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巩固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勤劳一生,直到晚年还不辍劳作。diàn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整日劳lù,又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尽管自己不富裕,母亲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节衣缩食供我念过私shú。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不辍( ) 周济(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 )农 劳lù( )
私shú( )
(3)文段中画线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所属短语类型一样,都是 短语。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溺死 迁涉 托辞 瞩目
B.荣辱 私塾 碾转 聊叙
C.劳碌 衙门 逊色 通辑
D.慰勉 妯娌 竭力 发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D.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D.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三、综合性学习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 ,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一个弘扬家风的正确角度,便成为家风建设的关键。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四、现代文阅读
①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⑥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7.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8.赏析语句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赏析加点词语)
9.把握主旨“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10.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
A.具体生动的记叙 B.富有感情的描写
C.深沉的抒情 D.充满感彩的议论
闻到白兰花香
丁祖荣
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人瘦弱,却坚韧。
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栀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
③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
④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
⑤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
⑥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还栽了栀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
⑦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
⑧后来,我的房子渗水,2012年底,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其时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
⑨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送别母亲时,她是慈祥和安宁的。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
⑩三个月后,我到新疆和田,成了京津皖援建的一分子。我们常说寿比南山,这南山就是昆仑山。每年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玫瑰花开时节,我想母亲若健在,头上插一朵昆仑山下的大马士革红玫瑰,该多写意呀。我也起念,立志苦干不苦熬,把贡献和精神长留和田。
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也枯了。我有些伤感。
还有一树广玉兰,立于东北角。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只能偶得,哪怕你凑近鼻子,亦闻不到。在玉兰花树殒命后,这棵野野的广玉兰,竟也枯死。五层楼上,这些花草树木生长不易。我不胜唏嘘。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遍地。前些年,阳台上栽的金银花,也叫忍冬花,爬满东北两墙。两株桂花应时开放,花盛香溢远。从和田回来,我又栽了一棵石榴树,一年三开花,火热又喜庆。
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31)
11.文章围绕白兰花,写了我和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2.“白兰花香”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3.赏析第 段画线的句子。
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
14.同样是写母亲,说说本文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有哪些异同?(可以从主要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比较)
我的母亲
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②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③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④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5.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节选的主要内容。
16.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
17.从哪些方面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18.体会下列语句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9.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说出你评价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 chuò jì
(2) 佃 碌 塾
(3)并列
(1)本题考查字音。
不辍(bù chuò):形容持续不断地进行某种活动或状态。
周济(zhōu jì):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接济。
(2)本题考查字形。
佃农(diàn nóng):向地主租地的农户。
劳碌(láo lù):辛劳忙碌。
私塾(sī shú):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3)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短语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等。
“勤劳”和“俭朴”,“宽厚”和“仁慈”均为形容词,均可调序,且调序后语意不变,据此可知为并列短语。
2.D
本题中A项中“迁涉”应为“迁徙”;B项中“碾转”应为“辗转”;C项中“通辑”应为“通缉”。D书写无误,故选D。
3.D
D项使用不恰当。“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与文中意思不符。
4.A
B项,并列谓语中间不用顿号,用逗号;C项,“吃大户”要加上双引号;D项,相邻的概数连用,中间不加顿号。故选A。
5.B
解答时,可结合季节的特点,进行排序。冬天——火炉,夏天——绿荫;秋天——明月光;春天——暖阳;
6.(1)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2)将“社会”与“家庭”位置互换。
(1)本题考查补写语句。阅读文段,围绕“形成良好的家风”议论,横线处前文语境“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与后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递进关系,结合关联词“不仅”分析,后面应是“更……”,内容上,结合末尾的总结句“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深灰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可知,应填写“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不合逻辑,应是“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7.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8.“竟”的本意指出乎意料,在这里“竟”既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专一感情,也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怀念与内疚。(意思对即可) 9.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及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的热爱。这句话由爱母亲推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推及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主题深化。 10.C
7.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③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可知,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根据第③段“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可知,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根据第④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可知,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8.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竟”是竟然的意思。在句中是出乎意料,没想到自己竟然没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联系作者感情可知,母亲对自己寄望颇大,而自己却没有报答,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愧疚之情。
9.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赏析。
根据第⑤段“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于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可知,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评价,既非常谦虚,又非常深刻。“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一句,抒发的是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一句,意思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 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所以作者在这里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10.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第⑥段就一句话:“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是一句饱含强烈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所以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故选C。
