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5 19: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3、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与现实意义。
情境导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报道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国名党自认为西部据点防守是最强、坚不可摧的,但我西路军顺利攻破了敌人的封锁,取得了胜利,请问原因是什么?
我们将通过本课的学习,找到其答案!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
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写作特点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录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作者简介
输入标题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
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
宋朝朱憙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文学常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方法指导:标注出容易读错的音,用/画出停顿,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地理上的有利形势
宜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
及,比得上
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内城
外城

疏通文意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句首语气词
得到,获得
这样,却
疏通文意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泛指武器装备
城墙
护城河
指装备精良
大米和小米。泛指粮食。
放弃
离开
疏通文意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因此,所以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疏通文意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归顺,服从
同“叛”,背叛
疏通文意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疏通文意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整体感知
文章结构
第一层(第1句)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第2至4句)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句)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四层(第6至8句)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整体感知
1.问题归纳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用顶真修辞,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
2.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合作探究
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表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
课文主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环而攻之而不胜(进攻) →天时不如地利
兵精粮足却委而去之(防守) →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结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 →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 →亲戚畔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