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 B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眉山) 下列交通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4·通辽)将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顶点A落在直线上,顶点B落在直线上,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3.(2024·雅安)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4.(2023·深圳)如图为商场某品牌椅子的侧面图,,与地面平行,,则( )
A.70° B.65° C.60° D.50°
5.(2020·宜宾)某单位为响应政府号召,需要购买分类垃圾桶6个,市场上有A型和B型两种分类垃圾桶,A型分类垃圾桶500元/个,B型分类垃圾桶550元/个,总费用不超过3100元,则不同的购买方式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2024·福建)小明用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设计了一个“蝴蝶”的平面图案,如图.其中与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它们关于直线对称,点分别是底边的中点,.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B.
C. D.
7.(2024·巴中)“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这是我国数学史上的“葭生池中”问题.即AC=5,DC=1,BD=BA,则BC=( )
A.8 B.10 C.12 D.13
8.(2024·广州) 如图,在中,,,为边的中点,点,分别在边,上,,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18 B. C.9 D.
9.(2024·南通)“赵爽弦图”巧妙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n(m>n).若小正方形面积为5,(m+n)2=21,则大正方形面积为( )
A.12 B.13 C.14 D.15
10.(2024·遂宁)如图1,与满足,,,,我们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为“伪全等三角形”
如图2,在中,,点D,E在线段上,且,则图中共有“伪全等三角形”(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4·无锡)命题“若a>b,则a﹣3<b﹣3”是 命题.(填“真”或“假”)
12.(2024·济南)如图,已知l1∥l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顶点A,B分别在l1,l2上,当∠1=70°时,∠2= °.
13.(2024·黑龙江)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4.(2023·牡丹江)如图,,与交于点O,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只填一种情况即可)
15.(2024·绥化)如图, 已知 , 点 为 内部一点, 点 为射线 、点 为射线 上的两个动点, 当 的周长最小时, 则 。
16.(2024·大庆)如图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40°和50°,其三边上分别有一个正方形.执行下面的操作:由两个小正方形向外分别作锐角为40°和50°的直角三角形,再分别以所得到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边长作正方形.图②是1次操作后的图形.图③是重复上述步骤若干次后得到的图形,人们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树”.若图①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10次操作后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
三、解答题(共9题,共72分)
17.(2024·眉山) 解不等式:,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8.(2023·济南)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
19.(2024·常州)如图,B、E、C、F是直线l上的四点,AC、DE相交于点G,AB=DF,AC=DE,BC=EF.
(1)求证:△GEC是等腰三角形;
(2)连接AD,则AD与l的位置关系是 .
20.(2019·广安)在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要求学生将图1所示的3×3正方形方格纸,剪掉其中两个方格,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规定:凡通过旋转能重合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如图2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设计方案(阴影部分为要剪掉部分)
请在图中画出4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将每种方案中要剪掉的两个方格涂黑(每个3×3的正方形方格画一种,例图除外)
21.(2023·长沙)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落实教育部门“在校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文件精神.某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八年级开展“体育赋能,助力成长”班级篮球赛,共个班级参加.
(1)比赛积分规定: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一场积分,负一场积分.某班级在场比赛中获得总积分为分,问该班级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2)投篮得分规则:在分线外投篮,投中一球可得分,在分线内含分线投篮,投中一球可得分,某班级在其中一场比赛中,共投中个球只有分球和分球,所得总分不少于分,问该班级这场比赛中至少投中了多少个分球?
22.(2022·黄石)如图,在和中,,,,且点D在线段上,连.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23.(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探究】
已知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①如图1,当点在BC上时,连接CE.请探究CA,CE和CD之间的数是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连接CE.请再次探究CA,CE和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运用】
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中,,点在AC上,.点是直线BC上的动点,连接DE,以DE为边在DE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DEF,连接CF.当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D的长.
24.(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阅读理解】
已知,,是三个实数,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
如,;
,;
解决下列问题: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求的值:
(3)由(2)可得结论:“若,则______”(填,,的大小关系),运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若,求的值.
