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6 08: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赤 壁
杜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典故,如“折戟”、“东风”、“周郎”、“铜雀”、“二乔”等。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诵读《赤壁》。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杜牧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感慨,理解他借古讽今、抒发个人情感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诗歌,掌握关键词汇和典故。
难点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目录
新知背景
理清诗意
诗词品析
总结提升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新知背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赤壁》中,诗人杜牧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来形容赤壁之战的胜负。你们想知道这个比喻是什么吗?想知道诗人杜牧是如何看待这场战役的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世界,寻找答案吧!
了解诗人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传世。代表作有诗歌《泊秦淮》《山行》,散文《阿居宫赋》等。
写作背景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版)。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文体知识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跟律诗一样,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文体知识

理清诗意
诗词诵读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xiāo
jiānɡ
cháo
biàn
释读诗词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在沙底还没有烂掉,拿起磨洗后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未销:没有完全锈蚀。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释读诗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诗词品析
诗词品析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从折戟写起,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做铺垫。
赏 析
怀古诗(咏史诗)
“将”“磨”“洗”“认”一系列动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对前朝古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兴感之由(叙事)
点出此地有过历史风云。
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诗词品析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词品析
这两句使用“将”“磨”“洗”“认”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使下面的怀古幽情水到渠成。
前两句中使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词品析
作者运用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诗词品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反写历史,表明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其中暗含诗人生不逢时之叹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又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以二乔两位美女的命运象征东吴的命运,生动形象又颇具风致。
赏 析
论史抒怀(议论)
默写常考句
“东风”除了实指外,也可指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的信任所带来的机遇。
诗词品析
①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隐喻东吴的存亡,以小见大,慨叹历史上英雄成败要看机遇。
②以此影射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况。含蓄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
第三、四两句议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词品析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前两句叙事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诗词品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东风指什么?现在常用来象征什么?
东风指赤壁之战中的东南风。现在常用来象征机遇、机会等。
诗词品析
这两句诗对历史史实进行了反面的假设,以二乔的命运象征东吴(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形象性,感情表达更加含蓄。
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词品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牧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了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这两句诗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总结提升
课堂总结
  本诗借古讽今,借一件古物兴起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mèn)之情以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诗歌主旨
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含蓄蕴藉。  
前两句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不直言战争之胜负,而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深刻警策,言近旨远。
2.设想奇特,手法新奇。 
这首诗紧扣历史事件,将对历史兴衰成败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象之中,尤其是英雄与美人互相映衬,设想奇特,手法新奇,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结构梳理
兴感之由
借古讽今
折戟未销前朝之物
感慨议论
东风之力
二乔命运
借物
咏叹
随堂练习
典型考题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赤壁》中诗人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同时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随堂练习
2.阅读《赤壁》,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曹魏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B
【解析】“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曹魏命运”表述有误,诗人以“二乔”命运折射的是东吴命运。
素养提升
咏史怀古诗
题材特征
常见意象
情感主题
代表作品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①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②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③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晚唐、南唐、后蜀等。
①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②感慨国运衰微,物是人非,喟叹朝代兴亡变化。③借古讽今,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④追慕古贤,表达敬仰之情或建功立业之愿。
李商隐《贾生》、杜牧《赤壁》、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素养提升
古诗词中“风”的意象
类型
含有生机勃勃和喜春之意。
象征
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东风(春风)
喻指重要条件。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西风(秋风)
象征秋之肃杀,包含凝重的悲凉色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东风(春风)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象征冬之寒苦,寄寓幽怨、凄苦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