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回忆我的母亲》 类文迁移阅读 强化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生活,没有想象的不堪
①年龄越大,就越认可父母的人生;越是见识到不同的人群,就越意识到他们的难得;越是和概念、理论打交道,就越意识到父母落地的人生姿态,是多么的活色生香而又充满生命力。
②我的父母是普通人,一辈子生活在湖南的一个村庄。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
③妈妈19岁嫁给爸爸。外婆生育了6个孩子,还领养了一个,但妈妈是唯一的女儿,在那个年代,虽然说不上能享受到多少宠爱,但至少没有遭受过任何对女性的轻慢,妈妈甚至还念到初中毕业,字写得比我还好,能自由阅读文学作品。只是她一辈子太忙了,从来没有任何闲情逸致,从来没有轻松地坐下来好好品过一杯茶,浪漫过一次。我对妈妈骨子里有温情倾向的唯感知,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我们姐弟年龄很小的时候,她强烈地想摆脱几个孩子,自己骑单车去隔壁村看电影。
④妈妈26岁就已经生了4个孩子。她这辈子最亮眼的价值观,来自这句话:“我一生中最值得的事情,就是赶在计划生育之前,生了你们4个。”她如此地热爱孩子,无数次庆幸,这种发自内心地确认,让我从小就充满了存在感。尽管我已是家中第三个女儿,尽管连村里的老人都看不下去,开始同情妈妈命苦,但我知道自己不是“拖油瓶”,知道自己给家庭带来的是快乐而不是痛苦。尽管四姐弟年龄接近,争吵不断,挨打不少,但打过以后,还是觉得活着有意思,眼泪还没擦干,就开始香喷喷地吃饭。我从小就怕死,有一点点不舒服,就主动叫妈妈带我去乡村卫生院。是啊,我是父母赶在计生政策出台之前生下的第三个女儿,能顺利来到人间,又有什么理由不庆幸呢?
⑤我妈妈干过的事,我大致算了一下。
⑥在养育子女方面,妈妈除了养大我们4个,在婶婶26岁那年意外去世后,还毫无怨言地担起两个家庭的担子,同时养育两个年幼的侄子。这种状况,一直断断续续坚持到兄弟俩初中毕业外出打工。现在,我的两个堂弟对妈妈非常好。另外,我的大舅、满舅、我的小姑、远方表叔,都分别将自己的孩子或长或短地放在我家寄养过,最长的有五六年。我家的情况是,我被寄养在外婆家,而别的孩子寄养在我家。至于他们为什么把孩子寄养在我家,可能因为我爸爸是老师,在他们看来,既能帮忙辅导孩子,也可以通过他的关系,拜托更多的老师关注孩子,甚至让他们顺利升上中学。这些现在看来无比麻烦的事,妈妈没有任何抱怨。
⑦因为家里人口多,做饭工作量很大,她一辈子的心思和时间,主要用在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上。让我意外的是,妈妈居然喜欢做饭。如果说,偶尔做一顿饭让人感觉到乐趣,但像她这样,连续50年,持续不断地为家人做饭,我就感觉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家朋友多,爸爸年轻的时候喜欢带同事来家里玩,我的同学、弟弟的同学、两个姐姐的同学都喜欢来家里玩,妈妈是所有客人最喜欢的人。妈妈确实好客,好客的方式就是做饭给客人吃。妈妈做饭速度极快,两个小时可以做好20个人的饭菜。我一想到妈妈一辈子做过的饭菜够用火车皮来装,就汗颜不已。
⑧妈妈也懂得很多手艺。在1987年以前,她除了承担所有农活,主要职业是做裁缝,她是我们整个乡镇最有名的裁缝,是少有的还会做大衣襟的传统师傅,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出自妈妈之手。在1987年以后她还开过杂货店,在开杂货店的同时,她学会了做早点,也就是蒸包子、馒头。掌握了基本技术后,她发挥自己会做坛子菜的优势,做出了南北特色结合很好的油饺子和油炸包,这些美食干净、好吃,又禁饿,长久以来一直是我们乡村孩子们的共同记忆。在经商的同时,她还承包过田地种大荆西瓜,西瓜成熟后,又联系熟人去长沙街头售卖。想想,农、工、商、小手工业,这些行当妈妈都干过。她1949年出生,去年还在说,要不是年龄太大,都准备去考个驾照。我就是听了她这句话,才下定决心坚持考试,拿到驾照的。
⑨是的,妈妈大半生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忙、累,但她活得热气腾腾,平凡又充实,仿佛不用追问人生的意义,就自带庄重的价值。她的生命如此落地,精神如此简单、清洁。
⑩我年龄越大,越对平凡而认真活着的人深怀敬意。他们和我的父母一样,都是托举这个社会的基石,尽管他们默默无闻,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们的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公众号,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妈妈做的最浪漫的事:
(2)妈妈做的最值得的事:
(3)妈妈做的最多的事:
2.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如此地热爱孩子,无数次庆幸,这种发自内心地确认,让我从小就充满了存在感。
3.请结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分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但她活得热气腾腾,平凡又充实,仿佛不用追问人生的意义,就自带庄重的价值。
4.文章第⑩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闻到白兰花香
丁祖荣
