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23 08: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阅读教材51页第一段,回答:
1.大牧场放牧业与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等
3.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4.大牧场放牧业具有什么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
美国
阿根廷
南非
分布国家 美国、阿根廷 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以牧羊为主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养羊为主。
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大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农庄牧场
阿根廷有成千上万个农庄牧场,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散落在碧绿的潘帕斯大草原,这些农庄成了人们旅游和休闲的去处。
在阿根廷,开办旅游的庄园大多已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他们之中有的是普通农家牧人的宅院;有些则是历史名人、富豪、将军甚至总统的私宅别墅。他们的旧主人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因此庄园的建筑风格各异。有的大庄园,如位于恩特雷里奥斯省的19世纪50年代的阿根廷总统乌尔基萨的庄园,占地数十公顷,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从法国运来,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建造精美,可与欧洲王室的王宫相媲美,是不可多得的宫殿式建筑。
普通农牧业生产者的小庄园展示的则是过去时代普通农村的风貌。这些庄园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仍基本上保留着原有的历史特色,成为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的庄园里,不仅保留着原有古色古香的陈设,就连生产设施、仓房、牛栏、酒吧,也依旧是当年旧貌。
阿根廷的畜牧业久负盛名,目前养牛6000多万头,居世界前列,牛肉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
16世纪时,潘帕斯草原人烟稀少,只有以渔猎为生的印第安人游牧部落,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由一片荒野变成了有铁丝网分割的牧场,粗放自给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所取代。大牧场归牧场主所有,原先自由自在的放牧者,成为被雇用的放牧人,由此不难看出,殖民主义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深刻影响。
潘帕斯草原的商品牧牛业,需世界牛肉的销售市场,这个市场当时主要在欧洲西部。要大量出口牛肉,首先把潘帕斯草原各地的肉牛通过十几条铁路运输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兰卡等港口,然后加工包装后,运销欧洲市场。
潘帕斯现大部分已开垦成农田和牧场,盛产小麦、玉米、饲料、蔬菜、水果、肉类、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区,并成为阿根廷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心脏地区。集中了全国2/3的人口,4/5的工业生产和2/3以上的农业生产。
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铁路、公路呈辐射状伸向全国各地。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
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是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
阅读案例4,完成52页活动题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分布
30°S~ 40°S
气候温和
草类茂盛
潘帕斯草原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向西半部扩展,酷似一个极大的半圆形。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东部年降水量常在900毫米以上,四季分配亦较均匀,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阿根廷牧牛业的商品率高
他们如何把牛肉送到世界各地呢?
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
依图设想一下阿根廷如何把牛肉送到世界各地?
牧场
港口
世界各地
铁路
屠宰成肉
冷冻船
归纳:1.影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
草原
土地
交通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草类茂盛,优良天然草场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促进牧场商品性经营
活动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经营方式:
大型牧场经营(集约经营),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
商品率高
科技应用:
科技应用广泛,如培育良种牛、交通改善、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
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培育良种牛,牛群病害的研究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青饲料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田间杂草、菜叶类、水生植物、嫩枝树叶等。
牛一天能吃多少斤饲料?
两月龄开始喂青饲料,每天100-150g
三月龄,1.5-2kg
四月龄,4-5kg
7-12月,性成熟时期,按每100kg活重计算,青贮5-6kg,干草1.5-2kg,秸杆1-2kg,精料1-1.5kg
13月龄至初配阶段,按干物质计算,粗料站75%,精料占25%
思考:3 .请给我国的畜牧业开个改良处
方,有何高见?
潘帕斯草原 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气候
位置和交通
生产和经营方式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为干旱
位于大西洋西岸平原,海外联系便利
内陆高原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
大型牧场,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粗放式放牧或游牧
潘帕斯草原 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主要畜种
改善方向

马、牛、羊
主要是培养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主要是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改善生态条件,增加牧民的定居点
(续表)
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方式。
活动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区位特点:
多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区位要求:
乳畜业发达地区:
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二、乳畜业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分布于大城市郊区
阅读教材P52,思考:
乳畜业的分布
乳畜业
城市郊区
牛奶
乳制品
不耐贮藏
运输不便
近消费市场
牛奶
乳制品
不耐贮藏
运输不便
近消费市场
(1) 饲料因素:为什么西欧有适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
P53活动
1. 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
(2) 市场因素: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P53活动
1. 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90% 76% 90% 97%
表3.1 西欧四国城市化水平(2001年)
在西欧的多数餐桌上,都能找到乳畜产品。
(2) 市场因素:
饮食习惯;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奶类需求量大;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宜贮藏,且运输不便,乳畜业接近市场。
P54活动
2. 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分布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特点。
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
西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P54活动
3. 把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一比较 。
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气 候
草 场
分 布
产 品
机械化程度
市 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温和湿润
天然草场为主
人工草场为主
地广人稀的地区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肉、皮、毛
牛奶及奶制品
较高

外地市场为主
本地市场为主
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思考各颜色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
靠近城市,集约化、商品化、机械化明显
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