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2 22:22:41

文档简介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20 分)
(一)字音字形(4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桅杆(wéi) 凛冽(lǐn) 浩瀚(hàn) 殚精竭虑(dān)
B.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镌刻(juàn)
C. 紧绷(bēng) 刹那(shà) 坠毁(zhuì) 一丝不苟(gǒu)
D. 舰艉(wěi) 阻拦索(lán) 澎湃(bài) 惊心动魄(pò)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坠毁 姿态 迎风召展 白手起家
B. 紧绷 阻拦 无怨无诲 振耳欲聋
C. 姿态 浩瀚 惊心动魄 疾如闪电
D. 镌刻 绽蓝 一丝不苟 梦想成真
(二)词语运用(6 分)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________了一条探索之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2)飞行员们________地操纵着战机,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3)现场的每一个人都________地注视着航母甲板,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A. 开拓 小心翼翼 全神贯注
B. 开辟 谨小慎微 目不斜视
C. 开拓 谨小慎微 目不斜视
D. 开辟 小心翼翼 全神贯注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科研人员们殚精竭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B. 他在演讲中激情澎湃,口若悬河,把航母舰载机的意义阐述得淋漓尽致
C. 看着航母舰载机在天空中翱翔,我不禁心潮澎湃,对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真是触目伤怀啊。
D. 舰载机着舰的那一刻,惊心动魄,全场观众都为之欢呼雀跃。
(三)文学常识(4 分)
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________(体裁),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6. 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但通讯的时效性通常比消息________,内容更________,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如可以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四)病句修改(6 分)
7.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标志着我国海军战斗力有了新的提升。
B. 通过观看航母舰载机着舰的新闻报道,使我们了解到这一伟大成就背后的艰辛。
C. 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成功着舰,需要飞行员具备高超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D. 航母舰载机的成功着舰,离不开科研人员和飞行员们的共同努力。
8.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辽宁舰官兵熟练地操纵着航空母舰,使它保持着巨大的战斗力。(删去“使”)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删去“避免”或“不再”)
C. 能否熟练掌握舰载机着舰技术,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在“航母”前加上“使”)
D. 飞行员们在模拟训练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了着舰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将“提高”改为“增强”)
二、阅读理解(3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阅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回答下列问题。
9. 这篇通讯报道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10. 文章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至少两种描写方法,6 分)
11. 文中多次描写了人们的心情,如“紧张”“激动”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1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一着惊海天”的理解。(3 分)
(二)课外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通讯,回答问题。
《逐梦蓝天: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成功》
[新华社上海×月×日电] 今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 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客机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C919 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它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在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首飞当日,机场晴空万里,C919 客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后,腾空而起,直插云霄。现场观众欢呼雀跃,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参与 C919 研制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们热泪盈眶,他们多年的心血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C919 的成功首飞,将对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望打破国外大型客机长期垄断的局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3. 请为这则通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3 分)
14. 这则通讯的导语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信息?(4 分)
15. 文中描写 C919 首飞场景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何作用?(4 分)
16. 结合通讯内容,谈谈 C919 成功首飞的意义。(4 分)
三、拓展延伸(20 分)
(一)语言表达(10 分)
17. 根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则消息。要求:符合消息的格式,内容完整,语言简洁,不超过 150 字。
材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驱逐舰在某海域进行了首次海试。该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武器系统和雷达设备,在海试中各项性能指标表现优异。此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海军舰艇装备技术又有了新的提升。
18. 假设你是一名记者,要对一位参与航母舰载机研制的科研人员进行采访,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请写出三个。(3 分)
(二)写作训练(10 分)
19. 以“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话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表达你在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机或其他国防科技成就后的感受。
