗句有很多,下列关于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蝉、七星瓢虫都属于昆虫 B.胸部有两对足,三对翅
C.蝉的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D.身体和附肢都出现分节
A
B
6.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蚯蚓和蝗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通过图一中蚯蚓[3]环带的位置可以判断[1]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会有很多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黏液可以保持体壁湿润,帮助蚯蚓 。
针对训练
前
刚毛
呼吸
针对训练
(3)如图二所示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 ,体表有坚韧的 ,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
(4)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探究气体进出蝗虫的身体部位,进行了图三的实验,甲、乙两个试管中都灌满水,将两只蝗虫按图示方式放入试管中,最终的实验现象是 (填“甲”或“乙”)试管中的蝗虫死亡,原因是与蝗虫呼吸有关的 主要分布在胸腹部。
头部、胸部、腹部
外骨骼
乙
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