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教学设计
课题 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相对原子质量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为浙教版八下第二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主要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式的计算等内容。前面已学习了元素及化学式的相关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元素符号所示的量,先由原子质量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再介绍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质量比及质量分数的确定等知识点。这些内容相对抽象,但是按学生认知顺序排列教学内容,既体现知识点的内存联系又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统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方法,为后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知识,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拟用3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为相对原子质量,第2课时为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式的含义,第3课时为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等。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含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查阅方法;科学思维:运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提升学生通过数据获得信息的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等方式,提升整理归纳数据、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态度责任: 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计算;
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确定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SO2 Na2SO3 NaHSO4 H2S 2)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的性质,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化锌 氟化银 氯化钡 硫酸 氢氧化铜 硝酸铵 3)已知高锰酸钾化学式为 KMnO4,根据钾和氧的化合价来确定锰的化合价。 4)说一说,元素符号C所能表示的含义。 参考:①表示碳元素; ②表示1个碳原子; ③表示碳(金刚石或石墨); ④表示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⑤还可代表碳元素原子的质量。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注: 其实,1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是1.993×10-26 千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都极小,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4×10-27 kg,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由此可知1个分子的质量也很小,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1.674×10-27 kg ×2+ 2.657×10-26 kg ×1=2.9918×10-26kg。 所以,计算或记忆原子的质量时,显得极不方便。因此,国际上一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质量的质量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 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1份质量为1.993×10-26×1/12 =1.661×10-27 千克;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 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②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③相对原子质量大,表示其原子质量也大; ④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目的是为了简化、方便计算。3、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举例: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kg/1.661×10-27 kg≈16,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74×10-27 kg/ 1.661×10-27 kg≈1,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10-26 kg/1.661×10-27 kg=12, 同理,可得其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视频:相对原子质量试一试:试用上述方法,求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5、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不用背诵,可通过不同途径查阅获取。 (1)获取相对原子质量的途径1、相对原子质量表; (2)获取相对原子质量的途径2、素周期表; 讨论交流:表2-10 中的数据对你有什么启发? 有用信息: ①核外电子的质量极小,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质子质量≈中子质量≈1个碳原子质量的1/12,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获取相对原子质量的途径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参考:阅读: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展示原子质量的“小”,来说明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性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认识到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不能采用普通的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来表示通过计算等方法认识到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较量,可用于描述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并熟悉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及含义正常使用中,相对原子质量是不用每通过计算获得的,而是让学生会查阅告知学生查阅的途径和方法即可通过读表来认识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中子的关系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三个重要途径,可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及质量关系
课堂练习 1、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 A.27 B.26 C.54 D.342、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B ) A. x+y B. x+y+n C. x﹣n+y D. x+n﹣y3、n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 g,相对原子质量为p,则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B )A. g B. g C. g D. g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碳的相对原子质量B.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C.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D.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氧原子的质量为16克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一般化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D )A.③④⑤ B.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4、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不用背记,可通过元素周期表或相对原子质量表查阅。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4张PPT)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含义;了解相对原子质
量的计算方法;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查阅方法;
科学思维:运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提升学生通过数据
获得信息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等方式,提升整理归纳数据、
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复习巩固
1)确定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SO2 Na2SO3 NaHSO4 H2S
2)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的性质,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化锌 氟化银 氯化钡 硫酸 氢氧化铜 硝酸铵
3)已知高锰酸钾化学式为 KMnO4,根据钾和氧的化合价来确定锰的化合价。
+4
+4
+6
-2
ZnS
AgF
BaCl2
H2SO4
Cu(OH)2
NH4NO3
已知K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
设Mn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代数和为0,有:
(+1)+x+(-2)×4=0,得x=+7
即 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7。
新知导入
4)说一说,元素符号C所能表示的含义。
①表示碳元素;
②表示1个碳原子;
③表示碳(金刚石或石墨);
④表示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
⑤还可代表碳元素原子的质量。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注:
其实,1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是1.993×10-26 千克。
新知讲解
一、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都极小,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4×10-27 kg,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由此可知1个分子的质量也很小,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1.674×10-27 kg ×2+ 2.657×10-26 kg ×1=2.9918×10-26kg。
所以,计算或记忆原子的质量时,显得极不方便。因此,国际上一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质量的质量关系。
新知讲解
2、相对原子质量:
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1份质量为1.993×10-26×1/12 =1.661×10-27 千克;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 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②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③相对原子质量大,表示其原子质量也大;
④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目的是为了简化、方便计算。
新知讲解
3、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通用公式:
举例: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kg/1.661×10-27 kg≈16,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74×10-27 kg/ 1.661×10-27 kg≈1,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10-26 kg/1.661×10-27 kg=12,
同理,可得其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点击图片播放)
试一试:
试用上述方法,求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
1.661×10-27千克
=
32
9.288 10-26千克
1.661×10-27千克
=
56
4.482×10-26千克
1.661×10-27千克
=
27
新知讲解
4、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性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
数值与 单位 数值非常小,单位为“kg”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
联 系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新知讲解
5、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不用背诵,可通过不同途径查阅获取。
(1)获取相对原子质量的途径1、相对原子质量表;
新知讲解
(2)获取相对原子质量的途径2、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238.0
思考讨论
表2-10 中的数据对你有什么启发?