四、综合实践(30 分)
(一)新闻采编(15 分)
20.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近年来在海军或其他国防领域的重大成就信息,整理成一份新闻报道。要求:内容真实、准确,格式规范,语言通顺。(10 分)
21. 各小组展示自己采编的新闻报道,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价值性、语言表达等方面。(5 分)
(二)新闻发布会(15 分)
22.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模拟新闻发布会,发布自己小组采编的新闻报道,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10 分)
23. 评选出最佳新闻采编小组和最佳新闻发言人。评选标准包括新闻质量、发布效果、回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5 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答案:A
解析:B 项“镌刻”的“镌”应读“juān”;C 项“刹那”的“刹”应读“chà”;D 项“澎湃”的“湃”应读“pài”。
2. 答案:C
解析:A 项“迎风召展”应为“迎风招展”;B 项“无怨无诲”应为“无怨无悔”,“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D 项“绽蓝”应为“湛蓝”。
3. 答案:D
解析:“开辟”侧重于从无到有地开创,“开拓”侧重于在原有基础上拓展,此处用“开辟”更合适;“小心翼翼”强调谨慎小心,“谨小慎微”更侧重过分小心,这里“小心翼翼”更恰当;“全神贯注”强调专注程度高,“目不斜视”侧重于态度端正,“全神贯注”符合语境。
4. 答案:C
解析:“殚精竭虑”“淋漓尽致”“惊心动魄”使用恰当,“触目伤怀”指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与语境不符。
5. 答案:通讯
6. 答案:弱;详尽具体
7. 答案:B
解析:“通过……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8. 答案:D
解析:原句搭配正确,无需修改。A 项修改正确,原句句式杂糅;B 项修改后表意准确;C 项修改后使句子逻辑合理。
二、阅读理解
9. 答案: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意义。
10. 答案:(1)动作描写,如“飞行员从容地驾驶着战机,调整姿态,对准航母甲板缓缓下降”,生动地写出了飞行员操作的熟练和冷静。(2)环境描写,“海风呼啸,海浪汹涌,航母在波涛中稳稳地航行着”,烘托出紧张的氛围。(3)神态描写,“着舰指挥官目光坚定,紧盯着即将着舰的战机”,表现出指挥官的专注和责任。(4)心理描写,“飞行员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深知此次着舰的重要性”,体现了飞行员的心理状态,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任答两种即可)
11. 答案:通过描写人们的心情,从侧面烘托出舰载机着舰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也使读者更容易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2. 答案:“一着惊海天”生动地描绘了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瞬间的震撼场面,“惊”字体现了这一事件的惊人之举,“海天”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宏大背景,突出了这一事件在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乃至国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我国航母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13. 答案:《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成功开启航空新纪元》
14. 答案:导语是“今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 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客机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包含了消息的主体对象“C919 大型客机”、事件“成功首飞”、时间“今日”以及事件的意义“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里程碑,取得重大突破”。
15. 答案:(1)运用了场景描写,“机场晴空万里,C919 客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后,腾空而起,直插云霄”,生动地描绘了 C919 首飞时的壮观场景,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2)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现场观众欢呼雀跃”“参与研制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热泪盈眶”,从侧面烘托出 C919 首飞成功的重大意义和人们的激动心情。
16. 答案:C919 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客机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提升我国航空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拓展延伸
17. 答案:
《我国新型驱逐舰首次海试成功》
[导语]近日,我国新型驱逐舰在某海域首次海试,性能优异。
[主体]该舰装备先进,海试成功提升海军装备技术。(共 5 分,标题 2 分,导语 2 分,主体 1 分,语言简洁、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即可得分)
18. 答案:示例:①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技术难题是什么?②您认为我国航母舰载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③这项工作对您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每个问题 1 分,共 3 分,问题合理、有针对性即可得分)
19. 答案:
《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当看到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起降,是无数科研人员和飞行员努力的成果。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让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这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就,更是国家强大的象征。我坚信,在他们的努力下,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围绕话题,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即可得分,酌情扣分)
四、综合实践(略)
根据小组实际完成情况,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评分。主要从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丰富性,格式的规范性,语言的通顺性,以及发布效果、回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凌( )空 翘( )首 酷( )似 屏( )息
敛( )声 眼花缭( )乱 悄( )然 震( )耳欲聋
由衷( ) 颁( )奖
2. 解释下列词语。
(1)翘首:
(2)屏息:
(3)眼花缭乱:
(4)震耳欲聋:
(5)由衷:
3.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璧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2)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舜间。( )
二、句子赏析
1.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赏析这一段落对吕伟跳水动作描写的妙处。
三、内容理解
1. 这篇新闻特写主要报道了一件什么事?
