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背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背影》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3 08:5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3.品味文章素朴而典雅、简净而细致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探究“背影”形象和“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思考以“背影”为中心的好处。
2.赏析本文兼具朴素与典雅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字词清单
迂(yū) 拭(shì) 搀(chān)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sù)簌 赋(fù)闲 游逛 踌(chóu)躇(chú)
马褂(ɡuà) 蹒(pán)跚(shān) 颓(tuí)唐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 奔丧(sāng) 栅(zhà)栏 举箸(zhù)
晶莹(yínɡ) 妥帖(tiē) 触目伤怀 祸不单行(xínɡ)
情郁(yù)于中
[多音字]
丧:奔丧(sānɡ) 藉:狼藉(jí)
沮丧(sànɡ) 慰藉(jiè)
差:差(chāi)使 帖:妥帖(tiē)
差(chā)强人意 请帖(tiě)
差(chà)评 字帖(tiè)
参差(cī)不齐
[形近字]
簌(sù)簌簌 躇(chú)踌躇
籁(lài)万籁俱寂 著(zhù)显著
跚(shān)蹒跚 搀(chān)搀扶
栅(zhà)栅栏 谗(chán)谗言
姗(shān)姗姗来迟 馋(chán)馋嘴
[词语释义]
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闲:失业在家。
颓唐:颓废败落。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踌躇:犹豫。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触目伤怀:看到的情况让人感到伤心。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一、课前导入(介绍作者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背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清丽。名篇有《匆匆》(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春》(盼望着,盼望着……)、《绿》、《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朱自清的这篇《背影》经典到什么程度呢?(屏幕出示)
文学评论家李广田曾说:“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相传一位中学国文教员曾回忆:1948年8月13日,走出家门,就观察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慌张地喊道:“教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我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这篇课文,进入我们的中学课文,已经有七八十个年头了,可以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它到底有何感人至深的力量?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文章背景
(阅读文章第二段,填空)
1917年冬,朱自清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祖母去世;二是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父亲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朱自清当时在北大读书,他从北京赶到徐州,又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此时,朱家家境早已大不如前,为办理丧事和维持生计,父亲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丧事完毕后,父亲到南京谋职,朱自清则回北京念书。文章所描述的正是在父子二人在浦口火车站惜别的情景。
三、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并划分层次结构。
示例:文章写了作者回忆父亲在车站与“我”离别、为“我”买来橘子的事情。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写“我”思念父亲,最难忘怀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家中往事、“我”与父亲车站离别的情景。
第三部分:(7)泪光中再忆父亲的背影,抒发思念之情。
明确:本文在叙事上属于“总-分-总”结构。
四、研读“背影”
1.寻觅“背影”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惜别背影(父子分别)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回忆背影(别后怀念)
“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2.品读“最美背影”
这四个背影中,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明确:应是第二个“背影”——望父买橘的片段。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刻画“望父买橘”的场景的?从这一背影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提示:从描写手法、动词等角度进行赏析)
【买橘前】
预设①: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护,体贴细致入微。最朴实的一句“要求”,读来却不禁使人动容。
预设②:
父亲是一个胖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外貌、衣着描写。介绍父亲的体形,为下文他买橘子之艰难做铺垫。衣服的颜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暗示家中刚尽的丧事;衣服的材质可谓寒酸,说明了父亲生活、经济的拮据。
追问:“我”的穿着又如何呢?
第5段中:“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尽管家中困难,自己穿着简朴,却仍给“我”做了一件价格不菲的紫毛大衣,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与呵护。
【买橘中】
这一段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格外精彩。请同学们进行一项挑战:尝试不看课本,根据图片,在空格内填入你认为恰当的词语。
(父亲)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力的样子。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填词,然后出示原文,请示范的同学作比较,谈一谈:我写的和原词比,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赏析:
“蹒跚”写出了父亲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探身”说明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见父亲爬月台的吃力;
“缩”点明了他爬时的困难;
“微倾”说明爬时的费劲、用力。
动作描写。作者用了“探”“穿”“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艰难情景,含蓄地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
【买橘后】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完成心愿(买来橘子)、尽到责任后的满足与愉悦。
五、品读——父亲之言
全文一共写了父亲对“我”说的五句话。找出它们,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①徐州奔丧——“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拓展材料:当时,朱自清家的经济状况几乎面临崩溃(祖母去世、父亲赋闲……),父亲面临着双重打击,焦头烂额,忙得不可开交。
父亲不希望看见儿子满面愁容,表达对儿子的体贴与劝慰,也是鼓励自己和儿子向前看。
②亲自接送——“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本可不必亲自去送“我”。但他唯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茶房照顾不周,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③车站买橘——“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担心路途口渴,看见站台对面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这句关怀,可谓无微不至。
④车厢告别——“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惦念儿子的路途,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同时也是希望就此一别,儿子能常联系,含蓄地表达了离别的不舍。
⑤再次告别——“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一是担心行李的安全;二是想要嘱托更多却不知从何说起,心里还惦记着儿子,纠结、不舍。
总结:这五句话,语言都朴实无华,但却字字句句流露父亲的心声:对儿子的怜惜、体贴、关爱、不舍。
第二课时
六、情感探究
1.品析——初始态度
面对父亲的关心,“我”一开始的态度是怎样的?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①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
②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③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
明确:一开始,我对待父亲的态度是不理解、厌烦、瞧不起。
2.探究——流泪之因
那“我”的情感态度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提醒同学们,课文共四次写到“我”的流泪。找出相应语句,想一想“我”落泪的原因,完成表格。
场景 语句 原因
第一次:回家奔丧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因目睹家境颓败而伤心
第二次:望父买橘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因目睹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而感动;因背影呈现的老态而伤感、心疼
第三次:父子分别 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别的不舍(第二次流泪的延续)
第四次:父亲来信 在晶莹的泪光中 对父亲的思念、理解、体谅
“我”对父亲的感情有着曲折的表现。首先是看到家里“祸不单行”而悲伤,对父亲的颓唐带有怜悯之情;接着对父亲送站不乐意,不愿接受父亲的关爱,还心里暗笑父亲的“迂”;直到父亲为给“我”买橘子爬上爬下月台时,“我”的眼泪流出来,“我”的情感才真正爆发。这种情感,既包含因父爱而感动,也包含自己对父亲的体谅。这种情感历经数年不衰减,一直延续到作者写作本文时。
总结:“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不理解、不耐烦→理解、体谅、牵挂
3.探究——变化原因
“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感变化?
