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1.3 宋明理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1.3 宋明理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4 15: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宋明理学 时 间 20150911
序 号 003
教 材分 析 教材关于本课有四目,其中承接前面汉代儒学地位上升,在汉末之后遇到困境,对宋代理学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突出了朱熹、陆王的观点,整体来说有体系。但就具体内容显得有些臃肿,需要简化完善。
学 情分 析 学生对于本科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如韩愈、朱熹、二程等。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本课理论强,学习难度大,需要教师认真的总结,积极引导。
学 习目 标 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主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重 点难 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及其代表人物思想深刻理解领悟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思想
方法与媒体 比较法、阅读法;多媒体ppt
过程设计
再现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线索:春秋:产生战国:发展秦朝:挫折汉朝:独尊魏晋:冲击唐朝:复兴宋代:理学程朱理学二程: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朱熹:理比气更根本;强调积累;注重三纲五常陆王心学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发明本心。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结合教材,梳理线索学生小组合作,得出发展过程独尊:由于董仲舒、汉武帝问题1:为什么魏晋时期儒学受到冲击?(佛道盛行,冲击传统社会思想)问题2:理学是什么?(融合佛道的新儒学)阅读教材14——15页,学生自行归纳。然后小组讨论。通过各自的思想,归纳程朱理学的思想内容。朱熹的四书说明一下。学生阅读教材16页。得出陆王的观点。问题3: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思想问题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唯心主义异:识理的途径不同 哲学观点不同 梳理儒学发展线索,引导学生回忆,为新知做铺垫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要求学生寻找关键的字句,指出本段的关键句意。学生回答:理是万物的本原;注重三纲五常引导学生抓住本段的关键字“格”。“格”是探究的意思。是不断的学习、积累,达到事物的极致。强调的是积累。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理学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举例说明,宋代之后的忠君思想浓厚,是理学的影响之一。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宋代之后服饰反而比唐代保守?学生回答:三纲五常被反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运用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引导学生分析确定甲乙是谁?然后选择相应的观点。学生回答:甲陆九渊,乙朱熹属于甲的观点是发明本心,故选B
板书设计 儒学发展线索春秋 战国 汉 魏晋 唐 宋原始儒学 董儒 困境 复兴 理学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异同点: 同: 陆王心学 异: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