2. 文章在描写吕伟跳水过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1. 从吕伟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关于成功的启示?
2.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体育史上还有哪些像吕伟这样的“瞬间英雄”,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五、语言运用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字)
近日,在一场国际体育赛事中,我国年轻运动员李阳在田径短跑项目中表现出色。他如离弦之箭般冲过终点线,以破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现场观众为之沸腾,欢呼声响彻整个赛场。
仿照文中描写吕伟跳水动作的语句,描写一位同学在篮球场上投篮的动作。(至少运用三个动词)
六、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文中“如梦初醒”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外国记者的“妙!妙极了!”和印度观众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kù)似;屏(bǐng)息;敛(liǎn)声;眼花缭(liáo)乱;悄(qiǎo)然;震(zhèn)耳欲聋;由衷(zhōng);颁(bān)奖
2. (1)抬起头来。 (2)暂时抑制呼吸。 (3)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5)出于本心。
3. (1)璧—壁 (2)舜—瞬
二、句子赏析
1. 运用了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以“白云”“飞鸟”为背景,衬托出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为下文她精彩的跳水表现作铺垫,营造出一种优美、舒缓的氛围。
2. 这一段运用了“舒”“举”“蹬”“飞”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吕伟跳水时轻盈、敏捷的动作姿态。将她比作“飞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吕伟跳水姿势的优美绝伦,如仙女下凡一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内容理解
1. 这篇新闻特写主要报道了跳水姑娘吕伟在达卡多拉游泳场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魁的精彩瞬间。
2.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从吕伟站在高台前沿开始,到起跳、腾空、入水,这样写使整个跳水过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吕伟跳水的全过程,也更好地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的连贯性和优美性。
四、拓展延伸
1. 成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沉静自若;要有长期的刻苦训练,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同时还需要有追求卓越、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2. 示例:许海峰,在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夺得男子手枪 60 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他的这一枪,开启了中国体育的新纪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运动员的士气。
五、语言运用
1. 我国运动员李阳在国际田径短跑比赛中破纪录夺冠。
2. 他双手紧握着篮球,微微下蹲,目光紧盯篮筐,然后猛地一跃而起,同时手臂高高举起,奋力一投,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六、阅读理解
1. 吕伟跳水入水动作精彩绝伦,赢得高分夺冠,获得国内外观众高度赞誉。
2. “如梦初醒”生动地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精彩的跳水表演深深吸引,沉浸其中,直到入水瞬间才回过神来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吕伟跳水技艺的高超,表演极具震撼力。
3. 这两句话从侧面烘托了吕伟跳水技艺的精湛以及中国体育人才的优秀。外国记者的赞叹直接体现了吕伟表演的精彩程度令人折服;印度观众的话则强调了中国培养出像吕伟这样优秀的年轻运动员,显示出中国体育人才辈出,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有着强大的竞争力。《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颁发(bān) 遗嘱(zhǔ) 建树(shù) 仲裁(zhòng)
B. 巨额(é) 挪威(nuó) 渗透(sèn) 拨款(bō)
C. 逝世(shì) 炸药(zhá) 授奖(shòu) 机构(gòu)
D. 荷兰(hé) 化学(huà) 疗法(liǎo) 贡献(gò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盟 评定 资金 颇有建数
B. 拔款 诺贝尔 渗透 卓有成就
C. 利息 瑞典 仪式 国际仲裁
D. 贡献 逝世 奖厉 和平会议
(二)词语运用(6分)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该评委会每年都会______众多的候选人,评选出当年的获奖者。
(2)他在科学研究领域______,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______优秀员工,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A. 遴选 颇有建树 表彰
B. 挑选 成绩斐然 表扬
C. 选择 卓有成效 奖励
D. 选拔 功成名就 奖赏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持之以恒,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是令人钦佩。
B.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总是力求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渡过了难关,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D. 某些人在学术上一知半解,却故弄玄虚,到处炫耀自己的所谓“成果”,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三)文学常识(4分)
5.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它点明了消息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
6.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个部分。
(四)病句修改(6分)
7.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于1901年,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B.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是诺贝尔的部分遗产,这些奖金被用于奖励获奖者,激励他们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C.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篇课文,使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感受到了科学与文化的魅力。
D. 诺贝尔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它不仅成为了全球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也在文学、和平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8.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因为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所以被授予了诺贝尔奖。(将“因为……所以……”改为“不但……而且……”)