25.(2024九上·新会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12,那么我们可以量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并且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请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面的活动: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
(2)满足勾股定理方程的正整数组叫勾股数组.例如就是一组勾股数组.观察下列几组勾股数
①3,4,5; ②5,12,13; ③7,24,25;④9,40,41;
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 .
(3)如图,于D,,求的长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A、此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
B、此标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
C、此标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
D、此标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轴对称图形是将一个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再对各选项逐一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2,
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6,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6.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出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再根据“<”空心向左、“≥”实心向右即并结合各选项可判断求解.
4.【答案】A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DE∥AB,∠ABD=50°,
∴∠D=∠ABD=50°,
∵∠DEF=∠D+∠DCE=120°,
∴∠DCE=∠DEF-∠D=120°-50°=70°,
∴∠ACB=∠DCE=70°.
故答案为:70°.
【分析】先由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D=∠ABD=5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DCE=∠DEF-∠D=70°,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CB的度数.
5.【答案】B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购买A 型分类垃圾桶x个,则购买B型垃圾桶(6-x)个
由题意得: ,解得4≤x≤6
则x可取4、5、6,即有三种不同的购买方式.
故答案为B.
【分析】设购买A 型分类垃圾桶x个,则购买B型垃圾桶(6-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确定不等式组整数解的个数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OAB与△ODC关于直线l对称,
∴∠AOB=∠COD,
∵点E,F分别是底边AB,CD的中点,
∴,,
∴∠AOE=∠BOE=∠COF=∠DOF,
∵OE⊥OF,
∴∠BOE+∠BOF=90°,
∵∠BOE=∠DOF,
∴∠DOF+∠BOF=90°,即∠BOD=90°,
∴OB⊥OD,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OB与∠BOC的度数不能确定,
∴无法证明∠BOC与∠AOB的关系,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OAB与△ODC关于直线l对称,
∴△OAB≌△ODC,
又∵点E,F分别是底边AB,CD的中点,
∴OE=OF,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OB⊥OD,
∴∠BOC+∠COD=90°①,
∵OE⊥OF,
∴∠COF+∠EOC=90°,
∵∠COF=∠AOE,
∴∠AOE+∠EOC=90°,
∴OC⊥OA,
∴∠AOB+∠BOC=90°②,
①+②得,∠BOC+∠COD+∠AOB+∠BOC=180°,
即∠BOC+∠AOD=180°,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AOB=∠COD,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重合可推得∠AOE=∠BOE=∠COF=∠DOF,再结合OE⊥OF即可判断A选项,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OAB≌△OD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可得OE=OF,即可判断C选项,结合A选项中结论即可得出∠BOC+∠COD=90°,∠AOB+∠BOC=90°,即可判断D选项.
7.【答案】C
【知识点】“引葭赴岸”模型
【解析】【解答】解:设BC=x,则BD=AB=BC+CD=x+1,
在Rt△ABC中,∵BC2+AC2=AB2,
∴x2+52=(x+1)2,
解得x=12,即BC=12.
故答案为:C.
【分析】设BC=x,则BD=AB=BC+CD=x+1,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D,
∵△ABC中,∠A=90°,AB=AC,点D是BC的中点,
∴AD=CD=BD,∠BAD=∠C=∠B=∠CAD=45°,
又∵AE=CF,
∴△AED≌△CFD,
∴S△AED=S△CFD,
∵S四边形AEDF=S△AED+S△ADF,
∴S四边形AEDF=S△CFD+S△ADF=S△ADC=S△ABC=××AB×AC=9.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D,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得AD=CD=BD,∠BAD=∠C=∠B=∠CAD=45°,从而用SAS判断出△AED≌△CFD,由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S△AED=S△CFD,进而利用割补法及等量代换,根据S四边形AEDF=S△AED+S△ADF=S△CFD+S△ADF=S△ADC=S△ABC可算出答案.
9.【答案】B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勾股定理;“赵爽弦图”模型
【解析】【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n(m>n),
∴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m-n,
∴(m-n)2=m2-2mn+n2=5,
∵(m+n)2=m2+2mn+n2=21,
∴(m-n)2+(m+n)2=2(m2+n2)=26,
∴m2+n2=13,
∴大正方形面积为13,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m-n,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m-n)2+(m+n)2=2(m2+n2)=26,从而求出m2+n2=13,利用勾股定理可知大正方形面积为m2+n2,即可求解.
