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各课习题课件(打包10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各课习题课件(打包10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0 13:29:14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六单元
23 《孟子》三章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应用
02
2星题 阅读理解
03
1星题 积累应用
04
2星题 阅读理解
05
1星题 积累应用
06
2星题 阅读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寡.助( guǎ ) 七里之郭.( guō )
兵革.( gé )  米粟.( sù )
guǎ
gu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池.非不深也
(3)委.而去之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兵.革非不坚利也
(6)寡助之至.
围 
护城河 
放弃 
巩固 
兵器 
极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下列加点部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 失道.寡助 仁政 任重道.远道路
B.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湖畔.边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危险 险.象环生 险要
D. 七里之郭. 出郭.相扶将
D
外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 下列各组中“之”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 三里之.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D.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 , 。”(《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谓“和”,既被视为诞育万
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
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奸诈狡猾,亲戚远离你;诚实互助,亲戚帮助你”
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的“
, ; ,
”。
寡助之
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
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答案: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
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拓展阅读
[2024年1月合肥期末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问题。
【甲】见课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乙】是故明君制①民之产②,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
足以畜③妻子,乐岁④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
善⑤,故民之从之也轻⑥。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
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
恐不赡⑦,奚暇⑧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选自《孟子》,有删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注释】①制:制定,设置。②产:产业。③畜(xù):养
活。④乐岁:丰年。⑤之善:致善。⑥轻:容易。⑦赡:足
够,充足。⑧奚暇:怎么顾得上。奚,疑问词,怎么,哪
有。暇,余暇,空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中考趋势·新题型】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域.民不以封
疆之界 语境推断法 (1)

故民之从.之
也轻 参考成语法:言听计从 (2)

使……定
居 
服从,听
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必使仰足以
事.父母 查阅词典法:①官职,职
务;②事情;③事故,变
故;④从事;⑤侍奉;⑥
典故 (3) (填序
号)
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
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2)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答案: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
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9. 用“/”给【乙】文画波浪线处断句。(断两处)
今 也 制 民 之 产/仰 不 足 以 事 父 母/俯 不 足 以 畜 妻 子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中考趋势·新考法】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是课文中的原句,下面是此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
解说其合理性。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将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能够加强语气,表达
了孟子对君主施行仁政的全面肯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1. 【甲】【乙】两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试结
合两文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甲】文中“得道”
与“失道”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地论证了只有施
行仁政才能实现“人和”。【乙】文中孟子拿贤明的君
主和现在形成对比,阐明了治国之道的根本是“以民为
本”,施行仁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2.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才
能实现“人和”。
答案:①国君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仁政)②国君为百姓
设置田地等固定产业;③国君能让百姓上能够赡养父
母、下能够养活妻子儿女;④国君能让百姓丰年里吃饱
穿暖,灾年里不被饿死;⑤国君能让百姓学好行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富贵不能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 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yǎn
A. 公孙衍.(yán)、张仪岂.(qǐ)不诚大丈夫哉
B. 一怒而诸.(zhū)侯惧,安居而天下熄.(qī)
C. 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jiè)
guàn
D. 丈夫之冠.(guān)也,父命.(mìng)之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威武不能屈.
(3)安居而天.下.熄.
(4)往之女.家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6)以顺.为正者
真正,确实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同“汝”,你 
怎么,哪里 
顺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与民由.之
(8)富贵不能淫.
(9)无违.夫子
遵从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违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正:以顺为正.者
立天下之正.位
(2)戒:戒.之曰
必敬必戒.
正常,这里指常法 
正确 
告诫 
谨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4.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 一怒而.诸侯惧/学而.不思则罔
B. 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妾妇之.道也/水陆草木之.花
D. 以.顺为正者/以.钱覆其口
点拨:A.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 都是副词,难
道;C. 都是结构助词,的;D. 都是介词,把,拿,用。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5. 名句默写。
(1)《富贵不能淫》中表明大丈夫应该遵循
“仁”“礼”“义”的句子是:
, , 。
居天下之广
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2023·嘉兴中考节选]许多古代文人都有自己的风
骨。周敦颐借莲花“ ,
”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
度;陆游以夜雨梦境入诗,“
, ”,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拳
拳之心。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和古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诠释了“富贵不能淫, ,
”的风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
不妖 
夜阑卧听风吹
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答案: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答案: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
嫁时,母亲教导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拓展阅读
[202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三个文言语段,回答
问题。
【甲】见课本《富贵不能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乙】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①?”晏子对
曰:“衣冠不中②,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③
君;行己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④。衣冠无不中故朝
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
故国无阿党之义⑤。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丙】晏平仲婴者,莱⑥之夷维⑦人也。事齐灵公、庄
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⑧,食不重肉,妾不
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⑨;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⑩。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 【中考趋势·新题型】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父命.之 字源法: (1)