B.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地点是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的。(删去“举行的”)
C. 诺贝尔奖的设立,对于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文化交流”后加上“的进程”)
D. 许多科学家为了获得诺贝尔奖,不断努力奋斗,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将“获得”改为“荣获”)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答下列问题。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介绍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文章在列举获奖者时,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文中提到“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理解。(4分)
这则消息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3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中新网北京×月×日电]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该望远镜在过去的观测中,获取了海量的光谱数据,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科学家们利用这些数据,在恒星演化、星系结构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信息?(4分)
新闻中提到“郭守敬望远镜”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具体有哪些成果?请简要概括。(4分)
结合新闻内容,谈谈“郭守敬望远镜”的成果对天文学研究的意义。(4分)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根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则消息。要求:符合消息的格式,内容完整,语言简洁,不超过150字。
材料: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治疗贫血、癌症等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颁奖仪式于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瑞典国王亲自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章和证书。
18.假设你是一名记者,要对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采访,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请写出三个。(3分)
(二)写作训练(10分)
19. 以“我心中的诺贝尔奖”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你对诺贝尔奖的认识和看法。
四、综合实践(30分)
(一)新闻采编(15分)
20.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近三年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包括获奖者、获奖成果、颁奖时间等,整理成一份新闻报道。要求:内容真实、准确,格式规范,语言通顺。(10分)
各小组展示自己采编的新闻报道,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价值性、语言表达等方面。(5分)
(二)新闻发布会(15分)
22.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模拟新闻发布会,发布自己小组采编的新闻报道,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10分)
23.评选出最佳新闻采编小组和最佳新闻发言人。评选标准包括新闻质量、发布效果、回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5分)
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答案:A
解析:B项“渗透”的“渗”应读“shèn”;C项“炸药”的“炸”应读“zhà”;D项“疗法”的“疗”应读“liáo”。
2. 答案:C
解析:A项“颇有建数”应为“颇有建树”;B项“拔款”应为“拨款”;D项“奖厉”应为“奖励”。
(二)词语运用(6分)
3. 答案:A
解析:“遴选”更强调慎重地选拔,用于评选诺贝尔奖候选人更合适;“颇有建树”指在某方面有一定成就,符合语境;“表彰”侧重于表扬并嘉奖,用于会议目的恰当。
4. 答案:C
解析:“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符合科学家探索的状态;“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精益求精”追求更好,均正确;“一知半解”了解不全面,“故弄玄虚”故意卖弄,使用恰当。“众志成城”侧重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侧重共同努力,在此语境中“齐心协力”更合适。
(三)文学常识(4分)
5. 答案: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时间、人物、事件
6. 答案: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四)病句修改(6分)
7. 答案:C
解析:“阅读……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8. 答案:A
解析:原句因果关系正确,无需修改。B项修改正确,原句句式杂糅;C项修改后使表达更完整;D项“获得”与“荣获”意思相近,修改后更强调荣誉性,但不改也可,A项修改错误最明显。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9. 答案: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颁发时间、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情况。(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
10. 答案:按照获奖者所获奖项的类别顺序进行列举(1分)。这样安排条理清晰(1分),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不同领域的获奖者情况(1分),同时也突出了诺贝尔奖涵盖多个领域的特点(1分)。
11. 答案:“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1分)。例如在科学领域,像文中获奖者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环境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分);在文学领域,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触动人类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传承文化,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1分);在和平事业方面,为促进人类和平、解决冲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做出努力和贡献(1分)。(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2. 答案:语言准确、简洁(1分)。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准确地阐述了诺贝尔奖的颁发依据(1分);文中列举获奖者信息时,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1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13. 答案:“郭守敬望远镜”发布重要成果引国际关注(3分)
14. 答案:导语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分)它包含了消息的主体对象“郭守敬望远镜”(1分)、事件“发布重要成果”(1分)以及时间“近日”(1分)。