10.【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ABC中,AB=AC,
∴∠B=∠C,
在△ABE与△ACD中,
∵AB=AC,∠B=∠C,BE=CD,
∴△ABE≌△ACD(SAS),
∴AD=AE,∠BAE=∠CAD,
在△ABD与△ABE中,
∵∠B=∠B,AB=AB,AD=AE,∠BAD≠∠BAE,
∴△ABD与△ABE为“伪全等三角形”;
在△ABD与△ACD中,
∵∠B=∠C,AB=AC,AD=AD,∠BAD≠∠DAC,
∴△ABD与△ACD为“伪全等三角形”;
在△ACE与△ABE中,
∵∠B=∠C,AB=AC,AE=AE,∠BAE≠∠CAE,
∴△ACE与△ABE为“伪全等三角形”;
在△ACE与△ACD中,
∵∠C=∠C,AC=ACAD=AE,∠CAE≠∠CAD,
∴△ACE与△ACD为“伪全等三角形”,
综上,图中“伪全等三角形”有4对.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由等边对等角得∠B=∠C,从而由SAS判断出△ABE≌△AC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D=AE,∠BAE=∠CAD,从而再根据“伪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可找出图中的“伪全等三角形”.
11.【答案】假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
∴a-3>b-3,
∴命题“若a>b,则a﹣3<b﹣3”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假.
【分析】根据题意得:a>b,则a﹣3>b﹣3,即可求解.
12.【答案】65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如图,
∵l1∥l2,∠1=70°,
∴∠3=∠1=7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90°,
∴∠ABC=45°,
∴∠2=180°-∠3-∠ABC=65°.
故答案为:65.
【分析】由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3=∠1=70°,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BC=45°,然后根据平角定义求解即可.
13.【答案】a<0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参问题
【解析】【解答】解: 关于x的不等式组,
解①得:x≤2;
解②得:x>2a,
∵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
易分析该3个整数解为0,1,2,
即,
解得:a<0
故答案为:a<0.
【分析】解含参不等式组,即用参数a表示不等式组的解,进而由恰好3个整数解分析含参数解所在位置范围,需注意代入分析尝试临界整数值是否能取等问题.
14.【答案】或或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B∥CD,
∴∠A=∠D,∠B=∠C.
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B=∠DOC,
故应添加一组对应边相等,即AB=CD或AO=DO或BO=CO.
故答案为:AB=CD或AO=DO或BO=CO.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B=∠C,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B=∠DO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15.【答案】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P点关于OB的对称点E,连接EM,EP
则EM=EP,∠EOM=∠POM,OM=OM
∴△EOM≌△POM
∴∠OEM=∠OPM
P点关于OA的对称点F,连接NP,NF
同理:△PON≌△FON
∴∠OFN=∠OPN,PN=FN
∵的周长=PM+PN+MN=EM+NF+MN>EF
∴当E,M,N,F共线时,△PMN周长最短,
∠EOF=∠OEM+∠POM+∠PON+∠NOF=2
∴∠OPN+∠OPM=∠OFN+∠OEM=180°-∠EOF=80°
故答案为.
【分析】作两次对称:作P点关于OB的对称点E,P点关于OA的对称点F, 的周长 =PM+PN+MN=EM+NF+MN,则当E,M,N,F共线时,△PMN周长最短,在根据对称性质,即可求出的度数.
16.【答案】48
【知识点】勾股树模型
【解析】【解答】解:把图2中各个小正方形标上字母,设正方形a的边长为x,正方形b的边长为y,
∴正方形a的面积为x2,正方形b的面积为y2,
由题意得:正方形c的边长为2,并且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正方形c的面积为4;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y2=22=4,
∴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4;
∴: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4+4-8;
同理可得: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g的面积+正方形h的面积= 正方形b的面积,
∴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g的面积+正方形h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4.
∴图②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1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4=12;
即一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4=12;
同理可得2次操作后增加的8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也是4,
∴2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2×4=8+8=16;
∴10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10×4=8+40=48.