衣冠.不中 一词多义:丈夫之冠.也 (2)
国有道,
即顺.命 课内迁移法:以顺.为正者 (3)
教导,
训诲 
帽子 
顺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妾不衣.帛 查阅词典法:①上衣。与
“裳”相对。②覆盖在物体表
面的东西。③套在物体外面的
东西。④表皮。⑤穿衣服。⑥
覆盖。 (4) (填
序号)
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答案:(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
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
路——义。
(2)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答案:这三个方面,就是君子的日常行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答案:因此经过三代君王,他的名声显扬于各国诸
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衣 冠 无 不 中/故 朝 无 奇 僻 之 服/所 言 无 不 义/故 下 无
伪 上 之 报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0. 根据你对文章意思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补充下列答
辩过程。
评委团:【甲】文中妾妇之道和君子之道有什么区别?
答辩团:妾妇之道,是把顺从当作准则,而君子之道是
(1)

评委团:晏子的哪些行为是君子之道的体现呢?
不会因外在武力威胁或自己富贵贫贱、得志与否改
变自己的做事标准,坚守仁、礼、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答辩团:(2)



晏子力行节俭,“食不重肉,妾不衣
帛”;他还言行一致、正直谨慎,“君语及之,即危
言;语不及之,即危行”,体现了他恪守君子之道(言
之成理即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1.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你认为晏子是“大丈夫”吗?请结合
【乙】【丙】两文中晏子的事迹,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我认为晏子是“大丈夫”。从【乙】文晏
子与景公的对话中可知晏子对君子的理解,而他对此身
体力行:身居高位依然保持节俭,在朝中谨言慎行,做
事遵循正道而非君命。这都是他是“大丈夫”的例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行拂.乱其所为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而后作.
(6)而后喻.
选拔、任用 
指示代词,此 
违背 
匹敌、相当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了解、明白 
2
3
4
5
6
7
8
1
(7)曾.益其所不能
(8)困于心,衡.于虑
(9)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增”,增加 
同“横”,梗塞、不顺 
同“弼”,辅佐 
2
3
4
5
6
7
8
1
2. 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B )
A. 丈.夫.之冠也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所.以.动心忍性 D. 富贵不能淫.
B
2
3
4
5
6
7
8
1
3. 根据提示填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比较接近的句子是“ ,
”。
(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空乏其身。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
体肤 
2
3
4
5
6
7
8
1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
了解。
2
3
4
5
6
7
8
1
拓展阅读
[2024年1月北京东城区期末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选段,回答问题。
【甲】见课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3
4
5
6
7
8
1
【乙】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
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故凡在忠烈,
咸竭其辞。自顷年①海内无虞,远夷慑服,志意盈满,事异
厥初②。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③,而不悦
逆耳之言。私嬖④之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
知之矣。邦之兴衰,实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顷年:近年。②厥初:当初。③谠(dǎng):正
直。④私嬖(bì):偏爱、专宠。
2
3
4
5
6
7
8
1
5.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征.于色,发于声
(3)志意盈.满
(4)为.人上者
所以 
征验,表现 
满,充满 
作为 
2
3
4
5
6
7
8
1
6.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昔 在 贞 观 之 初/侧 身 励 行/谦 以 受 物
/
/
2
3
4
5
6
7
8
1
7.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
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2)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
答案:所以只要是忠烈之士,都竭尽自己的忠诚来
进谏。
2
3
4
5
6
7
8
1
8.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结合
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甲】文以六个人物的事例从人讲到国家,又从正
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
理;【乙】文“闻善必改,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
言,喜形颜色”说明贞观之初皇帝乐于纳谏,以贞观之初
皇帝乐于听谏言与现在“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
言”进行对比,劝谏皇帝广开言路,以免误国。
2
3
4
5
6
7
8
1(共22张PPT)
第六单元
24 愚公移山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应用
02
2星题 阅读理解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 rèn) 箕.畚.( jī )(  běn )
山北之塞.( sè ) 始龀.( chèn )
孀.妻( shuāng ) 穷匮.( kuì )
出入之迂.( yū ) 荷.担者( hè )
rèn

