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编】15-16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3.6.1人体的免疫功能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新编】15-16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3.6.1人体的免疫功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3-12 19: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举例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2. 说出人体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3. 列举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认同其作用。
我们可以以探索者身份由外到内,由现象到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推理探索。通过自己打防疫针的亲身体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与免疫有关的现象,通过设疑、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透过现象揭示人体免疫的本质。理解免疫并利用免疫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节课探索的重点为免疫器官及功能,难点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105页图3.6-1及阅读课本106页相应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 和 组成。
功能:阻挡 侵入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物有 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 的作用。
2.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 和 组成。
功能:杀菌物质破坏多种病菌的 ,使病菌溶解死亡。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 。
归纳上述两道防线的共同点,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合作探究』
人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生活,吸入的空气中也有许多病原体,为什么人们不一定都得病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106页图3.6-2及阅读课本107页文字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⑴ 请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腮腺炎病毒、病原体、抗原之间的关系。
图3.6-1-1 腮腺炎病毒、病原体、抗原三者关系图示
⑵ 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⑶ 当侵入人体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⑷ 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还能清除它们吗
⑸腮腺炎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流感病毒或其它病毒
⑹人体对流行性腮腺炎这样的免疫有什么特点
⑺小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和 。
功能: 。
总结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2.区别两种免疫类型:
形成(先天或后天) 针对性 包含的范围 作用强弱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表3.6-1-1 非特异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表
3. 免疫
⑴ 概念: 。
⑵ 主要功能: 、自我稳定和 。
⑶ 免疫功能异常(相关链接):
① 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御功能过低,容易发生 ③ 异常,会出现风湿性心脏病。④免疫监视功能过低,容易导致 的形成。
⑴ 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是 ,预防接种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的 接种到人体,刺激人体的 ,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 ,获得免疫功能。
⑵ 注射接种的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 ,所以疫苗属于 。
『合作探究』
⑴ 有些乡村医生在给病人注射青霉素后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会出现病人休克,甚至死亡事件(实际是青霉素过敏),在这里青霉素相当于 (选填“抗原”或者“抗体”),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所以注射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试。
⑵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的分泌物中提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某人患病毒性感冒,能否通过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选填“能”或者“不能”)。
『交流释疑』 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的质疑,全班交流,师生相互释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提示
1. (2014菏泽)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 (2014临沂)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麻疹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B. 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C. 特异性免疫一般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 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3. ( 2014常德)一个被锈铁钉刺伤的病人,在疾控中心及时注射了抗破伤风血清. 其注射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  )
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4. (2014 广东)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
A.能够直接杀灭病原体 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C.本身就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5. (2014 潍坊)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6. 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已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 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⑴ 实验步骤: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B组:______,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⑵ 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______,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⑶ 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______的方法。 再观察接种不同浓度疫苗小白鼠患病的情况。
②接种疫苗相当于______能引起______产生相应的______,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______免疫。
网上搜索查询,怎样提高自身免疫力呢?
◎课后反思
答案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探究主题一 
『自主学习』
1. 皮肤 黏膜 病原体 杀菌 2.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细胞壁 各种病原体
『合作探究』
从人体具有的免疫系统方面入手
探究主题二
『自主学习』
1. ⑴ 腮腺炎病毒<病原体<抗原 ⑵ 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⑶ 抗原被清除后,人体在一定时间内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⑷ 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人体会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将病原体清楚,预防传染病。
⑸ 不能,抗体具有针对性
⑹ 后天获得,只能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⑺ 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 能选择性地将第二道防线尚未清除的病原体消灭,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2. 区别两种免疫类型:
形成(先天或后天) 针对性 包含范围 作用强弱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 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作用 第一、第二道防线 弱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后天性 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第三道防线 强
3. ⑴ 略 ⑵ 防御功能 免疫监视 ⑶ 防御功能 反复感染 自我稳定 肿瘤
探究主题三
『自主学习』
1. 预防接种 疫苗 免疫系统 抗体 2. 抗体 特异性免疫
『合作探究』
1.抗原 2.不能
达标提升
1—5 D、C、A、C、C 6. ⑴ 注射流感疫苗; ⑵ 低; ⑶ 实验组;抗原;淋巴细胞;抗体;特异性免疫;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问题导学
探究主题一 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探究主题二 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具有遗传性,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更有利于人类适应环境。

贴小
士小
探究主题三 计划免疫
抗原是一种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可能是某一种病毒、病菌,也可能是外来的移植器官,或者是花粉、粉尘等,从广义上来讲是非自身的物质,而抗体是由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清除,使抗原失去致病的作用。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有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知识梳理
免疫
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免疫)
后天获得免疫力( 免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应用:计划免疫
功能: 、 、
达标提升
图3.6-1-2抗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