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1.2 内环境的稳态
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右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的一部分。
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吗?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讨论
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
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讨论
血液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而引起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在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中的活性最高,在血液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液,引起血液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讨论
在做血液生化检验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
“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原因是
进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检验结果。
问题探讨
(1)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吗?
讨论
问题探讨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讨论
(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草转氨酶)略微低于正常值,这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若该值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2)葡萄糖含量超标,且糖化血清白蛋白严重超标,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本节聚焦
·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如血浆)
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
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代谢后也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的pH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实验原理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CO3-/H2CO3、HPO42-/H2PO4-等)
能使溶液pH的变化幅度减小;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材料用具
烧杯、量筒、pH计或pH试纸、自来水、0.1mol/L的HCl、0.1mol/L的NaOH、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肝匀浆、土豆匀浆、鸡蛋清等。
实验设计
课题:探究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体内,生物体的pH变化
实验对象——生物组织材料——动物血浆、肝匀浆、蛋清等
自变量——酸性、碱性物质——HCl/NaOH(均为0.1mol/L)
因变量——生物体pH的变化——检测pH(pH计/pH试纸)
方法步骤
第1步: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格
方法步骤
第5步: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四,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第2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第3步: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起始的pH,并做记录
第4步:一次滴加一滴0.1mol/L的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定pH。重复这一步直到加入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方法步骤
第6步: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5,记录结果
方法步骤
第7步:用土豆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5,记录结果。
方法步骤
第8步: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自来水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的pH的变化。
方法步骤
第9步:尝试用不同生物材料(如动物血浆、用2~5 倍水稀释的鸡蛋清或马铃薯匀浆)代替肝匀浆完成实验。
讨论
1.就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肝匀浆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缓冲液的pH变化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3.方法步骤9中所用到的生物材料与肝匀浆的实验结果类似吗?
4.请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尝试对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更像缓冲液。
讨论
1.就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肝匀浆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缓冲液的pH变化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更像缓冲液。
缓冲液加入少量酸或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讨论
3.方法步骤9中所用到的生物材料与肝匀浆的实验结果类似吗?
4.请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尝试对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类似
机体内环境中含有缓冲对HCO3-/H2CO3、HPO42-/H2PO4-等,它们能够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除此以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H2CO3。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H2O。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及机体的调节作用,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03-/H2C03,其次还有HPO42-/H2P0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探究点一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血浆 蛋白
代谢 废物
血糖
Ca2+
O2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同时又阻碍水分回流入血浆,这样会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机体出现组织水肿。
1、血浆中尿素等含量增多,说明肾衰竭,可能患有尿毒症;2、血浆中氨含量增多,说明肝脏的解毒功能出现障碍
葡萄糖供给不足,血糖含量低而影响了机体的供能时,会出现四肢发抖。头晕、心慌、甚至昏迷等症状
1、血液中Ca2+含量过低时,哺乳动物会出现抽搐症状;2、血液中Ca2+含量过高时,易患有肌无力症;3、当长时间缺钙时,儿童易患佝偻病,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例1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内环境失衡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C.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 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D
当堂检测
变式1-1
在抗震救灾中,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肌肉受到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能保持清醒.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这些幸存者却因其肌肉释放的大量肌红素、K+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而出现心肾功能衰竭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 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C. 因严重缺水,幸存者的尿量减少
D. 心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幸存者血浆渗透压过低
D
变式1-2(不定项)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淋巴管阻塞引起的下肢水肿
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 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引起尿毒症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
ABC
不仅体温如此,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如血糖、血脂,
以及渗透压等理化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
围内。若某种成分含量高于或低于参考值, 则预示机体可能
处于不健康状态。
内环境的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homeostasis)。
稳态是如何实现的?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探究点二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系统
①直接相关的系统:
②参与调节的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机体内的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这是集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依
赖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若侵入人体的是病
毒等物质,仅依靠神经-体液调节并不能维持稳态,还必须依赖免疫调节。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答案:尿毒症是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发的疾病。当某种原因导致肾功能衰竭时,则形成的尿液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致使大量含氮废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堆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由此所引起的自身中毒和产生的综合征状称为尿毒症。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机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以排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每周需治疗2~3 次,每次4~5 h。腹膜透析是在腹腔中置一导管,将腹透析液灌入腹腔,靠腹膜的半透膜性质,使血液与腹透析液间进行物质交换,以排出体内毒素。透析液每日置换4~6 次, 替代肾维持生命。肾移植是尿毒症的根治疗法,如果成功,病人的生活质量将明显改善,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移植后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病人出现的排斥反应。由于肾源不足,供体短缺已成为限制肾移植的重要因素。
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何关系?你知道如何治疗尿毒症吗?
例2下图是生物概念填图,有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③④可以是体温调节和渗透压
B. 内环境的稳态只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参与
C. 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D. 和生态系统一样,内环境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B
当堂检测
变式2-1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B.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C. 内环境中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
D. 内环境稳态包括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
A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协调一致呢?