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人瘦弱,却坚韧。
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栀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
③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
④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
⑤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
⑥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还栽了栀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
⑦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
⑧后来,我的房子渗水,2012年底,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其时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
⑨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送别母亲时,她是慈祥和安宁的。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
⑩三个月后,我到新疆和田,成了京津皖援建的一分子。我们常说寿比南山,这南山就是昆仑山。每年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玫瑰花开时节,我想母亲若健在,头上插一朵昆仑山下的大马士革红玫瑰,该多写意呀。我也起念,立志苦干不苦熬,把贡献和精神长留和田。
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也枯了。我有些伤感。
还有一树广玉兰,立于东北角。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只能偶得,哪怕你凑近鼻子,亦闻不到。在玉兰花树殒命后,这棵野野的广玉兰,竟也枯死。五层楼上,这些花草树木生长不易。我不胜唏嘘。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遍地。前些年,阳台上栽的金银花,也叫忍冬花,爬满东北两墙。两株桂花应时开放,花盛香溢远。从和田回来,我又栽了一棵石榴树,一年三开花,火热又喜庆。
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31)
6.文章围绕白兰花,写了我和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7.“白兰花香”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8.赏析第 段画线的句子。
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
9.同样是写母亲,说说本文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有哪些异同?(可以从主要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比较)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画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
【注】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⑦段的内容概括。
人生阶段 小时候 稍微大一点 结了婚 后来去谋生
主要事件 “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① ② ③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
告母书
李 真
亲爱的老妈:
见信安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有些话我只能以这种稍显“愚笨”的方式来跟您说说。
对不起,妈!我生病了,还是白血病。都说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为考大学、上研究生就能让您离幸福更近,可事实证明我的努力给这个家带来的只有磨难和绝望。
我们家从来过得都不宽裕,如今因为我更是雪上加霜。四岁的侄子问他爷爷,为什么我们家的房子这么破?我们都知道原因却又不知如何回答。这三年来,若不是大家的救济和你们的坚持,我早已挥别了这个世界。时至今日,我觉得自己欠这个家和您一个交代。小时候哥他们“欺负”我的事仍历历在目,揍我是家常便饭,还常把我当店小二。很多时候您不但不帮我,还会嗔怪我爱哭,碰不得。若那时有人说我是充话费送的,我会毫不犹豫地相信。可如今的你们却是我最大的依靠。
生病之初,大哥说一定要救我,义无反顾地拿出所有的积蓄,为我背负一身债,供我做骨髓移植,甚至怕嫂子反对而提出了离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见我的声音;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怕你们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啊!
