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Ⅱ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区位选择(第一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执教:将乐县水南中学 肖木荣
指导教师:陈祝清 陈德融 张显平
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
从身边农业生产实例出发,掌握并能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人类的生产活动要与环境和谐发展。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理论部分,是学习后两节的基础。
学情分析:
1.知识上学生已具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区位)。
2.经验上对农业生产活动比较熟悉,感性体验丰富。
3.认知上思想活跃且乐于探究,但缺乏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
2.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
3.掌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读竹笋的景观图,深度思考问题。
2.通过自主阅读和角色扮演活动“农场主”。
3.分析将乐县林果业的优势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增强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某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教学方法:
1.探究发现法
精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运用图文资料进行启发,调动学生已有的 知识储备,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贯彻始终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知识和积极与人合作,经历地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
内 容
意 图
导
入
新
课
激
发
兴
趣
观察竹笋
它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能把它引种到我国北方吗?
景观图片
↓
学习兴趣
↓
学习热情
结
合
案
例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为什么竹笋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
竹笋的生长习性:
竹笋生长于毛竹林中,毛竹适宜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环境生长。
深度思考:
1.举例说明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是怎样影响农业生产的。
2.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3.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4.影响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再次引发学习兴趣,积累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
思考问题
↓
加深理解
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落实教学重点知识
结
合
案
例
合
作
探
究
探究二: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因素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个家里拥有百亩毛竹的主人,你怎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来增加收益?
学案解答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
交通运输
?
劳动力
?
政策
?
科技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师生共同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因素。
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
理解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因素
分析总结
理清思路
在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最终产生结论性内容
拓
展
受眼前利益的影响,很多毛竹被摧毁,造成水土流失,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珍惜家乡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过
渡
能不能把毛竹引种到我国北方?
区域对比,理解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
结
合
案
例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三:综合分析某地农业的区位条件
请班级中家乡在南口的同学介绍当地脐橙的生产情况。
阅读材料,思考将乐县发展脐橙业有哪些优势条件?
脐橙由于无核、味甜、肉脆、富香气,经济价值高,饮誉中外,在柑桔鲜果贸易中极受欢迎。 脐橙这个品种要求土层深厚、富有机质、光热充足,保水、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
将乐县总人口17.3万,福银高速和向莆高铁穿境而过。
概念区分: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但常常有一种是主导的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影响某地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因素,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或效益很差。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它条件都具备,惟有某一条件无法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往往成为主导因素。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
掌握分析某地农业区位条件的方法
区分概念,加强学生理解众多因素中的主次之分,进一步一角农业区位因素
理
清
脉
络
建
构
知
识
课堂小结与板书
理清知识脉络,建构知识体系
效
果
评
价
能
力
提
升
课堂检测
(必做)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因素:
1.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2.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3.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4.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机勃勃。
5. 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
6.来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选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
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1)上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巩固、发现
弥补、强化
培养、提升
分为必做和选做,体现因材施教
情感升华
行为引导
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并运用这些资料为将乐县依托林业发展县域经济出谋划策。
地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关心、热爱家乡,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探究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并总结出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课最大的收益就是教学中以学生最为熟悉的乡土案例为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等各方面能力,同时对学生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观念。
不足之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尚未形成,教师自己在学生探究学习讨论中未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教学效果没有预料中好。今后自己还须加强学习、提高,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