běn

chèn
shuāng
kuì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年且.九十
(2)出入之迂.也
(3)杂.然.相许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且.焉置.土石  
将近 
曲折,绕远 
纷纷地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
译为“连……都……” 
况且 
放置、安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始龀.
(7)寒暑易.节
(8)叩.石垦壤
(9)固不可彻.
(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1)何苦.而不平
换牙 
更替 
敲、打 
通达,这里指改变 
穷尽 
愁苦。这里指担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惩.山北之塞
古义: ;今义:处罚。
(2)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 ;今义:休息。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 ;今义:毛发。
苦于 
叹息 
指草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4.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 ”同“ ”, 。
(2)甚矣,汝之不惠
“ ”同“ ”, 。
(3)无陇断焉
“ ”同“ ”, 。
反 
返 
往返 
惠 
慧 
聪明 
陇 
垄 
高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吾与汝毕力平险.: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 下列对各句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 )
A.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B.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判断句)
C. 帝感其诚。(被动句)
D.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根据提示内容填空。
(1)从侧面反映愚公移山工程确实十分艰难、辛苦的句子
是: , 。
(2)晋人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
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 ”这一结
果而言的。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8.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A.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一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的北岸。
A
“汉阴”指的是汉水的南岸
B. “龀”指小孩子换牙(乳牙脱落,长出恒牙),“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中的“始龀”,即指七八岁。
C. “方”是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D.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该书很有趣,包含大量寓言,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答案:(他)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案: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点
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案: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
还担心挖不平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拓展阅读
[2023·滁州期末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本《愚公移山》。
【乙】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
种①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
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
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②忘会稽之耻邪?”身
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③下贤人厚
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后勾践伐吴,吴师败绩。
(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种:越国大夫文种。②女:同“汝”,你。③折
节:降低身份,屈己下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中考趋势·新题型】参考表格里提示的方法,解释
加点词。
文言语句 理解词义的方法 解释
荷.担者三夫 语境推断法 (1)
由是观.之 参考成语法:察言观.色 (2)
肩负、扛 
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文言语句 理解词义的方法 解释
何.遽不为
福乎 课内迁移法:何.苦而不平 (3)


振.贫吊死 查阅词典法:①挥动,抖动;
②奋起,振作;③整顿,整
治;④救济;⑤震动。(《古代
汉语词典》) (4)
(填序号)
疑问代
词,表示反
问 
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折 节 下 贤 人/厚 遇 宾 客/振 贫 吊 死/与 百 姓 同 其 劳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答案: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
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
石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答案: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都时时仰尝苦
胆,吃饭时也要尝尝苦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3. 【乙】文中文种列举“汤、文王、重耳、小白”四个人
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强调一时的艰难困境并不影响未来成就大业,以
此鼓励安慰勾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 愚公和勾践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共同
的优秀品质。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说
说这一品质分别是如何帮助他们成功的。
答案:意志坚定是两人的共同品质。愚公面对着很多困
难,如自身年龄很大、山很高、别人质疑等,但他顽强
地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达成所愿。勾践虽然一时失败,
但并不就此消沉,而是励精图治,最终打败吴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共21张PPT)
第六单元
25 周亚夫军细柳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应用
02
2星题 阅读理解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棘.( jí )门 按辔.( pèi )
彀.( gòu )弓弩.( nǔn ) 曩.( ǎng )者
持兵揖.( yī ) 天子之诏.( zhào )

pèi
gòu
nǔn
ǎng

zhào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上自劳.军.
(2)已.而.之细柳军
(3)军士吏被.甲
(4)彀.弓弩
(5)介.胄.之士不拜