从化疗到移植,再到感染和排异,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管竭尽全力,依旧还是徘徊在生死边缘。这一病,不仅让我们掏空所有,家徒四壁,负债累累,而且让我们的精神不断地游走在绝望与崩溃的边缘,身心俱疲。
最近半年里几次三番的病危抢救,每一次我都觉得好累,累到不想坚持,只想解脱!那次昏迷,我真有种从未有过的舒适。可是突然间的意识又告诉我,这份舒适很可能换来的是你们永恒的痛。我可以坦然地接受病魔带来的一切苦痛,甚至死亡,却真的不敢看您和姐姐抱头痛哭后那无助而又无神的眼眸,那真是比用刀碎心头肉还要难受啊!
生病的这三年里,您把我照顾得一丝不苟,为此所吃的苦,受的委屈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每天医院、租房至少六趟行走却从不喊累;每天擦洗、消毒东西恨不能抠掉一层;我上学您陪我到学校;我住院您等我回家;爷爷过世,我们都没能回去相送……
因为身体虚弱,您每天会给我擦拭身体和泡脚。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不敢想象在我面前佯装乐观坚强的您,在背后又难过成什么模样!在我病重、在我们走投无路、绝望至极之时,您只是握着我的手浑身颤抖不止,泣不成声,却依旧不忍开口说出“带我回家”几个字,只是委婉地问我有没有想见的人。
我知道,您已穷尽了毕生力气却始终换不回我一世安康;您努力了半生,却换来一波又一波的绝望;您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
我曾跟您说,爸妈不哭,咱们笑着回家;也曾告诉自己要笑着活下去。可是生活的玩笑这次开得太大了,大到像泰山压顶,大到只能任凭天意。
您总说只要人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努力,想要的以后都会有;现在吃点苦以后就可以多享福……每次想起这些话都让我倍感骄傲,您虽然没学历,却比谁都活得有文化。
您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勤劳自立,待人宽容;您身材瘦小,力量柔弱,却扛起了重如泰山的生活;您温柔善良,被生活蹂躏却从不抱怨和失了希望;您品行质朴却又韧如蒲条……就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缺少很多,需要的更多,却也更知道什么对您自己才最重要。有渴求却从不贪心;简单朴素却又带给我披荆斩棘的勇气;就是这样的您,让我无从放弃自己……
妈,我能在这跟您做些约定吗?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保重好自己;关于我,咱们努力就好,我不会遗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责;要乐观坚强地去享受生活,不纠结沉溺于过往。
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种自然法则而已。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因为我只是换个方式守在您身旁。
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
爱您的不孝小儿子敬上
11.细读全文,从母亲爱儿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12.文章标题为《告母书》,作者却花了不少篇幅叙述母亲以外其他家人对“我”的关爱,请简要概括。
13.结合语境,从下面的试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②就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缺少很多,需要的更多,却也更知道什么对您自己才最重要。(联系全文,说说加点的“什么”具体指什么。)
十捆柴禾
朱成玉
①母亲在春节前夕来城里看我,带来村里的肉和冻豆腐。其实我们城里什么都不缺,可是做母亲的总会认为我们缺东少西,操劳着,惦念着,盈满爱的心,一日不得清闲。
②我和妻子劝母亲留下来过年,母亲说城里住不惯,见不到那些老邻居,她会很憋闷的。我知道,母亲哪里是不喜欢,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③一天晚上,我无意间看到,母亲正拿着一瓶指甲油,试着往自己又干又瘪的指甲上涂,看到我进来,她的脸唰的一下子红了,急忙放下那瓶指甲油。喃喃地说,“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一辈子没用过呢。”我告诉母亲,那是透明的指甲油,用来保养指甲的。
④“来,我帮你涂。”母亲不肯,我却执拗地拽着母亲的手,将每个指甲都涂上指甲油,但任凭我涂多少遍,母亲的指甲都是灰突突的,无法亮起来。
⑤我知道,不光是指甲,母亲的身体里,流失了太多的营养,那些营养,都流进了我们的血液。我们茁壮成长,母亲却日益衰老。
⑥母亲不识字,母亲的手指从没握过笔,可是母亲却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
⑦母亲的手常常为我们破旧的衣服打上漂亮的补丁,缝补我们困苦的童年,常常会为我们剥一堆儿瓜子瓤儿,会剥开岁月之桔,滋润我们生长的疼痛。
⑧在冬天,母亲就是家里的火。在我最初的记忆深处,灶火先是从母亲的掌心窜出,先是舔热母亲清瘦的手指,然后才回到锅底。灶火,照耀着母亲年轻的面颊,直至衰老。火的声音,摇撼着充满风霜的日子,让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
⑨织毛衣的时候,母亲的手仿佛被火焰缠绕,所有的温暖从母亲的手上递过来。夏天,母亲的手拿着蒲扇,为我们驱赶闷热和蚊虫,母亲有风湿病,十根手指在雨天就变成了折磨她的魔鬼,钻心的疼痛。
⑩母亲的手掌开始皴了,开始有了裂痕,可她擀出的饼依然那么薄,蒸出的馒头依然那么雪白,像我们日渐丰满起来的身体。
母亲的十根手指,就这样渐渐风干为十捆柴禾,驱散着我们一生的寒冷。
迟子建在她的散文《女人的手》中写道:“……女人在临终前比男人喜欢伸出手来,她们总想抓住什么。她们那时已经丧失了呼唤的能力,她们表达自己最后的心愿时便伸出了手,也许因为手是她们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语言,于是她们把最后的激情留给了手来表达……我现在是这样一个女人,我用手来写作,也用它来洗衣、铺床、切蔬菜瓜果、包饺子、腌制小菜、刷马桶。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握住我深爱的人的手。”