11.“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很高兴;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我”摘了几朵白兰花,放在母亲的床头,母亲甜甜地笑了;闻到白兰花香,“我”想起了母亲。 12.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回忆,白兰花香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白兰花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3.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玉兰树含苞绽放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4.相同点: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不同点:《回忆我的母亲》具体阐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意义,表达了“我”效忠民族和人民的决心。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第④段“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可知,“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送给母亲,让她非常开心。
根据第⑧段“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可知,母亲在生病期间,依然关心着她的白兰花,让“我”帮忙照顾。
根据第⑨段“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可知,在母亲住院期间,“我”摘了几朵正在盛开的白兰花,放在她的床头,让她感到欣慰和喜悦。
根据第①段“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和第 段“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可知,每当闻到白兰花的香味,“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12.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意象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识别并分析“白兰花香”这一意象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包括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象征人物性格、传达情感和主题等。
“白兰花香”在文章中不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还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根据第③段“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以及第⑥段“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可知,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朴素的生活哲理。通过白兰花香,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根据第①段“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人瘦弱,却坚韧”以及全文对母亲的描述可知,白兰花香也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母亲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坚强的态度,就像白兰花一样,在困境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根据第①段“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以及全文对“我”和母亲之间深厚情感的描绘可知,白兰花香还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白兰花香成为“我”回忆母亲的一个重要载体,每当闻到这股香气,“我”就会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1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野红野红的”形容玉兰花含苞待放时的色彩鲜艳、自然野性的美;“有几分矜持”则赋予了玉兰花以人的性格特点,表现出它含苞时的娇羞和矜贵。而“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兰花盛开时的自信、自在,与风共舞的场景,展现了它的生命力和美丽。整句话不仅描绘了玉兰花的形态美,还通过拟人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玉兰花的情感和生命力,从而引发了读者对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分析。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在《闻到白兰花香》中,作者通过白兰花这一线索,串联起与母亲共度的时光和对母亲的怀念;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则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母亲的勤劳、坚韧和善良,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
不同点:根据《回忆我的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等句子可知,朱德在文章中不仅回忆了母亲的生平和对自己的影响,还具体阐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意义,以及这些教育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影响自己的革命道路。而《闻到白兰花香》则更多地是通过白兰花这一意象,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没有过多地阐述母亲对自己的具体教育意义。根据《回忆我的母亲》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等句子可知,朱德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了自己效忠民族和人民的决心,这也是对母亲深恩的一种报答。而《闻到白兰花香》则没有这样的政治色彩和明确的效忠表态,它更多地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母亲的怀念。
15.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16.学习: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做人:母亲对我的管教近乎严厉了。“每天天刚亮,把我叫醒。”反思头天的错误,认错。“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但行罚时,不许哭出声音来,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重重的责罚。 17.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她听见这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出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8.这些语句质朴、真切,饱醮感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 19.言之有理即可。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通过第②段中“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第③段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的内容可概括为: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对我的日常管教和学习上的督促,做人的训导。
1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通读文章,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概括。
学习上:通过第②段中“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的内容可概括为:学习上母亲对我的督促非常严格;
做人上:通过②段中“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第③段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的内容可概括为:母亲对我的管教十分严厉。每天早上反思头天的错误,认错。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重重的责罚,行罚时,不许哭出声音来;
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找出体现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的事例,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
“慈母”,通过④段中“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的内容可知,母亲在我患“眼翳”后,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爱,是一位“慈母”;
“严师”,通过第④段中“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的内容可知,母亲因为我无意中一句轻薄的话,就重重地责罚我,体现出母亲对我的严厉,是一位“严师”。
18.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把握。体味句子包含的情感,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等加以理解,比如本题中的“舔”、“责罚”,也可以从整体内容上把握。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一句中以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刻画了母亲对我学习方面的要求、督促极为严格语言质朴、真切,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敬佩和爱戴;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这一细节突出表达了母亲对“我”的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
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阅读全文,了解文中母亲教子的方式,然后谈谈自己的评价。评价可见仁见智,积极面消极面均可,可正面肯定母亲教之严,简述理由;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母亲教子过于严厉,尤其是体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示例:文中的母亲“慈母兼严师”。这样的母亲是个好母亲,先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又教会孩子学问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