慰劳  军队 
不久 
同“披”,穿着 
张开 
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
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6)持.满.
(7)不闻天子之诏.
(8)居无.何.
(9)天子为.动.
(10)改容式.车

(11)曩.者霸上、棘门军  
(1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把弓拉满 
皇帝发布的命令 
不久 
被感动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
扶轼 
先前 
必,一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使人称谢.
古义: ;
今义:感谢。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 ;
今义:表示节日、节气等意思。
与“称”连用,即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 ;
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4)天子且.至
古义: ; 今义:暂且;姑且。
(5)居.无何
古义: ; 今义:住。
营垒 
将要 
经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
B. 以.备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去后乃.至
D. 成礼而.去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点拨:A. 之:动词,到,往/助词,相当于“的”;B.
以: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介词,依
靠;C. 乃:都是副词,表示两事顺承,才;D. 而:连
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
“却”“但是”。故选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5.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 军中/闻将军令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点拨:A项应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B项应为“壁
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项应为“于是/天子/乃按辔徐
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6. 文学常识填空。
  《史记》的作者是 (朝代)历史学家
(人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被
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的史事,被鲁迅誉为“ ,
”。
西汉 
司马
迁 
纪传体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答案: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
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
军。”
答案: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
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文帝)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
“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答案:军中官兵都穿着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
弓拉满。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答案: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
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拓展阅读
[2023·马鞍山期末改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
问题。
【甲】见课本《周亚夫军细柳》。
【乙】征①状貌不逾中人②而有胆略善回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④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
为霁威⑤。尝谒告⑥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
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
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⑦,自臂之,望
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征:魏征。②中人:平常人,一般人。③回:转
变,改变。④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⑤霁威:息怒。⑥谒
告:请假。⑦鹞(yào):一种像鹰而略小的猛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8.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语句 方法 加点词的意义
军士吏被甲. 字源法: (1)
征奏事固久不已. 课内迁移:惧其不已.也 (2)
既.出军门 联系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
铠甲 
停止 
已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征 状 貌 不 逾 中 人/而 有 胆 略/善 回 人 主 意/每 犯
颜 苦 谏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答案: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
参见(陛下)。
(2)畏卿嗔,故中辍耳。
答案:担心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1. 魏征死后,李世民感叹:“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
一镜矣!”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李世民从魏
征身上悟得了什么。
答案:害怕魏征责怪,李世民取消出游计划;魏征上奏
事情久久不停,使得李世民藏于怀中的鹞死去。李世民
由此悟得:不能耽于玩乐,要以国事为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共22张PPT)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应用
02
2星题 阅读理解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白头搔.( sāo )更短 不胜簪.( zān )
燕.脂( yān ) 提携.( xié )
折戟.( jǐ ) 嗟.日暮( jiē )
学诗谩.有惊人句( màn )
sāo
zān
yān
xié

jiē
mà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
(2)烽.火.连三月
(3)浑.欲不胜簪
(4)自将.磨洗认前朝
(5)殷.勤.问我归何处
(6)学诗谩.有惊人句
建造、构筑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简直 
拿,取 
情意恳切 
同“漫”,空、徒然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名句默写。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
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
问君何能尔 

