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南朝山水书札学写景——《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整合教学
文本分析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两篇都是尺牍小品文,都是借用景物之美,抒发的作者的情感,同时作者在写景的笔法上值得学生品味学习。
故第三单元课型探究上,整合两篇小品文,形成写作型课型,从写景的角度赏析两篇文章,并学会写景的方法。
知识目标:反复吟诵,发感动,理解文章大意,并能熟练背诵。
技能目标:在自主品读、合作交流中,学习描写山水之景的方法。
情感目标:知人论世,通过学习两篇文章,初步了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的时代特征,理解南朝文人的山水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大声朗读文章标题及文章,分享你们的发现,两篇文章在题材、语言特点及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二、深入研读
(一)宏观看山水之构思
读一读:两篇描写南朝山水的文章,找出两篇文章对山水的概括(请用原文的话回答,并翻译出来)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译文: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再次读一读:两篇文章写山水的内容,说说你有哪些发现?用下面句式回答:
在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除了写山还有水,还写了 (特点+景物),这真是一副生动自然风景图。
书信的目的是为了“尽言释怀“,两篇除了描写景物以外,你还能找到作者情感表达的句子吗?大声地有感情读出来,并翻译出来。
《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译文: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的景色了。)
《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小结:结构层次要明晰
山水之景拓宽写
表达手法多样化
(二)细观看山水之描写
模块一:横向必读,品空间之妙
受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文的深刻影响,南朝士人普遍将创作目光投向自然,主动走近自然、发现自然、感受自然和抒写自然,于是山水审美意识逐渐兴起。因此在山水的描写上,注重自然真实。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
“俯濯石下潭,仰看条上猿。”
——谢灵运
不难发现:俯仰之间见自然。
比读两段文字,俯仰之间,你发现了什 么样的自然。
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我在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发现了 (概括特点)的自然,因为 。(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示例:我在《答谢中书书》发现了刚柔并济之本色的自然,因为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视角的变化之下,山云一体凸显山之雄壮,流水清澈尽显水之柔情,石壁色彩映衬之下,更显绚烂,一刚一柔,彰显自然之本色。
总结:《答谢中书书》:刚柔并济之本色自然;通明阔达之自然
《与朱元思书》:灵动多变之自然、巍峨繁荣之自然,音韵和谐之自然,
如何写出空间之妙,凸显自然之真实,现在你们知道了吗?要有变化,要有什么变化呢?
感官变化、视觉变化、光影变化,形态变化。
写作笔法小结:
俯仰之间见自然,包罗万象收眼底。
刚柔并济显本色,空间时间快转换。
视角变化水态换,视觉听觉有意境,
动静结合活力显,阴暗交替现光影。
模块二:横向比读,品词语之妙
南朝士子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其突出表现即是在模山范水时注意“气韵”说的创作实践。《南齐书·文学传论》云:“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气韵”在南朝文人的眼中,即是山水皆有生命,万物皆有性灵。
而文章之气韵,重在动词。读一读两篇文章,找一找动词,说说动词的精妙之处?(抓动词,从而分析出景物的特点)请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我选择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 (原句),这句话中的 写得极其精妙,写出了 。(特点)
示例:我选择《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话中的“入”写得极其精妙将山峰与白云融为一体,让二者产生了意神的互动,更将静态的山动态化,也凸显了作者心与神的流动。
如何让山水有生命,万物有性灵?
要用动词,适当使用叠词、拟声词,同时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山水的灵动凸显出来。
总结词语精妙:
自然万物皆有灵,模山范水看气韵。
动词使用显生机,化静为动凸情态
对比比喻增律动,生命形态多样化。
自然声律增动感,叠词数词强特点。
(三)中观品山水之情感
在两位作者的笔下,山不再仅是山,水不再尽是水,他们与人都成了自然中的一切,再次读一读,写景文段。
背景引入: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政治黑暗,世族门阀观念森严,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断,使得民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人民生活艰辛,精神和心理上承受极大痛苦。
此刻再读,此刻再读文章抒情议论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宗白华曾说晋人的生活态度:“用有新的人生感受无限的世界”他还说过:“美应当感受其过程本身,而不是外在的虚荣。
预设:政治的丑恶,社会的黑暗,唯有自然之本真才能抚慰文人志士失落惆怅之意,因此自然之中流淌着失意士人淡淡的惆怅与不甘的悲愤,批评世俗生活的喧嚣纷扰。寄情山水,追求本真自由的生活状态,摆脱世俗束缚的肆意之情。
知人论世之陶弘景:陶弘景“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十五岁时作《寻山志》表达对世情之厌恶,心向自然的志愿,其文曰:“倦世情之易挠,乃杖策而寻山。既沿幽以达峻,实穷阻而备艰。……于是散发解带,盘旋岩上,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陶弘景隐居茅山后,他常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髙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
知人论世之谢灵运:谢灵运出身名门,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 , 不料在朝廷中处处受排挤,在朝不得志,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 ,谢灵运才转而投人放浪山水,寄托情怀。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谢灵运《石门岩上宿 》
他以美女喻友人,表达了缺少知音落寞情绪 , 希望有志同道合、情趣相通的朋友与自己共赏美景。
知人论世之吴均:南朝时期,门阀世族牢牢掌握统治大权,世族门第观念不断加强,排斥和歧视寒人的社会观念也在加强,世族把许多起家官职划为清浊,规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世族集团的寒门来担任,而吴均则是寒门出身,又因私自撰著史书,触怒梁武帝,终被免职。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工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吴均《赠周散骑兴嗣》
《楚辞·九辩》曰:“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可见,吴均确是一个有志气和雄心的寒士。
再读一读文章的抒情议论句,说说你读出的情志之中有何不同?
预设:“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茫茫欲界唯我陶弘景能与你谢中书共赏山水。虽知音难觅,而我却知音一人,归隐之心并未有孤独之意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更有一种心灵疗慰之感,更有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假隐”,他的隐逸之举既有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反抗,也有对怀才不遇仕途中断的不甘与愤懑。
三、总结深华
写景之法,在于宏观上构思,结构层次的清晰、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景物选择的多元化架起景物描写的整体框架。框架搭建完成后,还需要注重自然的真实感,在俯仰之间的空间下,绘制具有生命的自然图景,这就需要写作时具有变化意识及词语的使用。最后自然景物背后独特的情感体验也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