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咬文嚼字朱光潜 执教者:兖州一中 刘庆金将“咬嚼”进行到底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学 习 目 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篇结构。
2.细细品味,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理思路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试着列出结构提纲。共享:你在梳理社科类文章思路的时候,使用了哪些小技巧?咬文嚼字(1~5)文字与思想的关系(6~7)联想意义使用的正误(8)总结全文,如何到达艺术的完美快速浏览全文,请大家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的“咬文嚼字”?★细品味朱光潜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请把它概括出来。你是猴头!
你这猴头!
你这妖猴! 你这猴头!1.以下哪一句是《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话?你是个妖怪,哪里逃!
你这个妖怪,哪里逃!
妖怪,哪里逃!妖怪,哪里逃!2.以下哪一句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话?
啰嗦诗????半夜三更子时归,关门闭户掩柴扉。????爱人妻子老婆问,你是哪个何人谁?半夜归,掩柴扉。
老婆问,你是谁?可是,感觉精炼了之后,是不是发现味道有些不同了,原因在哪里?3.你能把下面这首《啰嗦诗》改精炼吗?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4.思考:朱先生对于“推敲”的推敲,是否说服了你?作为传为佳话的“推敲”是否真如作者所言,不那么妥当呢?第六段作者列举《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主要说明了善用联想,会使意蕴丰富,那么,是不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只要运用了联想,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呢?结合第七段,思考:
什么是“套板反应”?
它有哪些表现?
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反应的?
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反应?“套板反应”是不是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呢?网友算出99个宋词常用语 密码在手三秒作诗赋词 据《扬子晚报》报道,有一位理科生“yixuan”闲来无事,把《全宋词》拿出来“捣鼓”,算出了其中的99个高频词汇。熟记这些高频词,你就可以随性所欲进行创作了!
“yixuan”贴出了他算出来的高频词,排在前面的分别是:1.14852.东风(1382)3.何处(1230)4.人间(1202)5、风流(857)6、归去(812)7.春风(802)8.西风(779)9.归来(771)10.江南(765)……至于为什么第一名是数字,他解释:“排在第一的是无效字符,这跟数据源有关。”这个结果一出来,一位网友就一语道破了“玄机”,“原来,最流行的宋词就是‘东风何处在人间’啊!” 网友制作的宋词高频词汇和数字代码
1 空 21 一笑 41 深处 61 一片 81 不是
2 东风 22 黄昏 42 时节 62 桃李 82 时候
3 何处 23 当年 43 平生 63 人生 83 肠断
4 人间 24 天涯 44 凄凉 64 十分 84 富贵
5 风流 25 相逢 45 春色 65 心事 85 蓬莱
6 归去 26 芳草 46 匆匆 66 黄花 86 昨夜
7 春风 27 尊前 47 功名 67 一声 87 行人
8 西风 28 一枝 48 一点 68 佳人 88 今夜
9 归来 29 风雨 49 无限 69 长安 89 谁知
10 江南 30 流水 50 今日 70 东君 90 不似11 相思 31 依旧 51 天上 71 断肠 91 江上
12 梅花 32 风吹 52 杨柳 72 而今 92 悠悠
13 千里 33 风月 53 西湖 73 鸳鸯 93 几度
14 回首 34 多情 54 桃花 74 为谁 94 青山
15 明月 35 故人 55 扁舟 75 十年 95 何时
16 多少 36 当时 56 消息 76 去年 96 天气
17 如今 37 无人 57 憔悴 77 少年 97 惟有
18 阑干 38 斜阳 58 何事 78 海棠 98 一曲
19 年年 39 不知 59 芙蓉 79 寂寞 99 月明
20 万里 40 不见 60 神仙 80 无情 100 往事《清平乐·圆周率》π=3.1415926……
(1415)回首明月,
(9265)悠悠心事空,
(358979)故人谁知寂寞。
(323846)风吹斜阳匆匆,
(264338)芳草平生斜阳,
(327950)风吹寂寞今日。
(288419)一枝富贵年年,
(716939)断肠长安不知。《如梦令·根号二》=1.41421356……
(414213)深处时节千里,
(562373)消息当年鸳鸯。
(0950)归来今日,
(488016)一点无情多少。
(8888)今夜,今夜
(724209)而今时节归来。★学致用1.《早梅》这首诗的第二联空缺了一个字,试着填一下,并简要说明理由。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数枝’非早也,莫若一枝佳。”郑谷(据《唐才子传》)
苏东坡 苏小妹 黄庭坚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下品!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略好,但算不得上品!