有用信息:
①核外电子的质量极小,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质子质量≈中子质量≈1个碳原子质量的1/12,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新知讲解
(3)获取相对原子质量的途径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
4
7
9
11
12
14
16
19
20
23
24
27
28
31
32
35.5
40
阅读:
张青莲教授与相对原子质量
随堂练习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7 B.26 C.54 D.34
A
随堂练习
2、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 x+y B. x+y+n
C. x﹣n+y D. x+n﹣y
B
随堂练习
3、n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 g,相对原子质量为p,则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
B
随堂练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
C.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D.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氧原子的质量为16克
C
随堂练习
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一般化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
D
课堂总结
1、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4、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不用背记,可通过元素周期表或相对原子质量表查阅。
板书设计
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
……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比值 单位是“1”(省略);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表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相对分子质量”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含义;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查阅方法。
一、知识点梳理:
阅读教材P64-65,完成下列各题:
1、“C”代表碳元素和 ,也代表着碳元素原子的 。
2、原子的质量极小,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千克。当我们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时,就会发现计算起来极不方便,为此,国际上规定采用 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3、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则1份质量为 1.993×10—26×1/12 = 1.661×10—27 千克。其他原子的质量与 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相对原子质量可通过查阅 或 多种等途径而获知,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氢原子的这个比值约为 1,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
5、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 值,其单位为1,省去不写(可看作无单位)。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相对原子质量≈ 数十 数(数值上近似)。
二、例题讲解
例题1、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7 B.26 C.54 D.34
例题2、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 x+y B. x+y+n C. x﹣n+y D. x+n﹣y
例题3、n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 g,相对原子质量为p,则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
A. g B. g C. g D. g
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
C.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D.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氧原子的质量为16克
例题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一般化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
三、随堂练习:
1、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
A.质子的质量 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D.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2、某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这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则它的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别是( )
A.16、32、32 B.32、32、32 C.16、16、16 D.16、16、32
3、电子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镁原子核有12个质子和12个中子。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12 B. 24 C. 12克 D. 24克
4、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假设碳原子质量的1/12为m千克,以此为标准时,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若以原子质量为2m千克的某种原子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8 B. 16 C. 32 D. 64
5、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1千克下列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 铁 B. 铜 C. 铝 D. 锌
6、已知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m0 , 则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 )
A. m0 B. 0.5m0 C. 2 m0 D. 12
7、现有等质量的四种金属,分别是:铁、镁、铜、铝,其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
A. 铁 B. 镁 C. 铜 D. 铝
8、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
四、课后练习:
1、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 g,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g B.2m g C.m g D.不能确定
2、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g
3、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月球上的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信息如图所示)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e-3、He-4属于同种元素 B.He-3、He-4互为同位素
C.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He-3原子和He-4原子的电子数相同
5、已知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原子核中有1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5 B.16 C.1 D.31
6、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7、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其意义是( )
A.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23 g
B.一个钠原子有23个质子
C.一个钠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3倍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3倍
9、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10、一个R原子质量为M千克,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N千克,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1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08 B.1.33 C.108克 D.1.33克
12、(1)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核聚变燃料 “He 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 3原子核里有两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2)某元素的阳离子X2+核外有28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65,则X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 。
13、某有机物CaHb的一个分子实际质量是m千克,其中的碳原子均为碳-12原子。已知碳-12原子实际质量是n千克,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若H原子全为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则一个H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千克。
14、“神州”“嫦娥”系列飞船,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请从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宇宙飞船的相关信息进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人类探索太空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则 (填字母)。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该核原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若该原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则其离子符号为 。
15、经几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不断探索,得到结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H2O和CO2,产物是O2和有机物。为了探究产物O2中的O元素的来源,科学兴趣小组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O2中的O元素全部来源于CO2;猜想二:O2中的O元素全部来自于H2O;猜想三:O2中的
O元素来源于CO2和H2O。为了求证,他们查阅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
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 ;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
资料二: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0的水和碳酸氢盐(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可作为示踪原子)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资料三:
Ⅰ.16O表示中子数为 8的氧原子,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所以1个18O的质量是一个16O的质量9/8倍;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 (可视为100%) ;
Ⅱ.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Ⅲ.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
(1)资料一的实验结论支持猜想 (选填 “一”、“二”或“三”)的观点:
(2)根据资料二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 。
(3)若有一瓶氧气,里面的氧原子全部由18O。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1个碳原子 质量 2、1.674×10-27 2.657×10-26 相对原子质量
3、1.661×10-27千克质量 4、元素周期表 相对原子质量表
5、比
6、原子核 质子 中子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该原子内部有14个中子,那么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和就是:40-14=26。
因为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为:26÷2=13。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4=27。故A符合题意。
例题2、B
解析:某阳离子Mn+ 化合价为+n价,即失去n个电子,此时核外有x个电子,则原来核外电子数为x+n,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x+n,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x+n+y。故B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n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 g,一个该原子质量为m/n g,相对原子质量p是该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所得的比值,所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2m/np g。故B符合题意。
例题4、C
解析: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的单位的克,而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故A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故B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故C正确;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故D错误。
例题5、D
解析: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故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故选项说法错误。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⑤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三、随堂练习:
1、D 2、C 3、B 4、B 5、C 6、B 7、C 8、4m/27
四、课后练习:
1、B 2、C 3、C 4、A 5、C 6、D 7、A 8、D 9、B
10、A 11、A 12、(1)1 (2)5 13、; 14、A;3;
15、(1)二 (2)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释放出来氧气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的比例相同,和碳酸氢钠里的18O的比例无关 (3)1.6千克/米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