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后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后训练()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0 15: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省级行政中心,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2.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3~4题。
3.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  )
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相同
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把握包容性机遇,拥抱数字化未来”,与会各经济体领导人讨论了广泛议题,就推动亚太地区包容性增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提高本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达成共识。据此完成5~6题。
5.亚太经合组织是(  )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6.我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要是为了(  )
A.加强同亚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和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澳大利亚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经济互补性较强。读澳大利亚简图,完成7~8题。
7.我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分布很不均衡,推测我国投资主要集中在(  )
A.甲州 B.乙州 C.丙州 D.丁州
8.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对澳大利亚集中投资的行业是(  )
A.商业地产、基础设施
B.医疗保健、风能发电
C.混合农业、矿业开采
D.交通运输、油气开采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和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9~11题。
9.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10.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1.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带的特点安排开发和整治的重点,并不断加强联系,协调发展。据此完成12~13题。
12.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不受外部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选项中,与西部地带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边境贸易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缅泰老交界的“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南亚山地林区,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地势北高南低,作为中国与东盟接壤地带,已经成为唯一多国地缘经济区。自泰国政府正式提出“金四角计划”以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动下,该区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描述“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的地理位置。
(2)分析“黄金四角”地区合作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3)推断自“金四角计划”提出以来,该经济合作区已取得显著成就的领域。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通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当今世界,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革命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来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三大知名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祖国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表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项指标及数据。
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面积/万km2 1.79 2.15 3.68 5.60
人口/万人 760 2360 4383 6671
GDP/万亿美元 0.76 1.40 1.80 1.36
人均GDP/万美元 9.9 6.9 4.1 2.0
GDP占全国比重/% 4.4 7.7 41.0 10.8
续 表
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第三产业比重/% 82.9 89.4 82.3 62.2
世界100强大学数量/所 3 2 2 4
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家 22 28 60 16
集装箱吞吐量/箱 227 465 766 6520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 0.71 1.30 1.12 1.75
(1)据材料评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条件。
(2)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3)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省级行政中心,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2.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A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3~4题。
3.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  )
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相同
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
答案:3.B 4.A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把握包容性机遇,拥抱数字化未来”,与会各经济体领导人讨论了广泛议题,就推动亚太地区包容性增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提高本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达成共识。据此完成5~6题。
5.亚太经合组织是(  )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6.我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要是为了(  )
A.加强同亚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和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答案:5.C 6.C
澳大利亚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经济互补性较强。读澳大利亚简图,完成7~8题。
7.我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分布很不均衡,推测我国投资主要集中在(  )
A.甲州 B.乙州 C.丙州 D.丁州
8.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对澳大利亚集中投资的行业是(  )
A.商业地产、基础设施
B.医疗保健、风能发电
C.混合农业、矿业开采
D.交通运输、油气开采
答案:7.A 8.A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和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9~11题。
9.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10.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1.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答案:9.A 10.A 11.C
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带的特点安排开发和整治的重点,并不断加强联系,协调发展。据此完成12~13题。
12.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不受外部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选项中,与西部地带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边境贸易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答案:12.D 13.C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缅泰老交界的“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南亚山地林区,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地势北高南低,作为中国与东盟接壤地带,已经成为唯一多国地缘经济区。自泰国政府正式提出“金四角计划”以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动下,该区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描述“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的地理位置。
(2)分析“黄金四角”地区合作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3)推断自“金四角计划”提出以来,该经济合作区已取得显著成就的领域。
答案:(1)位于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地区;中缅泰老四国交界地区。
(2)山水相连,有澜沧江—湄公河天然水道;有丰富的(土地、矿产、生物、水能等)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交往历史悠久,如今有合作发展的诉求。
(3)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水土资源开发;跨境旅游;(边境贸易)经贸合作等。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通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当今世界,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革命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来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三大知名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祖国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表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项指标及数据。
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面积/万km2 1.79 2.15 3.68 5.60
人口/万人 760 2360 4383 6671
GDP/万亿美元 0.76 1.40 1.80 1.36
人均GDP/万美元 9.9 6.9 4.1 2.0
GDP占全国比重/% 4.4 7.7 41.0 10.8
续 表
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第三产业比重/% 82.9 89.4 82.3 62.2
世界100强大学数量/所 3 2 2 4
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家 22 28 60 16
集装箱吞吐量/箱 227 465 766 6520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 0.71 1.30 1.12 1.75
(1)据材料评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条件。
(2)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3)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
答案:(1)利: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有4所世界100强高校,科技实力强;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弊:与其他三区相比,人均GDP较低,经济实力相对较低;第三产业比重稍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较少,大型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2)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
(3)利于推动祖国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利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中高端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