故答案为:48.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易得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8,那么经过一次操作后增加的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为4,那么经过一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8+4;同理可得经过2次操作后增加的8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也为4,那么经过2 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8+2×4;……那么可推断10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10×4.
17.【答案】解:,
,
,
,
,
,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18.【答案】解: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整数解为0,1,2.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再求整数解即可。
19.【答案】(1)证明:在△ABC和△DFE中,
,
∴△ABC≌△DFE(SSS),
∴∠ACB=∠DEF,
即∠GCE=∠GEC,
∴GE=GC,
∴△GEC为等腰三角形;
(2)AD∥l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解答】解:(2)连接AD,如图:
由(1)得,△GEC为等腰三角形;
∴GE=GC,
∵AC=DE,
∴DE-GE=AC-GC,即AG=DG,
∴∠GAD=∠GDA,
又∵∠AGD=∠EGC,∠ACB=∠DEF,
∴,
∴AD//l.
【分析】(1)利用SSS证明△ABC≌△DFE,可得∠ACB=∠DE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GE=GC,再结合等式的性质可得AG=DG,于是有∠GAD=∠GDA,于是可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GAD=∠ACB,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0.【答案】解:根据剪掉其中两个方格,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即如图所示: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1.【答案】(1)解:设胜了场,负了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该班级胜负场数分别是场和场;
(2)解:设班级这场比赛中投中了个分球,则投中了个分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该班级这场比赛中至少投中了个分球.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胜了场,负了场,根据“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一场积分,负一场积分.某班级在场比赛中获得总积分为分”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即可求解;
(2)设班级这场比赛中投中了个分球,则投中了个分球,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不等式,进而解不等式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从而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2.【答案】(1)证明:∵,
∴,即.
在与中,
,
∴≌(SAS);
(2)解:由(1)得,
又∵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
在中∵且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推出∠BAD=∠CAE,利用SAS证明△ABD≌△ACE;
(2)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CE=∠ABD=∠AED=45°,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AEC的度数,然后根据∠CED=∠AEC-∠AED,代入计算求出∠CED的度数.
23.【答案】(1)解:①.理由如下,
和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和中,
,
,
,
.
②.理由如下,
和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和中,
,
,
,
,
.
(2)解:过作,则为等边三角形.
①当点在左侧时,如图1,
,,,
,
,
此时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
②当点在右侧,且在线段上时,如图2,
同理可得,
,,
此时只有有可能为,
当时,,
,
,
,
又,
.
③当点在右侧,且延长线上时,如图3,
此时只有,
,
,
,
,
,
.
综上:的长为或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分析】(1)①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进行角的运算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CE=BD,进而根据线段的运算即可求解;
②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角的运算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根据线段的运算即可求解;
(2)过作,则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分类讨论:①当点在左侧时,②当点在右侧,③当点在右侧,且延长线上时,进而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结合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解。
24.【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2)解:,,
∴,
∴,
解得
(3)解:根据(2)可得;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根据新定义可得出,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
(2)先求得,根据新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2)的结论得出a、b、c的关系,然后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答案.
(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2)解:,,
∴,
∴,
解得
(3)解:根据(2)可得;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25.【答案】(1)10
(2)11,60,61
(3)解:,
,
在和中,
,
,
,
,
,
,
.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勾股定理;勾股数
【解析】【解答】(1)解: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故答案为:10;
(2)解:∵①3,4,5; ②5,12,13; ③7,24,25;④9,40,41;
第⑤组勾股数为:11,60,61;
故答案为:11,60,61;
【分析】(1)根据“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可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2)先找出勾股数的规律:①以上各组数均满足;②最小的数(a)是奇数,其余的两个数是连续的正整数;③最小奇数的平方等于另两个连续整数的和, 由以上特点我们可第⑤组勾股数
(3)先利用HL判断出Rt△ADC≌Rt△BDE,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AD=BD,在Rt△A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再证明从而得出BD的长度.
