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9 15: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有“亚圣”之称。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把孔子与孟子合称“孔孟”。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
走近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朱熹把《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议论文 :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观点。
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必须正确、鲜明。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文体知识
自由朗读: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③读出情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任务一:诵读课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地理上的有利形势
宜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
及,比得上
众人的团结一致
内城
外城

任务二:疏通文意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比如一座小城)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句首发语词
得到,获得
这样,却
译文: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泛指武器装备
城墙
护城河
指装备精良
大米和小米。泛指粮食。
放弃
离开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众人的团结一致。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因此,所以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归顺,服从
同“叛”,背叛
译文: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王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凭借
同叛,背叛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亲戚畔之 畔 同 叛,背叛。
2.古今异义:委而去之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3.一词多义:
(1)之:三里之城(助词,的);环而攻之(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寡助之至(动词,到);亲戚之所畔(助词,用在主谓间。)
(2)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锐利)
4.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此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天时
地利
人和
任务三:合作探究
作者是怎样来论证这一论点的?
作者提出中心论点后,先用举例论证,列举攻城和守城的例子来证明“人和”的重要性;然后开始讲道理,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请列举一个事例来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任务四:品析语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从反面进行道理论证,极力铺陈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条件,以其弃城而逃的结果论述“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连用三个否定句构成排比,否定“封疆之界” “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的作用,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由此,将论述范围由战争推及治国。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孟子》语言显著特点: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易懂。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得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