远地自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杜甫《春望》中,通过“ ,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
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
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
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
, 。”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
胜簪 
黑云压城
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
借史事以吐露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诗句是:“
, 。”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表现词人决定像大鹏一样乘风
高飞,追求理想的句子是:“
。 , !”
东风不
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九万里风鹏正
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2023·重庆中考B节选]【中考趋势·新角度】班级制作
古诗主题墙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漫步古诗苑 人
与 自
然 ①“ , ”两句将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作者于无意之中览胜景,表现了作者闲适的
心境,言近而旨远。 [《饮酒》(其五)]
②东风吹拂,万物复苏,
“ ,
”将一幅早春时节草木萌发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
(《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漫步古诗苑 人
与 家
国 ③国家动乱,家人离散。杜甫悲叹“
,家书抵万金”。(《春望》)
④国家有难,慷慨以赴。李贺高歌“报君黄金台
上意, ”。(《雁门太守行》)
烽火连三
月 
提携玉龙为君死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诗词研读
(一)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4. 【真实任务情境】下面是一个关于“黄昏”主题的摄影
方案,请根据提示将其补充完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镜头 构思
远景 树树皆秋色,(1) 。
(王绩《野望》)
(2) , 。
(王维《使至塞上》)
山山唯落晖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镜头 构思
全景 (3)作品《暮》的构思可能源于下列哪首古诗词中的句子?
选择并默写相关句子,结合画面和诗词的内容、意境说明理由。
A. 陶渊明《饮酒》(其五)
B. 李清照《如梦令》
C. 朱敦儒《相见欢》




示例: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画面上一轮夕阳
挂在山头,归飞之鸟翩跹,与诗句描写的场景相契合;
画面强调了山之静谧、鸟之自得,给人闲适、悠然之感,
与诗句意境相符。 
《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二)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此诗为五言律诗。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B. 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前途的担忧。
C. “家书抵万金”饱含无尽辛酸、无尽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中写到了“泪”,请分析
其蕴含的情感。
答案:诗中的“泪”是诗人看到国都沦陷、城池破败、百
姓离散、到处衰朽的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
泪,这“泪”是伤心之泪。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三)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7.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 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 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 “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展示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8. 用典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它能使诗歌言简意丰,增强感
染力。请简要介绍这首诗所引用的一个典故,并分析作
者用典的意图。
答案:示例:诗中引用了“黄金台”的典故。相传战国时
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放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这里
用来表达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四)[2023·河南中考改编]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9. 下面诗词名句与“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C )
A.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C
(晏殊《浣溪沙》)
D.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的假设,
这样假设有何用意?
答案:作者用这样的假设感慨周郎的取胜得益于机遇,
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而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才华的
无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五)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1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
舞”所展现的梦境。
答案:示例: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
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
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
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2. “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情
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示例:我会在遇到困难(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的时
候引用这一句。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以此鼓励
自己不被现实打倒,要执着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共19张PPT)
第六单元
基础提优
【点拨】
C. 句意:任命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为:作为。
返回
C
1. 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以顺为正者 (准则,标准)
B. 且焉置土石(况且)
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成为)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




2.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 曾益其所不能 B.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C. 入则无法家拂士 D.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点拨】
A. “曾”,同“增”,意思是“增加”。B. “女”,同“汝”,意思是“你”。C. “拂”,同“弼”,意思是“辅佐”。D. 没有通假字。
D
返回
【点拨】
A 项中的“过”是名词活用为动词;B 项中的“饿”在这里是使动用法;C 项中的“险”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D 项中的“劳”是“慰劳”的意思,没有活用。故选D。
D
3. 下面的语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 分)
A. 人恒过 B. 饿其体肤
C. 吾与汝毕力平险 D. 上自劳军