黄庭坚:何为上品?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2.给下列诗句加“腰”。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姓名
刘庆金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兖州一中
教学设计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设计这堂课,限于学校现有条件和资源,主要通过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来设计和进行。《咬文嚼字》这篇课文在探讨字句变化意味不同时,举了不同的事例,通过字词的不同,增减来表现不同的意味,充分利用话剧《屈原》,《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视频材料,《推敲》动画材料来完成品味活动。使用这些技术,应该可以很生动形象地展示具体环境,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品味。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鲁迅先生曾经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自恃清高又迂腐不堪的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戕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谁呀?(预设:孔乙己)
其中有一个情节写孔乙己偷书被人羞辱后,孔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辩白,记得吗?(预设: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窃”真和“偷”不一样么?其实孔老先生就是在咬文嚼字。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人会想到它有什么积极意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听听朱先生的新解,并且学会在阅读和写作时候咬文嚼字,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学生都能随着老师谈话的话题,积极响亮地回答问题,带入到具体语境中。
利用ppt
ppt展示孔乙己,
ppt展示“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ppt展示:“窃”“偷”
ppt展示课题:“将“咬嚼”进行到底——《咬文嚼字》
自由诵读,把握思路
请学生诵读全文,理清本文结构,列出结构提纲。
学生读书,思考,圈点勾画,归纳整理。
利用ppt
ppt展示:
第一部分(????至????)通过???个例子,说明??????与??????之间的关系,
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_____和______的调整。
第二部分(____至____)从????两方面告诉我们,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第三部分(第???段)全文小结。文章告诉我们,?????????????,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的目标;??????????????????????,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
???????????? ?????????,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细品互动,深探有得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同时教师也是交流探讨的一个成员,与学生一起进行品味交流。
学生读郭沫若改字,李广射虎,推敲所在的段落,重点品味字句不同处的句子,涵咏体会。
利用ppt
ppt展示:
1.快速浏览全文,请大家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的“咬文嚼字”?
2.朱光潜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请把它概括出来。
3.细细品味“你是”“你这”句式的不同之处。
4.你对朱先生对“推敲”的推敲,还有没有其他看法,质疑一番。
分组交流,展示结果
教师从旁聆听,质疑,指导
小组交流,总结认识
利用ppt和暴风影音
暴风播放:
话剧《屈原》片断
电视剧《红楼梦》片断
《推敲》动画视频
ppt展示:
1.???????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2.???????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3.???????用字不同,意味不同
继续咬嚼,学会咬嚼
教师抛出问题
学生继续咬嚼,反复读不同字眼,不同句式的句子
利用ppt
ppt展示1:
以下哪一句是《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话?
你是猴头!
你这猴头!
你这妖猴!
ppt展示2:
以下哪一句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话?
你是个妖怪,哪里逃!
你这个妖怪,哪里逃!
妖怪,哪里逃!
ppt展示3:
你能把下面这首《啰嗦诗》改精炼吗?
啰嗦诗????半夜三更子时归,关门闭户掩柴扉。????爱人妻子老婆问,你是哪个何人谁?
Ppt展示4:.
思考:朱先生对于“推敲”的推敲,是否说服了你?作为传为佳话的“推敲”是否真如作者所言,不那么妥当呢?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学习深入,对比想象
进行下一环节的过渡,引入联想和想象的学习。
学生诵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思考。
利用ppt
Ppt展示1:
第六段作者列举《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主要说明了善用联想,会使意蕴丰富,那么,是不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只要运用了联想,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Ppt展示2:
结合第七段,思考:
什么是“套板反应”?
它有哪些表现?
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反应的?
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反应?
Ppt展示3:
“套板反应”是不是存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呢?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教师总结归纳总结,提出延伸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
利用ppt和量规
Ppt展示1:
1.《早梅》这首诗的第二联空缺了一个字,试着填一下,并简要说明理由。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Ppt展示2:
给下列诗句加“腰“
苏东坡??苏小妹??黄庭坚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下品!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略好,但算不得上品!
黄庭坚:何为上品?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的设计除了作为一般随笔(论述类)筛选必要的信息外,我更重要的把设计的重点放到了第二次“咬嚼“,重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锤炼语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写作上的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能力和意识。设计上,选取丰富有趣的影视素材,引起学生对语言锤炼的兴趣,通过比如《西游记》里面哪一句是观音菩萨说的话,哪一句是孙悟空说的话的设计,自己角色扮演,反复品味演练,达到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符合具体语言环境的结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学会分场合,分语境说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