这双手让我想起母亲的手来,母亲不就是一直在用她那双勤劳的手托举着我们的幸福吗?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喜悦,都与母亲的手息息相关。
第二天早晨,母亲收拾东西要走。我突然变得极其任性起来,我说:“妈,不许走,请您一定要在儿子家里过年。明天我领您去扭秧歌,去看二人转……”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我怕母亲变卦,非要和母亲拉钩。母亲明明含着眼泪,却笑着向我伸过她苍老弯曲的手指,和我说,拉钩!
我勾住母亲的小指,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有删改)
14.精读第⑥~⑩段,分点概括母亲是如何“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的。
1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6.有人认为第 段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
17.阅读甲、乙两段文字,简要分析二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点。
【甲】我勾住母亲的小指,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朱成玉《十捆柴禾》)
【乙】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
1. 自己骑单车去隔壁村看电影 养大4个子女并抚养2个侄子成人 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 2.“庆幸”写出母亲因生育4个孩子而感到格外满足和自豪,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热爱之情。 3.母亲的一生是忙碌而辛劳的,她在平凡生活中创造着人生的价值,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对平常人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表达作者对平凡人生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5.示例:母亲养大4个子女并抚养2个侄子成人,说明母亲热爱孩子,心地善良;母亲把一辈子的心思和时间,主要用在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上,说明母亲吃苦耐劳,乐观开朗;妈妈懂得很多手艺,干过好多活计,说明母亲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爸爸和我们都喜欢带同事、同学来家里玩,说明母亲热情好客,和蔼可亲。
1.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从“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我们姐弟年龄很小的时候,她强烈地想摆脱几个孩子,自己骑单车去隔壁村看电影”可知,妈妈做的最浪漫的事:自己骑单车去隔壁村看电影。从“妈妈26岁就已经生了4个孩子。她这辈子最亮眼的价值观”,“在养育子女方面,妈妈除了养大我们4个,在婶婶26岁那年意外去世后,还毫无怨言地担起两个家庭的担子,同时养育两个年幼的侄子”可知,妈妈做的最值得的事:养大4个子女并抚养2个侄子成人。从“因为家里人口多,做饭工作量很大,她一辈子的心思和时间,主要用在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上”可知,妈妈做的最多的事: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推断词语具体含义。“庆幸”本义是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从“我一生中最值得的事情,就是赶在计划生育之前,生了你们4个”可知,这里的“庆幸”写出母亲因生育4个孩子而感到格外满足和自豪,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热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要结合语境,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言外之意。“但她活得热气腾腾”写出母亲的一生是忙碌而辛劳的。从“平凡又充实,仿佛不用追问人生的意义,就自带庄重的价值”可知,她在平凡又充实的生活中无私奉献,养育子女长大成人,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创造着人生的价值,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句段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从“我年龄越大,越对平凡而认真活着的人深怀敬意”可知,作者由母亲的一生想到社会上平凡而认真活着的人,“他们和我的父母一样,都是托举这个社会的基石,尽管他们默默无闻,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们的价值”。表现作者对平常人对社会贡献、创造价值的高度肯定,表达作者对平凡人生的敬意和赞美之情。结构上,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从“在养育子女方面,妈妈除了养大我们4个,在婶婶26岁那年意外去世后,还毫无怨言地担起两个家庭的担子,同时养育两个年幼的侄子”可知,母亲养大4个子女并抚养2个侄子成人,可见母亲热爱孩子,心地博大;从“因为家里人口多,做饭工作量很大,她一辈子的心思和时间,主要用在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上。让我意外的是,妈妈居然喜欢做饭”可知,母亲把一辈子的心思和时间,主要用在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上,可见母亲吃苦耐劳,乐观开朗;从“妈妈也懂得很多手艺。在1987年以前,她除了承担所有农活,主要职业是做裁缝”“想想,农、工、商、小手工业,这些行当妈妈都干过”可知,妈妈懂得很多手艺,干过好多活计,可见母亲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从“我家朋友多,爸爸年轻的时候喜欢带同事来家里玩,我的同学、弟弟的同学、两个姐姐的同学都喜欢来家里玩”可知,爸爸和我们都喜欢带同事、同学来家里玩,可见母亲热情好客,和蔼可亲。