返回
4. 下面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B. 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
C. 半卷红旗/ 临易水,霜重鼓寒/ 声不起
D. 公孙衍/ 张仪/ 岂不/ 诚大丈夫哉
【点拨】
A. 有误,正确划分应为:故/ 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A
返回
5.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A.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浅尝辄止不像是法布尔的做事风格。
【点拨】
A. 对偶;B. 反复;C. 对偶、拟人。
D
返回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因为还没到壮年,所以称为“弱冠”,后来用“弱冠”泛指男女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 “逐梦赛场,顽强拼搏,亚洲体育健儿共创造差不多100 余项赛会纪录和诸多亚洲纪录、世界纪录”,这句话没有语病。
C
C. “现在已是仲秋季节,原野被染黄了,坦荡如砥的稻田,一层层的金色浪头涌向无尽的天边”,这句话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无误。
D.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点拨】A. 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B. 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差不多”或“余”;D.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故选C。
返回
7. 默写。(19 分)
(1)心静神闲,悠然举目,夕阳斜照,南山云绕,禽鸟归巢,好一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画面,令人神往。
(2)《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乌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们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赤壁》中强调天时重于人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表明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苦闷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6)晏殊在《浣溪沙》中,借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描写,来阐释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8)朱敦儒的《相见欢》中写词人在秋天登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9)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现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返回
8. [2023 安徽] 2023 年6 月10 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复兴学校在6 月9 日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3 分)
(1)校学生会已联系好博物馆王馆长于6 月9 日下午3 点在学校礼堂给全校学生做文物知识讲座,安排宣传委员李华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4 分)
李 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馆长:李华同学,你好!
李 华:王馆长,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馆长: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李 华:谢谢您!我们期待着您的精彩讲座。
示例:王馆长,您好!我是复兴学校学生会的李华。
明天的讲座,您能按约定的时间
来吗?
(2)在准备文物图片展览时,李华同学为“太阳神鸟”拟写了一段介绍文字,请你帮他修改。(4 分)
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它整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外层是四只首尾相接的神鸟,内层是十二道光芒。【甲】圆形图案象征太阳,四只神鸟、及十二道光芒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四季、十二个月等天象与物宜。
【乙】人们之所以称其为“太阳神鸟”,是因为它很可能象征着以太阳崇拜为中心的宇宙观的原因。“太阳神鸟”是一件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物精品,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 及” 前的“、”( 或删去“ 及”)。
删去“的原因”。
(3)李华同学在标注“太阳神鸟”图片名称时,对使用楷书还是篆书有些犹豫,请你帮他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简述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选用楷书。楷书规范端正,便于大家认识。
示例二:选用篆书。篆书古朴典雅,符合文物特点。
(4)讲座结束后,李华同学就“青少年与文物保护”这一话题对王馆长进行采访,请你帮他拟写一个采访问题。(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我们应何增强青少年文物保护的意识?
示例二:青少年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可以做些什么?
返回(共11张PPT)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理解性默写
1. 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返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 欧阳修的《采桑子》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面无风,光滑如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返回
3. “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抒发了国破家亡的苍凉之悲。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返回
4.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记了归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返回
二、诗词鉴赏
(一)[2023 洛阳一模] 阅读《浣溪沙》,回答问题。
5. 中国诗词多用自然意象寄托情思。请从本词中任选一个意象,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落花”写暮春花落之景,表达词人的惜春之情。
返回
6. 词人善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个人情感。请结合本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片由“新”“旧”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惆怅。下片由“去”“来”对比突出了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和对春光易逝的感伤。
返回
(二)阅读《采桑子》,回答问题。
7.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词上片中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示例:在春日的颍州西湖上划船,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返回
8. 词的下片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片的前两句写湖面风平浪静,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后两句写水鸟掠过堤岸,写出了“动”,动静结合,写出了颍州西湖春景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返回
(三)阅读《相见欢》,回答问题。
9.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这句写景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残阳和奔流而去的长江水象征国势衰微,表达了词人的悲痛之情。
返回
(四)阅读《如梦令》,回答问题。
