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3.3 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想一想: 木头燃烧后只剩下
灰烬;蜡烛燃烧后
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生锈的铁钉质量比
未生锈时的质量大
…… 1.如图所示装置,将锥形瓶
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待反应结束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如图所示,将锥形瓶置于天平 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把滴管 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 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结 论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
反应前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如何变化?
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
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又会如何变化?减少不变与上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相比,左边两个实验装置有何特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两个装置均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密闭系统,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做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40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克氧气 参加了反应。16 1.某同学认为质量为10克的蜡烛,燃烧后将各生成物和未燃烧的烛油收集起来,一定还是 10克。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也加入到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中,所以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10克。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因为煤燃烧后,有气体生成,逃逸到空气中去,所以质量会减少。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请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 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铝原子
氧原子
原子总数4个
6个
10个铝原子
氧原子
原子总数4个
6个
10个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结 论讨论: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选项中:
一定会改变的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会变的有_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改变的有_________________。A.物质种类 B.物质总质量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原子种类 F.原子数目
G.元素种类 H.原子质量
I.元素质量A.B.C.D.E.F.G.H.I.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的数目思考: 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
A.等于(a+b)g
B.小于(a+b)g
C.大于(a+b)g
D.小于或等于(a+b)g
D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化
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
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指的
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
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1、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7克A和10克B恰好反应生成8克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 )。9克练习:2、在化学反应A + 2B = C + D中,10克的A和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8克的C和16克的D,那么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克。143、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H2O和CO2,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 )
A.氧气 氢气 碳 B.氢气 碳
C.氧元素 氢元素 碳元素
D.氢元素 碳元素
D4、已知一反应:2A2+3B2→2C,A、B为两元素符号,则C的化学式为( )
A. AB B. A2B3
C. A4B6 D.A3B2B5、加热A和B各10 g的混合物,A全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2 g
B.4 g
C.10 g
D.12 gA6、将24.5克氯酸钾和2.5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共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7.4克,剩余物中二氧化锰( )克,氯化钾为( )克,产生氧气( )克。2.514.99.67 、34克H2O2与2克MnO2混合,待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20克,生成氧气( )克。162、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共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为19.9克,求生成的氧气多少克? ( )1、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共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生成氯化钾为14.9克,求生成的氧气多少克 ? ( )9.6 克9.6 克3. 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元素。碳、氢氧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2XY2+Y2 = 2Z 中 Z 的化学式为______。 XY3⑷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⑶在化学反应中,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
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 ( )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与反应
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相等。 ( )5. 判断题:
⑴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用化学式可以表示某种物质,那么,
能不能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呢?思考:
C CO2++三.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 学反应的方程式。 1)表示什么物质在参加了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如:碳和氧气中点燃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读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 2)表示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读图读图 3)表示各种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如:碳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1:1: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量的方面读图相对分子质量 12 32 44如:碳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3:8:11. 4)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种物质间质量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量的方面例:电解水C + O2 ?????? CO2点燃宏观读作: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微观读法: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怎样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呢?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讨论: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
如: Al+ O2 Al 2O3
(2) 配平化学方程式,短线改成等号。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32点燃如果反应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
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口诀: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完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应注明生成气体、沉淀,箭头来表明简称:“一写二配三注”最小公倍数法:适用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出现一次。步骤:在等式两边找出各出现一次且个数相差较大的原子,算出其个数大最小公倍数。奇数配偶法:适用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大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步骤:在等式两边找出是一奇一偶的原子,把较大奇数的原子配成偶数。归一法:适用化学方程式中有一种比较复杂的物质。步骤:设最复杂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配平各种原子。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练一练:3、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4、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点燃加热练一练:1、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1)3Fe+2O2 Fe3O4
(2)Mg+O2 MgO2
(3)CH4+O2 CO2+H2O课堂练习加热点燃点燃全错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CO
(2) Al + O2 Al2O3
(3) CuO + C Cu + CO2
(4) C2H2 + O2 H2O + CO2
(5) H2S + O2 S + H2O2课堂练习22424322522210、某同学实验前称得42.5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1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1.9g。
计算: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