15. 答案:获取海量光谱数据(1分);在恒星演化、星系结构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1分);部分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1分);引起国际天文学界广泛关注(1分)。
16. 答案: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1分),有助于科学家深入研究恒星演化、星系结构等领域(1分),推动天文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分),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影响力(1分)。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答案: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导语]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其成果为疾病治疗开辟新途径。
[主体]颁奖仪式于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国王为获奖者颁奖。(共5分,标题2分,导语2分,主体1分,语言简洁、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即可得分)
18. 答案:示例:①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②您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③您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有什么建议?(每个问题1分,共3分,问题合理、有针对性即可得分)
(二)写作训练(10分)
19. 答案:
《我心中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和文化界的至高荣誉。它代表着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卓越成就的认可。众多获奖者的成果推动了科技进步,改善了人类生活。它激励着无数人为之努力奋斗,让人们看到智慧和坚持的力量。它不仅是对个人的嘉奖,更是对全人类探索精神的弘扬,引导我们不断追求真理,为世界变得更美好贡献力量。(围绕话题,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即可得分,酌情扣分)
四、综合实践(30分)
(一)新闻采编(15分)
20. 答案:略(根据实际收集和整理情况评分,内容真实准确8分,格式规范4分,语言通顺3分)
21. 答案:略(根据评价内容的合理性、准确性评分,每个方面2 - 3分)
(二)新闻发布会(15分)
22. 答案:略(根据发布效果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分,发布效果8分,回答问题7分)
23. 答案:略(根据评选标准和实际表现评分)《消息二则》同步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泄气(xiè)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àng)
B. 仲裁(zhòng) 颁发(bān) 由衷(zhōng) 翘首(qiáo)
C. 悄然(qiāo) 桅杆(wéi) 娴熟(xián) 镌刻(juān)
D. 遗嘱(zhǔ) 巨额(é) 督战(dū) 歼灭(qiā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业已 顽强 风平浪静 惮精竭虑
B. 凌空 默契 如梦初醒 振耳欲聋
C. 潇洒 瞬间 眼花潦乱 白手起家
D. 浩瀚 咆哮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二)词语运用(6分)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______敌阵,横渡长江。
(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_____,毫无斗志。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______;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A. 冲破 溃退 锐不可当
B. 突破 撤退 锐不可当
C. 冲破 撤退 英勇无敌
D. 突破 溃退 英勇无敌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支球队的表现真是差强人意,连续几次比赛都未能取得胜利。
B. 解放军战士如下山猛虎,以锐不可当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C. 他在演讲时,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振振有词,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D. 敌人的防线被我军一举突破,他们顿时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三)文学常识(4分)
5. 《消息二则》的作者是______,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诗词作品气势磅礴,如《沁园春·雪》等。
6. 消息是一种______(体裁),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四)病句修改(6分)
7.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消息二则》,我们了解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精神。
B. 《消息二则》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经过,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C. 能否熟练掌握消息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写好消息的关键。
D.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从消息中获取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8.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将“冲破”改为“突破”)
B.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删去“所遇之抵抗”)
C.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在“泄气”后加上“的样子”)
D.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将“巩固”改为“坚固”)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15分)
9.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文章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4分)
文中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4分)
文中有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百万”“横渡”“均是”“突破”“英勇善战”等,请任选两个词语进行赏析。(4分)
(二)阅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回答问题。(15分)
13. 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3分)
14.消息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4分)
分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句话的含义和表达效果。(4分)