10. 这首词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刻画了主人公的感情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惊慌再到鸥鹭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返回(共10张PPT)
第六单元
文言文主题阅读
[2024·合肥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
题。
【甲】见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斗且廷见令尹①子常,子常与之语。归以语其
弟,曰:“今子常相②楚君蓄财货如饿豺狼无令名③于四
方。民之羸馁④,日已甚矣,道殣相望⑤,盗贼司目,民
多有离叛之心。是之不恤⑥,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
矣,不亡何待!”期年,乃有柏举之战⑦,子常奔郑,昭
王⑧奔随。
【注释】①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
相。②相:辅佐。③令名:好名声。④馁(něi):饥饿。
⑤道殣(jìn)相望: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⑥恤:顾
及,体恤。⑦柏举之战: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阁率领3
万吴军,奔袭千里攻破楚国都城,在柏举击败20万楚
军。⑧昭王:楚国君主。
1. 【创新题·新型题】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池非不深也”中的“池”意为护城河,“池”挖得
深,敌军进攻困难,是“地利”的体现。
B.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为安定,作者写
“域民”意在表现“人和”的重要性。
C. “民多有离叛之心”中的“叛”与“亲戚畔之”中的
“畔”意思相同,均为背叛,表现了失去“人和”的后
果。
D. “而蓄聚不厌”中的“厌”意为满足,突出表现了子常
贪得无厌的丑态和斗且对他的痛恨。
B
2
3
4
5
1
点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
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域”是
“使……定居”的意思;故选B。
2
3
4
5
1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
胜利。
(2)其速怨于民多矣,不亡何待!
答案:他(子常)招致民众怨恨太多了,不灭亡还等
待什么!
2
3
4
5
1
3. 【中考趋势·新考法】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确的一项是( D )
A. 今/子常相楚君蓄财/货如饿豺狼无令名于四方。
B. 今子常相楚/君蓄财货如饿豺狼/无令名于四方。
C. 今子常相楚君/蓄财货如饿豺狼无令名/于四方。
D. 今子常相楚君/蓄财货如饿豺狼/无令名于四方。
D
2
3
4
5
1
4. 如何理解【甲】文段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的含义?
答案:“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
是指高城深池、利兵足粮、山溪之险;“人和”是指作战
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意思对即可)
2
3
4
5
1
5. 柏举之战中楚国失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请你运用
【甲】文段的观点进行探究。
答案:示例:①执政者“失道”。作为楚国令尹的子常痴
迷“敛财之道”,却不懂“爱民之道”,只顾私欲,不管
国民;楚昭王用人不察,不知“为君之道”,失去民心。
楚国失道,“不亡何待”。②楚国没有“人和”。百姓得
不到救济,饿殍遍地,民怨沸腾,盗贼横行,百姓已经有
了叛乱之心;战争虽然是在楚国进行,楚国有地利,但内
部不团结,军心难安。(观点正确,分析合理即可)
2
3
4
5
1(共10张PPT)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 表达要得体
目 录
CONTENTS
01
思维导图
02
例文引路                 
环保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当你在芳草萋萋的校园里漫步的时候,当你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你一定会为自己置身在环境宜人、空气清新的校园中而感到高兴。而现在,地球上的一抹抹绿色却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乱砍滥伐、气候变暖、雾霾严
重……摆在世人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学校开展的“环境保护月”活动,我们郑重地向各位老师和同学发出以下倡议:①
旁批:
①开头写明此次倡议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一、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月”活动,创建绿色校园。
  二、努力学习环保知识,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环保宣传活动和环保实践。
  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1.爱护校园内的仪器、设备和其他公共设施,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尽力减少损坏和维修。2.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珍惜水资源;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开灯,避免“白昼灯”“长明灯”的情况发生,电脑用完后及时关机。3.节约用纸,尽量少用餐巾纸,草稿纸尽量两面使用。4.不浪费粮食,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5.尽量少用塑料袋,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塑料杯。6.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破坏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共绿地。7.多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
  四、积极认真地参加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的绿化活动;清除和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节约,国家也再三强调要保护环境。让我们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而努力!③
××中学×年级×班                    ×年×月×日
旁批:
②主体部分写明了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分条列举的方法更加明晰,让人一目了然。
③结尾发出号召和呼吁。
名师点评:这份倡议书的语言委婉、亲切,表达得体,用词
贴切,使倡议对象乐于接受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结尾发出号
召,更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引起大家的共鸣。(共19张PPT)
第六单元
阅读提优
一[2024 河南周口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2 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①,毁诸?已乎?”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②也,耕者九一③,仕者世禄,关市讥④而不征,泽梁⑤无禁,罪人不孥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⑦。’”王曰:“善哉言乎!”
(节选自《孟子》,有改动)
【注释】①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②岐: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③耕者九一:对耕田的人只抽九分之一的农业税。④讥:检查。⑤泽梁:池沼、鱼梁(拦水以捕鱼的水堰)。⑥孥:妻子和儿女,这里指连累妻子和儿女。⑦哿(gě)矣富人,哀此茕独:过得称心如意的要数富人,最可怜的还是这些孤独的穷人。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 分)
巩固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词语推断法:固本培元 (1)__________
王欲行王政 课内迁移法:解衣欲睡 (《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
想,想要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昔者文王之治 岐也 查阅字典法:①治所;②治理,管理;③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3) _________
(填序号)

