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驱犊(dú) 萋萋(qī)
B.鹦鹉(yīng) 燕然(yàn) 荆门(jīng)
C.贾亭(jiǎ) 徙倚(xǐ) 千载(zǎi)
D.征蓬(péng) 萧关(xiāo) 白沙堤(dī)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稀薄) 徙倚欲何依(徘徊)
B.晴川历历汉阳树(分明的样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乌云密布的样子)
C.长河落日圆(很长的河) 仍怜故乡水(喜爱)
D.来从楚国游(往) 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理解性默写
(1)《野望》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心情寂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4)《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驻足赏花、骑马踏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
(一)野望
1. 首联“_______”字点题,“东皋”交代_______,“薄暮”交代_______,“徙倚”表现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饰,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望”字意蕴丰富,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B.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融情于景,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返”与“归”两字写活了画面,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采薇”借用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为友,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5. 下面对本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不可名状的孤寂无依之感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写,注重于色彩,层层树林已经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该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牧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增添了静态的元素。
D.这首五言律诗透过对东皋秋景进行描绘,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田园秋景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
(二)黄鹤楼
1.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 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 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 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楼的命名写起,借神话传说生发开去。
B. 颔联承接传说,抒发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慨。
C. 颈联写眼前美好的景色,传达诗人的内心喜悦。
D.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之情。
3. 选出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读首联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沉思之中的形象。
B.前两联都是虚实结合,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内容,“空”写出了怅惘之情。
C.颈联写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
D.尾联以议论作结,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4. 选出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前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B.五六两句对仗工整,是登高所见,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C.末联由景生情,抒发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全诗处处写楼。景象前后三变,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3. 全诗除了一个“愁”字,还有哪个字也暗含着情感,请找出来简要分析。
(三)使至塞上
1. 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征蓬”比喻______________。
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3. 选出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事件,写自己此次出行轻车简从,其中“单车”突出了诗人的孤寂。
B.颔联紧承首联,直抒内心感受,从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旅程中内心的漂泊无定。
C.颈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这壮丽美景的赞叹之情。
D.尾联意思是诗人终于“逢候骑”,但将军还在“燕然”。任务还没结束,但诗歌却夏然而止,令人回味。
4. 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属国”是诗人自称,“居延”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说明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B.“归雁”说明大雁向北飞,暗示诗人出使的季节是秋季,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直抒飘零之感和思归之情,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
C.颈联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大漠、烽烟、长河、落日等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象,笔力苍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诗人长途跋涉,终于到达萧关,骑兵来报,言说都护已到了燕然前线,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赞扬了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也表现了诗人的达观。
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6.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四)渡荆门送别
1. 本诗是一首 (诗的体裁),其中一个“ ”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
2. 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以绘景取胜,想象瑰丽,景象雄浑壮阔,整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B. 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叙述中交代地点和事由。
C. 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昼夜美景,展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D. 尾联不仅将“故乡水”拟人化,还用“怜”“送”二字表达诗人和故乡彼此的情意,直接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3.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巡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绘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意,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想象瑰丽,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B.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叙述中交代地点和事由。
C.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的奇妙美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尾联“怜”“送”二字照应了标题中的“送别”,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5. 有人说本诗颔联中的“随”“入”两个动词用得妙。请简要分析。
(五)钱塘湖春行
1. 颔联中“几处”“谁家”换作“处处”“家家”行不行,为什么?
2.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交待游踪。从大处落笔,写出春水初涨,云脚低垂,湖面开阔之景。
B. 颔联和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写了钱塘湖早春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
C. 黄莺抢占“暖树”,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这两句诗着意描写莺莺燕燕的动态,整首诗歌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D. 尾联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描写,内容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3. 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勾画出西湖晚春的轮廓。
B.颔联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地描了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
C.颈联写乱花初放,芳草才生。“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