16. 对比两则消息,说说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点。(4分)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根据下面的消息内容,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在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中,我校八年级(1)班表现出色。在田径项目中,该班运动员共获得5枚金牌、3枚银牌和2枚铜牌。在团体项目中,男子接力赛获得第一名,女子拔河比赛获得第二名。此次运动会,八年级(1)班充分展示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18. 假如你是学校广播台的小记者,要对八年级(1)班的班主任进行采访,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至少三个)
(二)写作训练(10分)
19. 请你以学校近期举行的一次活动为素材,写一则消息。要求:符合消息的格式,字数在300字左右。
四、综合实践(30分)
(一)新闻采编(15分)
20. 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学校的一位优秀教师,了解他/她的教育教学故事,并整理成一则消息。要求:内容真实,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2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采编的消息,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消息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二)新闻发布会(15分)
22. 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模拟新闻发布会,发布自己小组采编的消息,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
23. 评选出最佳新闻采编小组和最佳新闻发言人。评选标准包括消息质量、发布效果、回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答案:B
解析:A项“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āng”;C项“悄然”的“悄”应读“qiǎo”;D项“歼灭”的“歼”应读“jiān”。
2. 答案:D
解析:A项“惮精竭虑”应为“殚精竭虑”;B项“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C项“眼花潦乱”应为“眼花缭乱”。
(二)词语运用(6分)
3. 答案:A
解析:“冲破”侧重于用力撞击使突破,“突破”更强调打破限制等,“冲破敌阵”更合适;“溃退”指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撤退”只是向后退,根据语境“纷纷”“毫无斗志”可知用“溃退”;“锐不可当”突出气势不可抵挡,比“英勇无敌”更能体现人民解放军的气势。
4. 答案:C
解析:“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这里球队连续失败,不能用“差强人意”;“锐不可当”形容气势旺盛,勇往直前,使用恰当;“惊慌失措”形容慌乱,符合语境;“振振有词”多含贬义,此处形容演讲者不当,应为“慷慨激昂”之类的词。
(三)文学常识(4分)
5. 答案:毛泽东
6. 答案:新闻体裁;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四)病句修改(6分)
7. 答案:C
解析: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8. 答案:A
解析:“冲破”和“突破”都有打破障碍的意思,在此处都可以,不需要修改。B项修改正确,原句有语义重复问题;C项修改后语句更通顺,更符合表达习惯;D项“巩固”和“坚固”在语义上有差别,这里修改后更合适。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15分)
9. 答案:导语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作用: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即百万大军渡江这一重大事件,总领全文,吸引读者。
10. 答案:可分为三个层次,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按中、西、东的顺序衔接。
11. 答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各路军渡江的进展情况来安排的。先说西路军是因为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相似,放在一起说,条理更清晰,而且西路军渡江情况可作为东路军渡江的铺垫,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能突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12. 答案:示例:“百万”,运用数量词,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兵力之多,气势之磅礴;“横渡”,生动地表现出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气势,突出了渡江作战的壮举。
(二)阅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回答问题。(15分)
13. 答案: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事件以及对局势的分析。
14. 答案:提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等历史事件。作用:通过古今对比,突出南阳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丰富了新闻内容,也显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
15. 答案:含义:运用比喻,形象地表明在江淮河汉区域,我军力量不断壮大,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表达效果:生动形象,使读者更易理解我军的发展态势,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6. 答案:相同点:内容上都是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作战胜利的消息;写法上都具有消息的典型特点,如导语概括主要内容等。不同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侧重报道渡江作战的过程和情况,按渡江部队的顺序依次叙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在报道解放南阳这一事件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局势的分析和历史背景的介绍。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答案:我校八年级(1)班在校运动会中表现出色
18. 答案:示例:①您认为班级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②在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③这次运动会对班级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二)写作训练(10分)
19. 答案:
《我校举行校园文化节》
[导语]近日,我校成功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节,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主体]文化节活动丰富多样。开幕式上,各班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舞蹈活力四射,歌曲婉转动听。在文化展览区,同学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手工制作则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还有诗词朗诵比赛,选手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此次文化节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养,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综合实践(30分)
(一)新闻采编(15分)
20. 答案:略(根据实际采访内容而定)
21. 答案:略(根据展示和评价情况而定)
(二)新闻发布会(15分)
22. 答案:略(根据模拟情况而定)
23. 答案:略(根据评选标准和实际表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