(1)解:依题意;
故答案为:10
(2)解:∵①3,4,5; ②5,12,13; ③7,24,25;④9,40,41;
第⑤组勾股数为:11,60,61;
故答案为:11,60,61;
(3)解:,
,
在和中,
,
,
,
,
,
,
,
1 / 1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 B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眉山) 下列交通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A、此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
B、此标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
C、此标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
D、此标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轴对称图形是将一个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再对各选项逐一判断.
2.(2024·通辽)将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顶点A落在直线上,顶点B落在直线上,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3.(2024·雅安)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2,
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6,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6.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出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再根据“<”空心向左、“≥”实心向右即并结合各选项可判断求解.
4.(2023·深圳)如图为商场某品牌椅子的侧面图,,与地面平行,,则( )
A.70° B.65° C.60° D.50°
【答案】A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DE∥AB,∠ABD=50°,
∴∠D=∠ABD=50°,
∵∠DEF=∠D+∠DCE=120°,
∴∠DCE=∠DEF-∠D=120°-50°=70°,
∴∠ACB=∠DCE=70°.
故答案为:70°.
【分析】先由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D=∠ABD=5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DCE=∠DEF-∠D=70°,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CB的度数.
5.(2020·宜宾)某单位为响应政府号召,需要购买分类垃圾桶6个,市场上有A型和B型两种分类垃圾桶,A型分类垃圾桶500元/个,B型分类垃圾桶550元/个,总费用不超过3100元,则不同的购买方式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购买A 型分类垃圾桶x个,则购买B型垃圾桶(6-x)个
由题意得: ,解得4≤x≤6
则x可取4、5、6,即有三种不同的购买方式.
故答案为B.
【分析】设购买A 型分类垃圾桶x个,则购买B型垃圾桶(6-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确定不等式组整数解的个数即可.
6.(2024·福建)小明用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设计了一个“蝴蝶”的平面图案,如图.其中与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它们关于直线对称,点分别是底边的中点,.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OAB与△ODC关于直线l对称,
∴∠AOB=∠COD,
∵点E,F分别是底边AB,CD的中点,
∴,,
∴∠AOE=∠BOE=∠COF=∠DOF,
∵OE⊥OF,
∴∠BOE+∠BOF=90°,
∵∠BOE=∠DOF,
∴∠DOF+∠BOF=90°,即∠BOD=90°,
∴OB⊥OD,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OB与∠BOC的度数不能确定,
∴无法证明∠BOC与∠AOB的关系,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OAB与△ODC关于直线l对称,
∴△OAB≌△ODC,
又∵点E,F分别是底边AB,CD的中点,
∴OE=OF,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OB⊥OD,
∴∠BOC+∠COD=90°①,
∵OE⊥OF,
∴∠COF+∠EOC=90°,
∵∠COF=∠AOE,
∴∠AOE+∠EOC=90°,
∴OC⊥OA,
∴∠AOB+∠BOC=90°②,
①+②得,∠BOC+∠COD+∠AOB+∠BOC=180°,
即∠BOC+∠AOD=180°,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AOB=∠COD,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重合可推得∠AOE=∠BOE=∠COF=∠DOF,再结合OE⊥OF即可判断A选项,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OAB≌△OD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可得OE=OF,即可判断C选项,结合A选项中结论即可得出∠BOC+∠COD=90°,∠AOB+∠BOC=90°,即可判断D选项.
7.(2024·巴中)“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这是我国数学史上的“葭生池中”问题.即AC=5,DC=1,BD=BA,则BC=( )
A.8 B.10 C.12 D.13
【答案】C
【知识点】“引葭赴岸”模型
【解析】【解答】解:设BC=x,则BD=AB=BC+CD=x+1,
在Rt△ABC中,∵BC2+AC2=AB2,
∴x2+52=(x+1)2,
解得x=12,即BC=12.
故答案为:C.
【分析】设BC=x,则BD=AB=BC+CD=x+1,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8.(2024·广州) 如图,在中,,,为边的中点,点,分别在边,上,,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18 B. C.9 D.