6.“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很高兴;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我”摘了几朵白兰花,放在母亲的床头,母亲甜甜地笑了;闻到白兰花香,“我”想起了母亲。 7.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回忆,白兰花香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白兰花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8.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玉兰树含苞绽放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9.相同点: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不同点:《回忆我的母亲》具体阐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意义,表达了“我”效忠民族和人民的决心。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第④段“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可知,“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送给母亲,让她非常开心。
根据第⑧段“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可知,母亲在生病期间,依然关心着她的白兰花,让“我”帮忙照顾。
根据第⑨段“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可知,在母亲住院期间,“我”摘了几朵正在盛开的白兰花,放在她的床头,让她感到欣慰和喜悦。
根据第①段“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和第 段“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可知,每当闻到白兰花的香味,“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7.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意象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识别并分析“白兰花香”这一意象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包括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象征人物性格、传达情感和主题等。
“白兰花香”在文章中不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还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根据第③段“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以及第⑥段“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可知,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朴素的生活哲理。通过白兰花香,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根据第①段“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人瘦弱,却坚韧”以及全文对母亲的描述可知,白兰花香也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母亲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坚强的态度,就像白兰花一样,在困境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根据第①段“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以及全文对“我”和母亲之间深厚情感的描绘可知,白兰花香还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白兰花香成为“我”回忆母亲的一个重要载体,每当闻到这股香气,“我”就会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8.本题考查词句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野红野红的”形容玉兰花含苞待放时的色彩鲜艳、自然野性的美;“有几分矜持”则赋予了玉兰花以人的性格特点,表现出它含苞时的娇羞和矜贵。而“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兰花盛开时的自信、自在,与风共舞的场景,展现了它的生命力和美丽。整句话不仅描绘了玉兰花的形态美,还通过拟人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玉兰花的情感和生命力,从而引发了读者对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分析。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在《闻到白兰花香》中,作者通过白兰花这一线索,串联起与母亲共度的时光和对母亲的怀念;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则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母亲的勤劳、坚韧和善良,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