理解一:“我”对父亲的情感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而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为我橘子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因此,情感变化的原因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
理解二:在文章开头和最后一段,都隐约透露出父子之间曾有过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我”对父亲的情感从冷漠、不满、怨怼,慢慢变成了理解、思念、释怀。
*七、拓展延伸(父子隔阂)
朱自清父子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隔阂?其实,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背后有着许多作者隐藏的秘密。
父亲解职、祖母去世的真相:
1917年,时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朱鸿钧(朱自清的父亲),背着家里人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扬州的潘太太得知此事,吃醋跑到徐州大闹,引发官场舆论,上司还查出了朱鸿钧挪用公款的丑闻。朱鸿钧因此被解职。在家中的祖母听闻此事,气得一病不起,不久离世。
被罢官的朱鸿钧变卖家产,填补挪用的那一大笔钱,又借债办了祖母的丧事,朱家因此破产。
原来,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很可能是源于这位父亲道德上的过错!当时刚刚19岁的朱自清,对父亲的道德品行、所作所为不可谓不失望、厌恶,虽然口不能言,但却郁积于心。
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来徐州奔丧,与相见的父亲的情感一开始便是有距离的。说得客气一点,至少认为父亲是很不“高明”的。难怪到了车站,儿子认为父亲“迂”、讲话“不漂亮”,给自己“丢脸”。但是,父亲买橘子的举动,对“我”的关心呵护,又处处确是高明的样子,这种反差之下,当“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才会萌生分外的感动——父亲虽然有过错,但他对“我”的关爱是客观存在的。
父子间的这份隔阂,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我们发现,父亲的形象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宽厚、仁爱,父子关系远比我们想的紧张恶劣得多。
这份父子间的隔阂,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我们以后来人的视角来看,朱自清是一个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追求个人的独立自主;而父亲,无疑是一个充满封建旧思想的长辈,认为子女应对自己言听计从,自诩为“一家之主”、严父形象。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隔阂,说到底是那个时代普遍的,新旧思想的冲突、新青年与旧家庭的矛盾、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割裂。
这种隔阂,是严重的、几乎不可调和的,但很悲哀地,又恰恰是一对父子之间所面临的。所以我们明白了,开头的“我与父亲两余年不相见”,分明是“不愿相见”、“不愿和解”。父子之间的坚冰无法融化。
而直到父亲给他寄来了一封“大去之期不远”的信(也是促使朱自清写下这篇文章的契机),儿子再也“硬撑”不住了。“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他想,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过去吧。他们终究是父子。
回忆起八年前浦口车站的那个背影,他,提起了笔。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背影》,无非是一封写给父亲的和解信。
冰山消融——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朱国华,朱自清的三弟)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泪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摘自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
至此,无法调和的隔阂消解了,坚冰得以融化。
《背影》是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映射了他们那个年代父与子之间一场隐秘的矛盾与和解。父子之情的这种错位、复得,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
八、语言鉴赏
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①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
②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烦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
③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绘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
④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
九、课堂小结
本文追忆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以“背影”为线索,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父爱深深,一个买橘的背影,能打动无数读者,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的父亲和我们自己。爱,需要付出、需要理解。
艺术特色
1.朴实和典雅的语言共存。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兼具有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平实简洁,却又感人至深。
《背影》“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叶圣陶语),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文中的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1.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情感真挚,笔法写实,语言素朴而有感染力。
B.第5段中两个“聪明”反衬出父亲行事的古板迂腐,与“我”形成对比。
C.“背影”是文章的文眼,是“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D.文末写父亲来信中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我”深受触动,这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
解析:两个“聪明”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年未理解父亲一片爱心的强烈自悔。
2.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认为自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觉得满足)
D.进去吧,里边没人。(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解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