【答案】C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D,
∵△ABC中,∠A=90°,AB=AC,点D是BC的中点,
∴AD=CD=BD,∠BAD=∠C=∠B=∠CAD=45°,
又∵AE=CF,
∴△AED≌△CFD,
∴S△AED=S△CFD,
∵S四边形AEDF=S△AED+S△ADF,
∴S四边形AEDF=S△CFD+S△ADF=S△ADC=S△ABC=××AB×AC=9.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D,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得AD=CD=BD,∠BAD=∠C=∠B=∠CAD=45°,从而用SAS判断出△AED≌△CFD,由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S△AED=S△CFD,进而利用割补法及等量代换,根据S四边形AEDF=S△AED+S△ADF=S△CFD+S△ADF=S△ADC=S△ABC可算出答案.
9.(2024·南通)“赵爽弦图”巧妙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n(m>n).若小正方形面积为5,(m+n)2=21,则大正方形面积为( )
A.12 B.13 C.14 D.15
【答案】B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勾股定理;“赵爽弦图”模型
【解析】【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n(m>n),
∴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m-n,
∴(m-n)2=m2-2mn+n2=5,
∵(m+n)2=m2+2mn+n2=21,
∴(m-n)2+(m+n)2=2(m2+n2)=26,
∴m2+n2=13,
∴大正方形面积为13,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m-n,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m-n)2+(m+n)2=2(m2+n2)=26,从而求出m2+n2=13,利用勾股定理可知大正方形面积为m2+n2,即可求解.
10.(2024·遂宁)如图1,与满足,,,,我们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为“伪全等三角形”
如图2,在中,,点D,E在线段上,且,则图中共有“伪全等三角形”(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ABC中,AB=AC,
∴∠B=∠C,
在△ABE与△ACD中,
∵AB=AC,∠B=∠C,BE=CD,
∴△ABE≌△ACD(SAS),
∴AD=AE,∠BAE=∠CAD,
在△ABD与△ABE中,
∵∠B=∠B,AB=AB,AD=AE,∠BAD≠∠BAE,
∴△ABD与△ABE为“伪全等三角形”;
在△ABD与△ACD中,
∵∠B=∠C,AB=AC,AD=AD,∠BAD≠∠DAC,
∴△ABD与△ACD为“伪全等三角形”;
在△ACE与△ABE中,
∵∠B=∠C,AB=AC,AE=AE,∠BAE≠∠CAE,
∴△ACE与△ABE为“伪全等三角形”;
在△ACE与△ACD中,
∵∠C=∠C,AC=ACAD=AE,∠CAE≠∠CAD,
∴△ACE与△ACD为“伪全等三角形”,
综上,图中“伪全等三角形”有4对.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由等边对等角得∠B=∠C,从而由SAS判断出△ABE≌△AC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D=AE,∠BAE=∠CAD,从而再根据“伪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可找出图中的“伪全等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4·无锡)命题“若a>b,则a﹣3<b﹣3”是 命题.(填“真”或“假”)
【答案】假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
∴a-3>b-3,
∴命题“若a>b,则a﹣3<b﹣3”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假.
【分析】根据题意得:a>b,则a﹣3>b﹣3,即可求解.
12.(2024·济南)如图,已知l1∥l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顶点A,B分别在l1,l2上,当∠1=70°时,∠2= °.
【答案】65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如图,
∵l1∥l2,∠1=70°,
∴∠3=∠1=7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90°,
∴∠ABC=45°,
∴∠2=180°-∠3-∠ABC=65°.
故答案为:65.
【分析】由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3=∠1=70°,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BC=45°,然后根据平角定义求解即可.
13.(2024·黑龙江)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a<0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参问题
【解析】【解答】解: 关于x的不等式组,
解①得:x≤2;
解②得:x>2a,
∵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
易分析该3个整数解为0,1,2,
即,
解得:a<0
故答案为:a<0.
【分析】解含参不等式组,即用参数a表示不等式组的解,进而由恰好3个整数解分析含参数解所在位置范围,需注意代入分析尝试临界整数值是否能取等问题.
14.(2023·牡丹江)如图,,与交于点O,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只填一种情况即可)
【答案】或或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B∥CD,
∴∠A=∠D,∠B=∠C.
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B=∠DOC,
故应添加一组对应边相等,即AB=CD或AO=DO或BO=CO.