1857年法国贝尔纳
1926年美国坎农
分子生物学
神经调节
神经和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思考.讨论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
2.严重腹泻时,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3.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
思考.讨论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严重腹泻时,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思考.讨论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人体会出现疲倦、全身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讨论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高考链接
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呼吸困恼、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
发现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蛋白质、
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AC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机机体健康。
与社会的联系
中暑
炎炎夏季,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最容易发生中暑。中暑是指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如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心悸、头痛 等。严重中暑会使体温超过40℃,病死率比较高 。
热射病
若发现有人中暑了,你会如何做?
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病症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 引起的症状
尿毒症 尿素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和综合症状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中暑 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痛等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①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 机体的能量保障
②适宜体温和pH 酶的活性
③正常渗透压 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普遍存在稳态
个体(生理)水平上——内环境的稳态
分子水平——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细胞水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器官水平——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
群体水平——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稳定性)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判断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
(1)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2)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4)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
×
×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2. 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
如机体大量产热、岀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 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C. 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 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D
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 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请你推测或搜集相关资料,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人造子宫”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二、拓展应用
练习与应用
“人造子宫”看起来像一个大塑胶袋,确切地说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的一种生物袋。它要代替母羊子宫孕育羊羔,这个生物袋内必须装“羊水”,能够为早产羊羔生活提供适宜的液体环境。该“羊水”模拟自然子宫羊水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除水和电解质外,包含多种可以促进羊羔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也包括抗生素、尿素等。此外,这种“羊水”还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人造子宫”接有专门管道,需要每天注入定量电解质溶液,以确保“羊水”得到更新,保持相对稳定。
另外,“人造子宫”外部配置了机器胎盘,与早产羊羔的脐带连通。早产羊羔靠机器胎盘来获得养料,排出代谢废物,以保持羊羔内环境的稳定:含有养料和O2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羊羔体内,羊羔的心脏也将较多含有CO2和其他代谢废物的血液挤压到机器胎盘中,后者将血液更新之后再回输到羊羔体内。
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课外实践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请完成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腋窝温度,精确到小数点后
一位)变化调查表。
成员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睡前 平均温度
母亲
父亲
自己
口腔、额头、直肠
根据调查数据,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家庭成员一日内
体温变化曲线图(用不同颜色的线表示不同成员的体温变化情况),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
(2)与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
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比较不同个体在一日不同时段的体温数据,由此可知体温的日变化有什么规律?
(4)将体温变化情况与当地实际气温日变化大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微小的差异,一般青年人高于老年人。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微小的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在37 ℃左右,处于动态平衡中。
高考链接
正常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日节律。下列
有关体温日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B.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
C.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
D.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
C
复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B. 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C. 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 与其他物质无关
D. 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
2. 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
A.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 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相应降低
C.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D. 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
C
复习与提高
二、非选择题
1. 在下图空白框和括号中填写适当的名词(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组织液
血浆
O2、养料
O2、养料
CO2、代谢废物
CO2、代谢废物
渗透压
渗透压
复习与提高
二、非选择题
2. 据报道,美国某法庭判决“酸碱体质理论”的提出者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该 理论的主要意思是:①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②人若要想健康, 应多摄入碱性食物,有些癌症患者受此理论影响,不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而寄希望于注射碱性物质以达到治愈目的。
(1)请运用本章所学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査阅
相关资料获得更多的证据,尝试对“酸碱体质理论”进行评判。
(2)现在有些生产厂家在售卖饮用水时,宣称碱性水为“健康水”。若你的亲朋好友为了健康而购买、饮用碱性水,你会怎样做?
“酸碱体质理论”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理由如下。
①该理论中的“酸碱体质”概念模糊,在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中都没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分法。
②该理论认为身体偏碱就是健康的,其实是偷换概念的错误命题。内环境相关知识显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的正常pH稳定在7.35~7.45,呈弱碱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健康身体的每部分都偏碱性。例如,胃液呈强酸性,尿液呈弱酸性,阴道分泌物也呈弱酸性。
(1)请运用本章所学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査阅相关资料获得更多的证据,尝试对“酸碱体质理论”进行评判。
③该理论认为,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这是颠倒因果关系。在临床中,的确有很多酸中毒(pH低于7.35)的情况发生,但这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如利尿剂) 或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腹泻)而出现酸中毒。
④该理论认为,若要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这也没有科学根据。食物虽有酸性、碱性的区分,但内环境相关知识表明,普通食物不可能引起内环境的酸碱度变化,因为人体内存在缓冲系统可以自动调节pH,使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若日常饮食受该理论影响,将可能导致人体营养失衡,由此会引发更多疾病。
(2)现在有些生产厂家在售卖饮用水时,宣称碱性水为“健康水”。若你的亲朋好友为了健康而购买、饮用碱性水,你会怎样做?
(2)现在有些生产厂家在售卖饮用水时,宣称碱性水为“健康水”。若你的亲朋好友为了健康而购买、饮用碱性水,你会怎样做?
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相关科学知识,劝阻他们不要受生产厂家的广告误导。
复习与提高
二、非选择题
3. 2016年10月,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太空环境是一个高真空环境,人必须穿上特制的航天服,乘坐专门设计的载人航天器,才能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和工作。因为航天器和航天服都具备生命保障系统,为宇航员提供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请搜集有关资料,分析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中有哪些是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设计的。
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
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O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系统与压力服(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小气候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