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李山东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邹城市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授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教学要求是:了解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做适当的延伸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应巩固小说的阅读技巧:“抓情节”“抓人物”“抓环境”。?也是一篇讲读课文,应让学生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他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发展历程,最终“逼上梁山”;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我国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第十回。历来是被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里,作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丞太尉高俅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二、学生分析
信息化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使现在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从高二的学生学习实际来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理解林冲性格的复杂性,以及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也会给十六七岁的学生的认知带来障碍;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和当代社会生活有很大距离,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很大困难。学习本课,应注意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现代观念进行解读,并力图引领学生从人物身上挖掘出人类共有的、超越时空的因素,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批注读书法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培养自主品读能力。
2.?评析林冲的性格发展,鉴赏人物形象,正确理解林冲这一形象所揭示的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微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
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林冲性格思想性格曲折变化的结构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奠定基础。技术手段:微软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水浒传》的相关知识及林冲的相关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
?????????????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①《水浒传》的相关知识;②林冲性格思想性格曲折变化的结构图)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林冲性格思想性格曲折变化的结构图”尤其注意研讨探讨林冲悲剧的必然性,挖掘其悲剧的社会根源;再次梳理文本中人物的关系,以林冲为轴心,通过对交往中的林冲性格与命运的关联,提炼出人类共有的、超越时空的因素。
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
阶段三:课后
????以“我审判林冲的杀人”为主题,写作小论文,上传班级博客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主学习
准备微课,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利用互联网查阅《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查阅林冲的相关知识。自主阅读,按要求绘制思维导图;观看微课,学习批注读书法。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思维导图、微课、自主学习量规。
导入
用刘欢《好汉歌》导入《水浒传》,与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生畅谈感受,注意倾听和记录,采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PPT
评价量规
展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思维导图,适时点拨补充。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①《水浒传》的相关知识;②林冲性格思想性格曲折变化的结构图)
媒体一体机、彩色投影仪、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
研读
展示名家评析《水浒传》的相关材料,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林冲性格思想性格曲折变化的结构图”尤其注意研讨探讨林冲悲剧的必然性,挖掘其悲剧的社会根源;再次梳理文本中人物的关系,以林冲为轴心,通过对交往中的林冲性格与命运的关联,提炼出人类共有的、超越时空的因素。
?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展示个人批注。教师点拨。以梳理故事情节为例,学生在批注基础上总结,形成对人物的完整认识。播放央视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一段影视资料,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体会艺术家们用心血演绎的英雄被逼变化的人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24/19/14018215_450535133.shtml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ppt.ppt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作业及评价
?以“我审判林冲的杀人”为主题,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博客,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博客,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阅读班级博客中的补充材料。
博客,QQ,云平台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1: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特色2: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批注式读书法,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以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特色3: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班级博客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特色4: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和微课程翻转课堂,预习中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要让学生比传统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研读文本;用微课及PPT将批注阅读这一优秀读书传统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名家如何阅读经典名著;用影视资源经典片段,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热爱。借QQ群及班级博客平台展示丰富的资源及优秀的阅读感受,体现语文学习博大精深的特点。
?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思维导图】
课件17张PPT。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创作背景与课文相关的情节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1 内容:理解把握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2 把握情节发展。 学习提示开端:沧州遇旧1发展:买刀寻仇2-5密谋陷害过渡:到草料场6-9出门沽酒高潮结局:雪夜报仇10-12情节复述本文线索明线-----林冲刺配沧洲后的遭遇与 反抗
暗线-----反动统治者设计陷害林冲1.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提问: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思考2.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提问: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思考3.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提示:当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思考4.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提示: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思考明确: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林教头的性格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奋起反抗武艺高强,正直善良,侠肝义胆,嫉恶如仇,
杀死陆谦
听说陆谦到来 (奋起反抗)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自下慢心
(善良安分) (随遇而安) 思考: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我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刺配到沧州的林冲善良安分,委曲求全 ,不思反抗,一心想挣扎着回去和家人团聚,仇人的到来激起了林冲的怒火,表现出他的反抗意识。然而这种反抗不是坚决的,接管了草料场的林冲随遇而安,还作了长久呆 下去的打算,然而仇人狠毒的迫害,终于使林冲忍无可忍,奋起反抗。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一个字”逼”。林冲被逼上梁山从而反映了这篇课文以及《水浒》的主题――官逼民反,这也是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作业:
写一篇文学评论,参考题目:
①林冲思想性格变化浅谈
②“逼上梁山”-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
③小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
自主及小组合作评价量规
4
3
2
1
<指标 A>主动性与自主学习
发挥了个人的才能,自己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在整个活动中是勤奋、认真、积极投入的,在小组中能出谋划策,分工合作,积极承担并完成任务,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
基本做到自己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在整个活动中比较勤奋、认真、积极投入,在小组中能基本做到出谋划策工合作,积极承担并完成任务,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精神。
基本能做到自己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但在活动中不够认真积极,在小组活动中较少承担任务。
自己不能独立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在整个活动中比较懒惰,不够认真,没有积极投入,在小组活动中很少承担任务,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指标 B>小组合作与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关系融洽。有服务他人意识,能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创新。积极而且善于与小组成员沟通交流。
各成员共同进行学习、研究,能较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能完成基本的协作,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
各成员很少进行共同学习、研究,在合作学习中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但能在老师引导下帮助同组同学完成任务。
各成员之间没有进行共同学习、研究,没有体现小组分工和协作的合作精神,只知道完成自己的工作,各做各的。
<指标C>批判性思维
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批判性地提出自己小组的观点,而且观点深刻,有理有据。
项目学习过程中能立思考,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有自己的见解,但小组提出的批判性观点深度不够。
项目学习过程中能立思考,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有自己的见解,但小组提出的批判性观点深度不够,并且未能达到合情合理,逻辑性不足。
项目学习过程中不能立思考,生搬硬套权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