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7 22:0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答:答复
谢中书: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河南太康)人。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解 题
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朝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陶弘景―― “山中宰相”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颓: tuí
鳞:lín
与:y
听朗读—— 正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朗读—— 感受文章的音韵之美
理解文意
要求:小组合作,参考注释翻译文章,画出难理解或不理解的字、词、句。
山 川 之 美,古 来 共 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谈论,欣赏
一起
高 峰 入 云,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 岸 石 壁,五 色 交 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交相辉映
色彩斑斓
青 林 翠 竹,四 时 俱 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存在
四季
晓 雾 将 歇,猿 鸟 乱 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清晨
散尽
夕 日 欲 颓,沉 鳞 竞 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坠落
潜在水中的鱼
争相
跳出水面
实 是 欲界 之 仙都。
自 康乐 以 来,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指人间
指仙境
南朝的谢灵运
参与,这里指欣赏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理清文章思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总领全文
描绘景色
总结全文
总 分 总
答谢中书书
思考探究 深入理解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2、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内容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全文围绕 字展开

景物描写的方法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仰视
俯瞰
平视
听觉
视觉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搭配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景
静景
多种视角相结合
动静结合
感官调动:
视听结合
时间上:早晚结合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抒情、议论。
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能欣赏这奇丽景色的人了,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妙处。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的自豪之感。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赏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哪些?
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猿鸟乱鸣,渲染了清晨山林中万物醒来的欢欣热闹,为幽静秀美的山川增添了勃勃生机。
“乱”把猿鸟的动作、声音活动的状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类似字词:“交”、“将”、“欲”、“竞”等。
总结全文
孔子曾经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陶弘景的这篇山水小品文寥寥68个字,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1.背诵全文。
2.在了解背景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为主把这篇山水小品文改写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不少于500字)。
作业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