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6 19: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昆虫记》阅读训练
一、填空题
1.蝉生活在 的地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 本领。
2.将近 时分,第一批蝉出现了。蝉的幼虫是从 爬回地面蜕变成蝉的。
3.大孔雀蝶在黑暗中飞行,方向掌握得非常好,是因为它长着多面的 眼睛。
4.小阔条纹蝶其实就是 蛾,它还有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叫 。
5.众所周知,金步甲是 的天敌,所以无愧于它那 的称号。
6.在将来会把不合时宜的“ ”这个词抛弃之前,作者先把它叫作松树鳃角金龟。
7.作者把圣甲虫头部边缘的尖齿比作 ,把圣甲虫的地窖比作 。
二、选择题
1.漂亮的松树鳃角金龟出现的季节是(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下列不属于对意大利蟋蟀的称呼的是(   )
A.交响乐的演唱者 B.腹语者 C.歌唱家 D.合唱队
3.对意大利蟋蟀发声能迷惑人的原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片鞘翅都是由一片宽大的半透明干膜构成,薄如白色洋葱片,能够整个儿地震颤。
B.声音响亮时,鞘翅是完全竖起的,声音沉闷时,鞘翅则多少有点下垂。
C.根据每把琴弓是在另一个鞘翅的胼胝(其本身也是粗糙的)上还是在四条光滑的辐射翅脉中的一条上摩擦,蟋蟀发出的声音则有所不同。
D.当有人去捉它时,它便把振动片的边缘压在柔软的肚腹上,使人不知它身在何处。
4.圣甲虫处于幼虫状态时有一个巨大的危险在威胁着它,那就是(   )
A.食物霉变 B.食物变干燥 C.粪球损坏 D.被高温熏死
三、片段阅读
(一)
① 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吓人,以致一个没有经验的观察者会立即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即使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如果心不在焉的话,遇此情况也不免吓一大跳的。这就像是突然从一个盒子里弹出一种吓人的东西——一种小魔怪似的。
② 它的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儿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子时的声响。
③ 它的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象牙质的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选自《螳螂捕食》)
1.上述选段是怎样说明螳螂的样子是如此吓人的?(8分)
2.选段在说明事物时兼用文学的笔法。请以第②段中画线句为例,分析其修辞手法及效果。(6分)
3.选段中螳螂在捕食时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6分)
(二)
从方方面面去观察昆虫本能的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表现,对于观察者来说是对昆虫世界观察的最大乐趣,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这更能展现生命中的种种事物那奇妙的配合一致的了。我知道,这么去了解昆虫学,并非人人都赞赏的;人们对一心扑在昆虫的一举一动上的这个天真汉是嗤之以鼻的。对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者来说,一小把没被豌豆象糟蹋的豌豆远胜于一大堆没有直接利益的观察报告。
缺乏信仰的人呀,谁告诉你今天没用的东西明天就不是有用的?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我们将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财富。如果我们轻蔑这种不注重功利的观念,我们可能会追悔莫及的。正是通过这种或立即可以付诸实践的或不能立即付诸实践的观念的积累,人类才会而且继续会变得越来越好,今天比从前好,将来比现在好。如果说我们需要豌豆象与我们争夺的豌豆和蚕豆,那我们也需要知识,因为知识如同巨大而坚硬的和面缸,进步这种面包就在其中揉拌,发酵。思想观念同蚕豆一样重要。
(选自《豌豆象》)
1.作者为何认为对于观察者来说对昆虫世界的观察是最大的乐趣?(4分)
2.如何理解画线句中的“观念”一词?(4分)
正是通过这种或立即可以付诸实践的或不能立即付诸实践的观念的积累,人类才会而且继续会变得越来越好。
3.选段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思想观念同蚕豆一样重要”。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蚕豆”?(4分)
4.选段批判了什么样的思想?(3分)
(三)
排泄的过程如同秒表一般精确。每隔一分钟,更精确地说是四十五秒,一小节排泄物便出来了,细绳则增长三四毫米。等细绳长到一定程度,我便把它截断,放在刻度尺上量量其长度。我测量的结果,总长度为十二小时两米八十八。晚上八点,我是提着提灯最后一次去察看的,这之后,圣甲虫又继续宵夜,所以进餐与制绳工作又持续了一段时间,所以圣甲虫拉成的那根没有断头的细长绳总长约为三米。
知道了绳长及其直径,排泄物的体积很容易便能测算出来。而要测出圣甲虫的精确体积,同样也不难,只要把它放入有水的量筒,查看一下水位线即可。所获得的数据并非没有意义: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圣甲虫一次连续十二个小时的进食竟消化掉几乎与自己的体积相等的食物。多么好的胃呀,而且消化又是这么强,消化速度又这么快!一开始咀嚼,排泄物便立即被消化成细绳状,不停地拉长,直到进餐结束。在这台也许从不失业的蒸馏器里(除非加工的原料出现短缺),原料一进入,立即由胃囊进行加工,吸收殆尽,然后排出。这使我不由得想到,这么一座如此高效地清除垃圾的实验室在环境卫生方面是可以起点作用的。
(选自《圣甲虫》)
1.选段第一段反复出现“精确”一词,而且把时间精确到“秒”,把长度精确到“毫米”,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4分)
2.根据选段中提供的方法和你掌握的知识,请具体说说如何测算出排泄物的体积和圣甲虫的体积。(4分)
