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
把握课文层层推理、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难点)
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正道、经磨难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重点)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文章思想深刻,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气势充沛,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政治上—--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治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2.道德上—--肯定人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天赋道德意识。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3.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世界观—由于孟子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本课三篇文章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
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呼各国诸候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初识孟子
初识战国时期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秦国,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
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战国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一、孟子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民为贵,社稷(jì)次之,君为轻。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二、《孟子》的故事
1、 孟母三迁:
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哀哀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心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她立刻搬家,住到集市附近。孟母觉得这儿的环境对孩子有影响,又立刻搬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开始学习礼节,并要求上学了。孟母深感欣慰地说:“这里才是适宜于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那里长期落户了。
2、 一曝十寒:
战国时期,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孟子游历到齐国时,对齐宣王也无能为力。他认为齐宣王并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受到好的方面的熏陶,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三、孟子成语
1、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2、缘木求鱼:
缘木,爬树。
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揠苗助长
3、揠苗助长
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4、出类拔萃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意思是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5、专心致志:
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又精练准确。《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古文诵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 城,七里之郭, 环 而攻之 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文章释义
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地理优势,利,有利的。
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的
外城
围
这
内城
表承接,然后
表转折,却
……的原因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 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米,谷,泛指粮食
放弃
护城河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城墙
离开
表承接
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限制、管辖
巩固
震慑、威慑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锐利
动词,到
凭借
结构助词,的
……的人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文章感知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天 时
环而攻之
地 利
不如
胜
分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从进攻一方而言)
守方
不胜
攻方
攻城
举例论证
事实论据
城高
池 深
兵革利
米粟多
守方
地 利
攻方
委而去之(败)
胜
人 和
不如
分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从防御一方而言)
守城
举例论证
事实论据
战争需要“人和”
结论
类比论证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全文结论: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顺
畔
顺攻畔战必胜
行仁政才
能“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道理论据
结论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分论点一) 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分论点二) 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
1、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2、“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你能否想到一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具体事例?
4、你认为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1、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以排比的修辞写来使文章一气呵成,气势雄浑。
如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 (双重否定式排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层进式排比)
2、对比、对偶等修辞巧妙配合。
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手法多样、论证严密。
写作特色: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城高兵利粮足不守 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
(事实论据)
类比道理
(道理论据)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论证
结论: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总
分
总
战争需要“人和”
对比:“人和”实质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结构: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课文小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