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诗经 北山》中有这样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位高权重,金口玉言,但是有位将军却不害怕他,汉文帝时期,有位将军把汉文帝二度拒之门外,不行跪拜大礼,只行军礼,但是汉文帝却把他称之为“真将军”,这个人就是汉代名将周亚夫。
情景引入
这一节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周亚夫军细柳》,跟随史学家司马迁,去了解周亚夫将军的历史故事。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文言词,疏通文意,感知内容。
2.学习对比、衬托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文章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不卑不亢的精神。
新知导入
文题解读
周亚夫:(人名)( -前143),西汉时期名将,汉族,沛县(今属江苏)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封条侯。纵观周亚夫的一生,他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迁为丞相。。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以其子私买御物下狱,绝食而死。
驻军、驻扎。
(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题意:周亚夫驻军细柳营
据《史记》记载,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朝廷设置三位将军保卫长安,将军刘礼驻扎在灞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周亚夫却说,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皇上的车马也不能在军营内奔驰。侍从的官员都很生气。汉文帝却吩咐大家放松缰绳,缓缓地前进。
后来,汉文帝见军营四周垂柳轻拂,环境幽美,军纪严明。将士威猛强壮,武器装备擦拭明亮,士气高涨,军威大振。看罢,汉文帝龙颜大悦,于是亲笔为周亚夫军营题写了“细柳营”三个大字。
背景介绍
汉文帝即位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
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个地方慰问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劳军的纪实。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作者简介
司马迁,祖先世为史官,父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十岁随父至长安,受学于儒学大师董仲舒和孔安国。二十岁南游江淮 ,以后任职郎中、太史令时,又曾游历各地,考察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调查了历史故实。公元前108年,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二岁主持制定“太初历”,完成改革历法工作之后,着手写作《史记》。
四十七岁为李陵事上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受到如此奇耻大辱,痛不欲生,但因未完成《史记》,所以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到五十三岁,基本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作品简介
史书常见体例: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形式记叙历史。如《史记》。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如《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 《战国策》。
《史记》体例: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为将军(wéi) 祝兹侯徐厉(zī) 军棘门(jí)
军士吏被甲(pī) 彀弓弩(ɡòu) (nǔ) 天子之诏(zhào)
按辔徐行(pèi) 军中不得驱驰(qū) 持兵揖曰(yī)
介胄之士(zhòu) 使人称谢(chēng) 嗟乎(jiē)
固可袭而虏也(lǔ) 曩者霸上(n ng) 可得而犯邪(yé)
读准字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wéi]将军,军/霸上;祝兹[zī]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ɡòu]/弓弩[nǔ]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chēng]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乎,此/真将军矣!曩[n ng]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lǔ]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yé] ”称善者/久之。
听读课文
课文翻译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大:大规模
入:侵入
乃:于是
以:用
为:作为
军:驻军
以:用来
备:防备
词语解释
译 文
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任命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课文翻译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 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自:亲自
劳:慰问
军:军营
之:往,到
被:同“披”,穿着
彀:张开
词语解释
译 文
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时,(皇帝的车队)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身披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
直:直接
弩: 用机械发箭的弓。
持满:把弓拉满。
已而:不久
课文翻译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且:将要
令:命令
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词语解释
译 文
文帝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引导人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课文翻译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无何:不久
乃:就
使:动词,派遣
使:名词,使者。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壁:营垒
词语解释
译 文
过了不久,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问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
课文翻译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 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谓:告诉
约:规定。
从属车骑:跟随皇帝的车马。
驱驰:驱马奔驰
按:控制
辔:慢慢地
词语解释
译 文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随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奔驰。”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慢慢前行。
课文翻译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 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兵:兵器
揖:拱手行礼。
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以:用
为动:被感动
改容:神情改变
词语解释
译 文
来到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文帝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指扶轼。
使:动词,派遣。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成:完成
礼:劳军之礼
去:离开
课文翻译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 称善者久之。
既:……以后 ,已经
固: 必,一定
曩:先前
之:补足音节,无实义,不译
词语解释
译 文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群臣都感到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至于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 ”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课文总结
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主题
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探究
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本文标题为“细柳营”,为什么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并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3.表现细柳军时刻有备,训练有素的是哪句话
思考探究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是怎样的 说明了什么
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为“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说明细柳军管理严洛,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5.“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群臣“惊”什么
思考探究
对亚夫与众不同的做法感到吃惊
6.文帝对群臣说的这段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两处军队与周亚夫管理的军队再作对比,从而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1.文帝一行刚到细柳军营时见到的情形是: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队训练有素,治军有方。
2.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细柳军营时遇到的
情景是:(“不得入” )
3.天子到时遇到的情景是( “又不得入”)
4.文帝最终进了军营,进军营的方式是: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5.文帝一行进入军营时遇到的情形是: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6.文帝到达主帅营帐时“天子为动”的原因是: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2.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治军严整
军纪严明
刚正不阿
恪尽职守
不阿谀奉承
不趋炎附势
周亚夫的性格
3.汉文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为什么?
霸上、棘门军:
细柳军:
汉文帝:是一个开明、识大体、重用人才的君主。
汉文帝服
何等儿戏
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服从军令
称赞周亚夫
侧面烘托
对比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阅读感悟
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君王,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校应认真遵守纪律,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一、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改容式车
文言积累
二、一词多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使者,使臣
派遣
军细柳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中不得驱驰
军队,守军
军营
驻军,驻扎
文言积累
派遣
军营
不闻天子之诏
使使持节诏将军
(以皇帝的名义)告诉;下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
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
称善者久之
动词,到、往
助词,的
舒缓语气,不译
文言积累
三、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文言积累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一定。 今:坚固,顽固)
4.使人称谢
(古:告知。 今:感谢)
6.上自劳军
(古:慰劳。 今:劳动)
7.匈奴大入边
(古:边境。 今:边缘)
四、特殊句式
1.吾欲入劳军
2.天子为动
省略句
3.此真将军矣
文言积累
课文总结
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主题
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教师总结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