3.作者研究圣甲虫,有什么实际意义?(4分)
(四)
二再说,跑遍世界,把注意力分散在那么多的研究对象上,这不是在观察研究。四处旅行的昆虫学家可以把自己所得之许许多多的标本钉在标本盒里,这是专业词汇分类学家和昆虫采集者的乐趣,但是收集详尽的资料则是另一码事。他们是科学上流浪的犹太人,没有时间驻足停留。当他们为了研究这样那样的事实时,就可能要长时间地停在一地,然而,下一站又在催促着他们上路。我们就不要让他们在这种状况下勉为其难了。就让他们在软木板上钉吧,就让他们用塔菲亚酒的短颈大口瓶去浸泡吧,就让他们把耐心观察、需时费力的活儿留给深居简出的人吧。
这就是为什么除了专业分类词汇学家列出的枯燥乏味的昆虫体貌特征而外,昆虫的历史极其贫乏的原因之所在。异国的昆虫数量繁多,无以数计,它们的习性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眼前所见到的情景与别处发生的情况加以比较;看一看同一种昆虫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其基本本能是如何变化的,这是非常有好处的。
(选自《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1.为什么说“跑遍世界,把注意力分散在那么多的研究对象上,这不是在观察研究”?(5分)
2.选段中的画线句说的是什么事?(4分)
就让他们在软木板上钉吧,就让他们用塔菲亚酒的短颈大口瓶去浸泡吧。
3.作者为什么对专业词汇分类学家和昆虫采集者的工作持否定态度?(4分)
(五)
这是一只隧蜂,它已成了宅子的看门人。它用自己的大脑袋在前厅上面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如果宅子里有谁要进来或出去,它就拉动绳子,也就是说,它就退至通道的一处较宽、可以容下两只隧蜂的地方。对方通过之后,它便立即回到洞口,用脑袋把口堵住。它一动不动,用目光搜索着,只有在抓捕那些不知趣的家伙时它才离开自己的岗位。
……
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现在,它的卵巢已经萎缩,它该休息了。不,“休息”一词在此运用不当。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道:“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选自《隧蜂门卫》)
1.选段采用什么方法描写隧蜂门卫的形象?(6分)
2.当隧蜂洞穴受到蚂蚁的侵犯时,作者是如何描写隧蜂门卫守卫洞穴的?(6分)
3.读完选段,你对作者描写的隧蜂门卫有何感悟?(4分)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油橄榄生长;歌唱
2.夏至;地下深处
3.小光学
4.橡树;布带小修士
5.毛虫;园丁
6.缩绒工
7.叉耙;宴会厅
二、选择题
1.B
2.D
3.A
4.B
三、片段阅读
(一)
1.首先用举例子的方法,举出没有经验的观察者和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不经意都会被吓一大跳的例子;然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这种情形就像是突然从一个盒子里弹出一种吓人的东西——一种小魔怪似的。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螳螂展开的“双翼”比作“船帆”和“鸡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螳螂双翼展开后的样子。
3.震慑对方,凶恶可怕,盛气凌人。
(二)
1.① 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这更能展现生命中的种种事物那奇妙的配合一致的了;② 因为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我们将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财富。
2.这里的“观念”,是指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就是科学发现和科学知识。
3.这句话中的“蚕豆”代指物质财富。
4.批判了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思想和重物质轻精神(或:知识)的思想。
(三)
1.示例:我很佩服作者观察测量的细致入微。我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明白了要想取得科研成果,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2.圣甲虫的排泄物如一根细绳,细绳就是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因此,知道了绳子的直径就可以求出底面积,绳长就是高,二者相乘就可以得到排泄物的体积。测算圣甲虫的体积,根据选段中提供的方法,可以先看一看放入圣甲虫前量筒中水的刻度,再看一看放入圣甲虫后量筒中水的刻度,用后面的刻度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测算出圣甲虫的体积。
3.可以利用圣甲虫的习性来处理粪便,清除垃圾,搞好环境卫生。
(四)
1.因为当他们为了研究这样那样的事实时,就可能要长时间地停在一地,然而,下一站又在催促着他们上路。因此,他们只能是走马观花,不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
2.说的是制作和保存标本的事。
3.因为他们的工作只停留在收集资料的阶段,只能列出枯燥无味的昆虫体貌特征,对昆虫的历史、习性等缺乏了解,更缺乏深入的研究,从而不能带领人们进入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
(五)
1.运用比拟的手法,如把年岁大的隧蜂比作“外婆”,赞扬隧蜂外婆为家庭着想的精神;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对比年轻时的隧蜂与年老时的隧蜂,表现隧蜂外婆的奉献精神。
2.作者通过“脖子一扭”“飞出洞来”“扑过去”“推搡”“驱赶”“立刻回到哨位”这一系列传神的动作,表现隧蜂门卫的恪尽职守、不辱使命。
3.选段不时流露出作者对隧蜂门卫的赞赏。蚂蚁入侵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隧蜂门卫恪尽职守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