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种子的萌发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在上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种子结构的内容。这一章,教材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阐述,就从种子的萌发开始。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节,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再阐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最后再简要介绍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辣椒)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分析诗词、画图、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针对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材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并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①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②说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③尝试运用生物学科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重难点 ① 通过探究活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归纳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② 通过交流,掌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教学评活动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 当一回农业技术员 播放视频,了解了李大爷遇到的问题,各位技术员,你们能帮他探究一下种萌发需要什么样的各件吗? 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生动接地气,联系平时生活中所见,激发学生对种子萌发的学习兴趣。环节二:探究活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师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一、播放视频,联系课本材料,作出假设 ①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②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③播种前往往要松土。 小组活动: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表达与交流: 1.如果事项已经知道对照组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装置对照组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2.1号瓶和3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3.每组只选一粒种子进行实验可以吗?为什么?学生活动 一、通过视频和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填写下表。 三、学生分小组表达和交流。 1.有必要,对照组需要排除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的干扰 2.不是。变量不唯一 3.不可以。需要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设计意图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与生活和自然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环节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师活动 问:是不是所有种子外界条件满足就一定会萌发呢? 答:还需要具备自身条件 交流学习: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小组讨论任务:阅读课本91页最后一段至92页上半页内容,结合身边的例子,说一说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 脱壳的大米种到地里能萌发吗 炸花生、炒豌豆种到地里能萌发吗 干瘪的种子能萌发吗 种子具有休眠期,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学生活动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设计意图锻炼推理思维能力,深化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环节四: 课堂小结教师活动 展示课件: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主要内容,总结,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思路更清晰。
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①课本课后练习 ②《基训》题目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希沃白板课件,生动有趣,多种形式的课堂检测活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种子的萌发》这节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种子萌发白的环境条件”。在课前,学生自己就在家做了这个探究实验,上课时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各人小组都能较好地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初步的结论。课堂上学习气氛宽松,学生参与度高。进行实验时,验证是否需要空气这一过程中,不能完全地使实验瓶呈真空状态,只能尽量地减少瓶子里面的空气。我认为这是实验不足的地方。若能达到真空,则能得到较明显的实验结果。选取种子也是很关键的,经过对比挑选,绿豆种子比较容易萌发,而且萌发需时短,建议采用。 采用多媒体播放春天播种和种子萌发的动态画面,利用感官刺激创设问题情境,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大多数学生比较迅速地进入了学习与思考的状态。教师非常机智地抓住两个关键词“播种”和“萌发”,顺利引导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的问题上来。 在整节课中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始终朝着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基础有意义地建构新的知识,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精髓在本节课中体现得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