故答案为:AB=CD或AO=DO或BO=CO.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B=∠C,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B=∠DO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15.(2024·绥化)如图, 已知 , 点 为 内部一点, 点 为射线 、点 为射线 上的两个动点, 当 的周长最小时, 则 。
【答案】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P点关于OB的对称点E,连接EM,EP
则EM=EP,∠EOM=∠POM,OM=OM
∴△EOM≌△POM
∴∠OEM=∠OPM
P点关于OA的对称点F,连接NP,NF
同理:△PON≌△FON
∴∠OFN=∠OPN,PN=FN
∵的周长=PM+PN+MN=EM+NF+MN>EF
∴当E,M,N,F共线时,△PMN周长最短,
∠EOF=∠OEM+∠POM+∠PON+∠NOF=2
∴∠OPN+∠OPM=∠OFN+∠OEM=180°-∠EOF=80°
故答案为.
【分析】作两次对称:作P点关于OB的对称点E,P点关于OA的对称点F, 的周长 =PM+PN+MN=EM+NF+MN,则当E,M,N,F共线时,△PMN周长最短,在根据对称性质,即可求出的度数.
16.(2024·大庆)如图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40°和50°,其三边上分别有一个正方形.执行下面的操作:由两个小正方形向外分别作锐角为40°和50°的直角三角形,再分别以所得到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边长作正方形.图②是1次操作后的图形.图③是重复上述步骤若干次后得到的图形,人们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树”.若图①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10次操作后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
【答案】48
【知识点】勾股树模型
【解析】【解答】解:把图2中各个小正方形标上字母,设正方形a的边长为x,正方形b的边长为y,
∴正方形a的面积为x2,正方形b的面积为y2,
由题意得:正方形c的边长为2,并且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正方形c的面积为4;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y2=22=4,
∴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4;
∴: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4+4-8;
同理可得: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g的面积+正方形h的面积= 正方形b的面积,
∴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g的面积+正方形h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4.
∴图②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1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4=12;
即一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4=12;
同理可得2次操作后增加的8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也是4,
∴2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2×4=8+8=16;
∴10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10×4=8+40=48.
故答案为:48.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易得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为8,那么经过一次操作后增加的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为4,那么经过一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8+4;同理可得经过2次操作后增加的8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也为4,那么经过2 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8+2×4;……那么可推断10次操作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图①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10×4.
三、解答题(共9题,共72分)
17.(2024·眉山) 解不等式:,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答案】解:,
,
,
,
,
,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18.(2023·济南)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
【答案】解: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整数解为0,1,2.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再求整数解即可。
19.(2024·常州)如图,B、E、C、F是直线l上的四点,AC、DE相交于点G,AB=DF,AC=DE,BC=EF.
(1)求证:△GEC是等腰三角形;
(2)连接AD,则AD与l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1)证明:在△ABC和△DFE中,
,
∴△ABC≌△DFE(SSS),
∴∠ACB=∠DEF,
即∠GCE=∠GEC,
∴GE=GC,
∴△GEC为等腰三角形;
(2)AD∥l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解答】解:(2)连接AD,如图:
由(1)得,△GEC为等腰三角形;
∴GE=GC,
∵AC=DE,
∴DE-GE=AC-GC,即AG=DG,
∴∠GAD=∠GDA,
又∵∠AGD=∠EGC,∠ACB=∠DEF,
∴,
∴AD//l.
【分析】(1)利用SSS证明△ABC≌△DFE,可得∠ACB=∠DE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GE=GC,再结合等式的性质可得AG=DG,于是有∠GAD=∠GDA,于是可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GAD=∠ACB,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0.(2019·广安)在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要求学生将图1所示的3×3正方形方格纸,剪掉其中两个方格,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规定:凡通过旋转能重合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如图2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设计方案(阴影部分为要剪掉部分)
请在图中画出4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将每种方案中要剪掉的两个方格涂黑(每个3×3的正方形方格画一种,例图除外)
【答案】解:根据剪掉其中两个方格,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即如图所示: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1.(2023·长沙)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落实教育部门“在校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文件精神.某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八年级开展“体育赋能,助力成长”班级篮球赛,共个班级参加.