不同点:根据《回忆我的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等句子可知,朱德在文章中不仅回忆了母亲的生平和对自己的影响,还具体阐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意义,以及这些教育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影响自己的革命道路。而《闻到白兰花香》则更多地是通过白兰花这一意象,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没有过多地阐述母亲对自己的具体教育意义。根据《回忆我的母亲》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等句子可知,朱德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了自己效忠民族和人民的决心,这也是对母亲深恩的一种报答。而《闻到白兰花香》则没有这样的政治色彩和明确的效忠表态,它更多地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母亲的怀念。
10.(1)①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②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恼火③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2)“捏着”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与心灵手巧,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3)表层含义:“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
深层含义:“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第③段中的“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和第④段中的“母亲也不勉强我”可得: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
根据第⑤段中的“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可得: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恼火。
根据第⑥段中的“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和第⑦段中的“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可得: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捏着”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绣花时的耐心与坚持。“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表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总能看到”“执着”表现了母亲的的沉稳与专注。联系作者感情可知,年迈的母亲还在绣花,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
根据第⑦段中的“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可知,“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
根据第⑧段中的“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画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可知,“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
以上是表层含义。
根据末段中的“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可知,“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以上是深层含义。
11.母亲是一位生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勤劳自立、宽容、细心、无私、坚韧、质朴、温柔、善良、睿智的母亲。 12.①大哥为了救“我”,毫不犹豫地拿出所有积蓄供“我”做骨髓移植;②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到“我”的声音;③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④怕其他人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⑤在医院“我”昏迷时被抢救,姐姐和母亲抱头痛哭。(意近即可) 13.(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骨瘦如柴的身体比作艺术品,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在为“我”清洗身体时的小心谨慎。
②“我”及家人的生命、健康。
1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扣紧文章的叙事部分,抓住描写母亲的关键词语,尤其是文中的细节描写。文中作者花了较长篇幅写母亲“把我照顾得一丝不苟”,从中可看到母亲的慈爱、温柔、细心。哪怕是在最绝望的时候,母亲也只是用言语委婉地表达,可见母亲的坚韧、睿智。文中还有直接抒情的语句,表达对母亲的赞颂,如“您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勤劳自立,待人宽容”“您温柔善良”“您品行质朴却又韧如蒲条”,综合上述内容,提炼出关键词语,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1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按题目要求,要概括的是母亲以外“其他家人对‘我’的关爱”,文中集中写其他家人的关爱是第4段,相关家庭成员有大哥、二嫂、侄女。“大哥说一定要救我,义无反顾地拿出所有的积蓄,为我背负一身债,供我做骨髓移植,甚至怕嫂子反对而提出了离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见我的声音;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怕你们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结合以上句子,分别概括出他们对“我”的关爱,以“什么人+做什么”的形式概括即可。