返回
2.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返回
3. 下面是【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你说说其合理性。(3 分)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句号改为感叹号,能够加强语气,表达了孟子对君主行仁政的全面肯定。
返回
4. 【甲】【乙】两文中孟子的政治主张有何共性?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这样才能实现人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乙】文中,孟子主张君主行王政,包括少征农业税,给做官的人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检查不征税,不禁止捕鱼,不株连犯罪者家人,关注鳏、寡、孤、独四类人等。【甲】【乙】两文中,孟子都主张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以百姓为先。
返回
二[2023 山西晋城期末]在班级举办的以“人生逆旅亦从容”为主题的交流会上,“善学精思”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13 分)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 【诵读正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结庐(lú)在人境 B. 怀民亦未寝(qǐn)
C. 水中藻、荇交横(hèng) D. 空(kòng)乏其身




C
返回
C
6. 【理解词义】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月色入户 家喻户晓
B. 念无与为乐者 东风不与周郎便
C. 相与步于中庭 尝射于家圃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将磨洗认前朝








返回
7. 【直译文句】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4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翻译:使他的筋骨劳累,___________________ 。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返回
8. 【对比探究】这三则古诗文,作者或在纷繁世俗中保持闲情,或在贬谪逆境中自嘲闲人,或告诉我们艰苦磨炼造就人才,都教给我们正确的生活态度。请你结合古诗文内容完成任务。(5 分)
篇目 相关语句 心境
《饮酒》(其五) (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悠然自得
《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谪的悲凉,(2)_____________,赏月的欣喜,(3 ) ________________。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人生的感慨
漫步的悠闲
任务一:
任务二:
篇目 启示
《记承天寺夜游》 在逆境中要有达观的生活态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4)_____________________
艰苦环境造就人才
返回(共9张PPT)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 某校八年级(1)班以“探寻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
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小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2
1
①【A】处画线句语序颠倒,应将“ ”和
“ ”调换位置。
②【B】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不仅 
许多古建筑 

烈 
强烈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A】不仅
许多古建筑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那精美的图
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B】给人带来
激烈的震撼。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2
1
(2)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
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作为小敏的
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2
1
答案:示例:阿姨,您好,我是小敏的同桌。小敏非常
热爱古建筑,参加主题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
且还能提高她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她的探究能力。俗话
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2
1
(3)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请你
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
往目的地。(50字以内)
答案:示例:同学们,我们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
里铺,再往东北方向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处就是
王岭村。
2
1
2. [2023·淮北期末改编]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的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亮相2023年春晚。华夏
学校拟开展以“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
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为了更好地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准备在教学楼悬挂宣
传标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答案:示例:继承文化遗产,彰显人文价值。
2
1
(2)【安徽人文信息】民俗文化遗产小组展示时,显示屏上
有一道民俗文化的名称与其特点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
选项填入表格。
所在地区 民俗文化名称 特点
亳州 ① 演出者着戏剧服装,脸画油彩。
阜阳 ② 走梅花桩。
安庆 许岭灯会 采用上彩妆游走的方式。
黄山 ③ 表演各种阵法。
A. 狮子灯 B. 跳竹马 C. 大班会
C 
A 
B 
2
1
(3)安徽有许多自然文化遗产,如黄山、九华山等,请在其
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处向游客介绍吧!(100字以内)
答案:示例: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是世界文
化与自然遗产、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素以奇松、怪
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莲花
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 800米。
世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