(1)比赛积分规定: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一场积分,负一场积分.某班级在场比赛中获得总积分为分,问该班级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2)投篮得分规则:在分线外投篮,投中一球可得分,在分线内含分线投篮,投中一球可得分,某班级在其中一场比赛中,共投中个球只有分球和分球,所得总分不少于分,问该班级这场比赛中至少投中了多少个分球?
【答案】(1)解:设胜了场,负了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该班级胜负场数分别是场和场;
(2)解:设班级这场比赛中投中了个分球,则投中了个分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该班级这场比赛中至少投中了个分球.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胜了场,负了场,根据“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一场积分,负一场积分.某班级在场比赛中获得总积分为分”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即可求解;
(2)设班级这场比赛中投中了个分球,则投中了个分球,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不等式,进而解不等式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从而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2.(2022·黄石)如图,在和中,,,,且点D在线段上,连.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证明:∵,
∴,即.
在与中,
,
∴≌(SAS);
(2)解:由(1)得,
又∵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
在中∵且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推出∠BAD=∠CAE,利用SAS证明△ABD≌△ACE;
(2)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CE=∠ABD=∠AED=45°,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AEC的度数,然后根据∠CED=∠AEC-∠AED,代入计算求出∠CED的度数.
23.(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探究】
已知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①如图1,当点在BC上时,连接CE.请探究CA,CE和CD之间的数是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连接CE.请再次探究CA,CE和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运用】
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中,,点在AC上,.点是直线BC上的动点,连接DE,以DE为边在DE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DEF,连接CF.当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D的长.
【答案】(1)解:①.理由如下,
和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和中,
,
,
,
.
②.理由如下,
和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和中,
,
,
,
,
.
(2)解:过作,则为等边三角形.
①当点在左侧时,如图1,
,,,
,
,
此时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
②当点在右侧,且在线段上时,如图2,
同理可得,
,,
此时只有有可能为,
当时,,
,
,
,
又,
.
③当点在右侧,且延长线上时,如图3,
此时只有,
,
,
,
,
,
.
综上:的长为或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解析】【分析】(1)①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进行角的运算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CE=BD,进而根据线段的运算即可求解;
②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角的运算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根据线段的运算即可求解;
(2)过作,则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分类讨论:①当点在左侧时,②当点在右侧,③当点在右侧,且延长线上时,进而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结合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解。
24.(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阅读理解】
已知,,是三个实数,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
如,;
,;
解决下列问题: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求的值:
(3)由(2)可得结论:“若,则______”(填,,的大小关系),运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若,求的值.
【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2)解:,,
∴,
∴,
解得
(3)解:根据(2)可得;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根据新定义可得出,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
(2)先求得,根据新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2)的结论得出a、b、c的关系,然后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答案.
(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2)解:,,
∴,
∴,
解得
(3)解:根据(2)可得;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25.(2024九上·新会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12,那么我们可以量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并且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请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面的活动: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
(2)满足勾股定理方程的正整数组叫勾股数组.例如就是一组勾股数组.观察下列几组勾股数
①3,4,5; ②5,12,13; ③7,24,25;④9,40,41;
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 .
(3)如图,于D,,求的长度.
【答案】(1)10
(2)11,60,61
(3)解:,
,
在和中,
,
,
,
,
,
,
.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勾股定理;勾股数
【解析】【解答】(1)解: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故答案为:10;
(2)解:∵①3,4,5; ②5,12,13; ③7,24,25;④9,40,41;
第⑤组勾股数为:11,60,61;
故答案为:11,60,61;
【分析】(1)根据“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可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2)先找出勾股数的规律:①以上各组数均满足;②最小的数(a)是奇数,其余的两个数是连续的正整数;③最小奇数的平方等于另两个连续整数的和, 由以上特点我们可第⑤组勾股数
(3)先利用HL判断出Rt△ADC≌Rt△BDE,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AD=BD,在Rt△A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再证明从而得出BD的长度.
(1)解:依题意;
故答案为:10
(2)解:∵①3,4,5; ②5,12,13; ③7,24,25;④9,40,41;
第⑤组勾股数为:11,60,61;
故答案为:11,60,61;
(3)解:,
,
在和中,
,
,
,
,
,
,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