13.考查词句赏析。
①本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答题模式:方法(修辞手法)+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把“骨瘦如柴的身体”比作“艺术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为“我”清洗身体时的小心翼翼和对“我”的爱。
②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答题时,先要看这个句子出自哪个段落;本句出自文章第13自然段,结合下文“就是这样的您,让我无从放弃自己”,上文第7自然段“我可以坦然地接受病魔带来的一切苦痛,甚至死亡,却真的不敢看您和姐姐抱头痛哭后那无助而又无神的眼眸,那真是比用刀碎心头肉还要难受啊”分析,再抓住“最重要”一词,可知,一家人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解释“什么”的指代义。
14.①母亲缝补破旧的衣服、剥瓜子瓤儿,缝补、滋润了“我们”困苦的童年和生长的疼痛;②母亲生灶火,使“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③母亲织毛衣给予“我们”温暖,夏天扇蒲扇,驱赶闷热与蚊虫,给予“我们”舒爽;④母亲用皴裂的手擀薄饼、蒸馒头,使“我们”茁壮成长。 15.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形象准确地写出了母亲在试涂指甲油时看到“我”进来时尴尬、难为情的心理,引出下文对母亲的手的描写,以及母亲为“我们”的无私付出而日益衰老的情节。 16.不能删。从内容上看:①此段引用迟子建对“女人的手”的评论,来凸显“手是她们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语言”这一特性,突出女人勤劳、无私奉献的品质及对所爱之人的深情;②此段与本文写母亲的勤劳无私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宁愿自己衰老,也要带给“我们”爱和温暖、幸福与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文章主旨。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本段总结了上文对“母亲的手”的描述与评价,并引出下文。 17.同:都抒发了孩子对母亲深切的爱与感恩之情,情感真挚,能引起读者共鸣。
异:①甲段文字间接抒情,以柴禾喻母亲的手,将母亲给“我们”的爱与温暖具体化、形象化,含而不露,耐人寻味;②乙段文字直抒胸臆,情感表达更加强烈、鲜明,抒发了“我”对母亲的哀悼之情,并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和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为一体。
14.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精读第⑥~⑩段,抓住关键词“母亲”“爱”“我们”,寻找相关语句并概括。
从第⑦段中“母亲的手常常为我们破旧的衣服打上漂亮的补丁……滋润我们生长的疼痛”可概括得出:母亲缝补破旧的衣服、剥瓜子瓤儿,缝补、滋润了“我们”困苦的童年和生长的疼痛;
从第⑧段中“灶火先是从母亲的掌心窜出……让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可概括得出:母亲生灶火,使“我们”的家园布满温馨与祥和;
从第⑨段中“织毛衣的时候……为我们驱赶闷热和蚊虫……”可概括得出:母亲织毛衣给予“我们”温暖,夏天扇蒲扇,驱赶闷热与蚊虫,给予“我们”舒爽;
从第⑩段中“母亲的手掌开始皴了……像我们日渐丰满起来的身体”可概括得出:母亲用皴裂的手擀薄饼、蒸馒头,使“我们”茁壮成长。
1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答题角度,即“人物描写”。“拿着一瓶指甲油,试着往自己又干又瘪的指甲上涂”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脸刷的下子红了”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一辈子没为过呢”是语言描写,母亲来城里看“我”,一天晚上试涂指甲油,被“我”发现后,母亲很不好意思,“脸红”表现出母亲的尴尬,为下文“我”给母亲涂指甲油,写母亲的手、母亲为“我们”操劳一生做铺垫。
16.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第 段引用迟子建对“女人的手”的评论“也许因为手是她们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语言,于是她们把最后的激情留给了手来表达……”,突出女人勤劳的一生,对所爱的人无私付出。这与本文所写的母亲勤劳无私,“把爱写满了我们的人生”,“一直在用她那双勤劳的手托举着我们的幸福”的内涵一致,点明了文章主旨,烘托了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构上,本段总结了上文对母亲的手的描写,引出下文“我”感恩母亲,和母亲一起过年的情节。
所以不能删去。
17.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甲段文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手苍老、粗糙的特点,表明是母亲用勤劳的双手,无私付出,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爱和温暖,而自己却日渐衰老,间接抒情,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之情。
乙段文字,“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表现了母亲离去“我”无比悲伤的情感,“无法补救的”直抒胸臆,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升华了文章的感情。
所以,相同点可从“抒发对母亲的爱与感恩”方面作答。不同点是抒发的方式,一个间接,含而不露;一个直接,情感强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