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2 09: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苏州这座江南名城,水道如织、船楫如梭、 商贾如云,让他想起万里之外的故乡!马可·波罗亲切地称苏州为“东方威尼斯”!
而说到苏州之美,就不能不说其园林之美,因为其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的笔墨,去看看这园林之妙!
苏州园林
作者:叶 圣 陶
事物说明文
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4、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
学习目标
第一板块
资 料 链 接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布移景换的画面。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全国四大名园(其余两园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于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传名录》。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童话故事《稻草人》
小说《春宴琐谭》
长篇小说《倪焕之》
第二板块
内 容 学 习
竿gān 映衬yìng chèn 败笔bài 丘壑hè
雷同léi 嶙峋lín xún 依傍bàng 蔓延màn yán
雕镂lòu 蔷薇qián gwēi 芭蕉jiāo 斟酌zhēn zhuó
明艳yàn 阶砌qì 池沼zhǎo 着眼zhuó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cái: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指关于诗文、美术、建筑等)。
重峦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
俯fǔ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基础落实
说明文阅读指导:
细品课文 整理知识 明确语言
1、找准说明对象
2、理解事物特征
3、把握说明方法
4、体味语言特色
5、了解写作目的
竿gān 映衬yìng chèn 败笔bài 丘壑hè
雷同léi 嶙峋lín xún 依傍bàng 蔓延màn yán
雕镂lòu 蔷薇qián gwēi 芭蕉jiāo 斟酌zhēn zhuó
阶砌qì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着眼zhuó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cái: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指关于诗文、美术、建筑等)。
重峦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
俯fǔ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基础落实
初识文章: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特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初识文章:
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段)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同学们,3—6段能够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他们与第2段总说亭台轩榭部分中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近景远景的层次”是一一对应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
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
主要
次要
逻辑顺序
3、为了使行文有序,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方法提炼: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方法复习: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
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
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资料: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
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同学们,任选一种,结合老师讲的说明方法分析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吧?
4.语言分析:请在文章中找出你觉得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字、词、句,并加以分析。
方法复习:
1、准确性:“xx”(词语)表限制/程度/范围……(定性),表示……(句子中的意思),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生动性:从拟人、比喻等修辞或描写的表达方式入手。
答:此处运用拟人/比喻/描写……+具体分析+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某某事物的某某特征 ,使说明亲切自然/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例如:1、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可以交换位置吗?)
不能交换位置。“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与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可以大量复制。此处的假山堆砌是设计者和匠师的独具匠心,不可复制。
例如:2、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如何理解?请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分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致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例如: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 ”如何理解?)
“标本”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例如: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多数是对称的。(“绝大多数 ”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绝大多数表程度,在这里是指我国的建筑是对称的只是绝大多数情况,也有不是的,去掉后太绝对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三板块
拓 展 延 伸
资料补充:《苏州园林》的开篇删除部分是这样的:
“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竹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半专就他的《苏州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
同学们,欣赏完苏州园林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它的美,你会怎么说
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课文拓展
2、借鉴本文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写作训练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在文章中,作者自始至终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