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21 15: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漳州市芗城中学  吴伟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化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2、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3、大众化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及国土开发规划等。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
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二、遥感(RS)1.概念:  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⑴作用:  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⑵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
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4、特点(优点):①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5、应用范围: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同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2.组成: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由分布全球的地面站组成。(3)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以汽车导航仪或手持GPS接收机等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3.特点: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⑶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GP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GPS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  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P10图1.10“GIS简要程序”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3.应用:GIS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到。  ①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②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⑵城市管理:①查看、查询相关信息资源;
②制作相关的统计分析图和专题图;
③综合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应急事件的录入、处理、决策等。 ⑴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3S”的关系⑴联系: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⑵区别:  ①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数字地球  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⑴概念:⑵原理和应用:  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洪水监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 活动探究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   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图1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 ①村 B、 ②村
C、 ③村 D、 ④村2、利用智能手机软件测算图中某段公路平均坡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
C、GPS、GIS D、RS、GIS3、下列各村通往M乡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A、 ①村 B、 ②村
C、 ③村 D、 ④村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