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23 13: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生产地位: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分布:
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韩国、朝鲜等
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菲律宾等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除亚洲外,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分布着大片的稻田,但采用的是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群岛)、克什米尔地区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势平坦。
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选种 育种 育秧 起秧
犁地 耙地 搭埂 插秧
田间管理
排灌
拔草
施肥
收割 脱粒 扬场 入仓施药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选种 育种 育秧 起秧
犁地 耙地 搭埂 插秧
田间管理
排灌
拔草
施肥
收割 脱粒 扬场 入仓施药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2、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地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市场——稻米为当地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
人均耕地----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
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
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经营规模小
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700
407
248
单产(千克/亩)
水稻
玉米
小麦
粮食作物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对比
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原因: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大部分留作自用。
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8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0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④需要水利工程量大
人口稠密
人均耕地少
消费量大
总产量不大
家庭经营
田地规模小
劳动力丰富
精耕细作
经济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各特点之间的联系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
⑤科技水平低
④机械化水平低
①小农经营
③商品率低





水利工程量大
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单产高
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科技水平比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
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
适度规模经营
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体力劳动为主、靠传统经验
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
水旱灾害频繁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集约农业
  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像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就是集约型农业)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集约经营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探究活动:
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解释我国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单产水平高。
1、地形和土壤条件: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2、气候条件: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气温高,降水丰富,雨热同
季,灌溉水源充足,利于水
稻生长;
3、水稻生产历史和饮食习惯: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形成了喜食稻米的饮食习惯;
4、人口、耕地和劳动力数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
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杂交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了2亿多公顷,增产粮食3亿多吨。因此,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首届 “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与创造奖”等。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你 知 道 吗?
少年
袁隆平
青年
袁隆平
1981年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首届 “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1993年获美国“拯救饥饿奖”
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2004年获世界粮食奖
袁隆平继杨振宁之后 获影响华人终身成就奖
二、商品谷物农业
1.什么是商品谷物农业
2.分布
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
小麦
玉米
遍地金黄的小麦
经营方式:
美国农场(家庭经营)
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
特点:
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乌克兰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我国东北、西北
影响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阅读下图,思考:
影响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
地势平坦开阔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现代化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阅读教材50页案例3,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3.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
时间 农业发展过程 农业发展条件和原因
19世纪到20世纪 商品性生产 修建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农业向西发展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农业现代化 机械化 缓解人少地多的矛盾 世界人口猛增,市场扩大,粮价上涨
生物技术革命 培育了玉米良种
化学革命 增加化肥使用量
经营管理革命 提高经济效益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 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玉米和麦类占重要地位
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丰富
东西高、中部低地势,墨西哥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
芝加哥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地形:位于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开阔。
土壤:温带草原植被下形成黑土和黑钙土,有机质丰富,肥力高。
中 央 平 原
该国地图
请在此处添加该国家的地形、政区图。
美国的河流
灌溉水源丰富
市场广阔: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出口国,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该国地图
请在此处添加该国家的地形、政区图。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美国水运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美国人口分布图
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规模大
美国人口
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并向大型化、高速化、联合化发展
美国农场:一人耕种三千英亩
——来自环球网
初到华盛顿时,外国记者中心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华盛顿并不代表美国,如果没有到过农村,对驻美记者来说就不算是真正了解美国”。日前,在美国农民协会的帮助下,记者到北达科他州河谷市的一家农场,与主人格雷格夫妇同吃同住同劳动,着实体验了一次现代化的美国农村生活。
美国农民住得不比城里人差
  北达科他州位于美国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亚麻籽、小麦、大麦、葵花籽等11种农作物产量均名列全美第一,农业产值在全州经济中所占比重高达25%(约为美国平均水平的4倍),农民占该州就业人数的24%(美国的平均比例还不到2%)。河谷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沿途所见都是一望无际的农场和高大的储粮罐,由于正值春季,地里没长庄稼,露出黑黝黝的土地。
格雷格家的餐厅宽敞明亮,可以看到外面的树林和田园,突然有几十只鹿闯入记者的视线,它们成群结队嬉戏跳跃。格雷格说:“那是野生鹿群,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1人耕种3000英亩土地
  格雷格夫妇的农场和牧场,加在一起大约有3000英亩(1英亩约合6市亩),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小麦、玉米和荞麦。格雷格夫妇共拥有185头母牛和8头公牛,所有这些牛都是肉牛。牧场上,许多牛在悠闲地“散步”,每头牛的两只耳朵上都戴着一个橘黄色的塑料卡片。格雷格说:“这是牛的身份证,上面有牛的出生日期、亲属关系及编号等信息,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电脑一览无余。
农场里高科技无处不在
  仅占全国人口1.8%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001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高达535亿美元。如果离开了高科技,这样的农业奇迹根本就不可能!
问题:请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有何不同?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家庭农场经营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科技水平高
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
相似
不同
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有水源灌溉
工业发达
农工商一体化
气候——雨热同期
科技发达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可大规模经营
交通便利
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   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   C.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D.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委内瑞拉
A
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
D
课堂练习

 3.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B_________、C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气候区,______资源丰富。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 A.河流冲积平原  B.河口三角洲 C.滨海平原  D.高原和山区 (4)与其它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
生产过程______,劳动强度____,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____________。   (5)该地区人口______,劳力______,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低;③________________低;④________________大;⑤____________低。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季风
水热
A、B
复杂

精耕细作
稠密
丰富
稻米
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
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
科技水平
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体验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