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藤野先生
鲁迅 八上第6课
さ ん
学习目标
1.概括文章典型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品析描写藤野先生的细节,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冷峻”与“温情”并存的语言风格,感受表达之美。
4.学习本文的选材方法。
5.了解作者的留学经历,体验尊师和爱国之情,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挟着( ) 樱花( ) 绯红( )畸形( )
不逊( ) 匿名( )诘责( ) 呜呼( )
教诲( ) 瞥见( ) 宛如( )解剖( )
驿站( ) 油光可鉴( ) 杳无消息( )
抑扬顿挫( ) 深恶痛疾( )
xié
yīng
fēi
jī
xùn
nì
jié
wū
huì
jiàn
piē
yǎo
cuò
wǎn
pōu
wù
yì
【生字词】
第一课时
【导入】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鲁迅
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让鲁迅如此感念呢?
藤野先生
一.概括事件,品析细节。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第1一2段)“我”
(第3一4段)“我”
(第5段)“我”
(第6一10段)“我”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
根据这些事件与刻画“藤野先生”之间的关系,
将其分为三类。
(第11一15段)藤野先生
(第16一19段)藤野先生
(第20一22段)藤野先生
(第23段)藤野先生
(第24一28自然段)“我”
(第29一31自然段)“我”
(第32一35自然段)“我”
(第36—38自然段)“我”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第1一2段)“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第3一4段)“我”记下了去仙台途中的两个地名。
(第5段)“我”在仙台颇受优待。
(第6一10段)“我”初识藤野先生。
(第11一15段)
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
(第16一19段)
藤野先生帮“我”纠正解剖图。
(第20一22段)
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第23段)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第24一28自然段)
“我”遭遇“匿名信”事件。
(第29一31自然段)
“我”经历“看电影”事件。
(第32一35自然段)
“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第36—38自然段)
“我”对藤野先生的别后思念。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
根据这些事件与刻画“藤野先生”之间的关系,
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 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件
初识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告别先生
第二类 离别后作者做的有关藤野先生的事件
装订收藏讲义、悬挂照片、深夜怀念先生
第三类 字里行间几乎未写藤野先生的事件
东京所见所闻 仙台求学受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一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主要事件:藤野先生纠正解剖图。
语言细节:陈述现状——肯定安慰——指出事实——提出要求。“要全照着”,表明藤野先生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学生,特别讲原则。
伟大品质:教学上循循善诱、严格要求。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主要事件: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语言细节:“又”(频率高);
“很高兴”“极有抑扬的声调”(热情);
“很担心”“怕你”(程度深);
“现在总算”(时间长)。
伟大品质:对教学充满热情,真诚关心学生。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主要事件: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语言细节:
“听说”“问我”“看一看”(求实精神);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专业志趣)。
伟大品质:富有求实精神和专业志趣。
2.细读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关键段落,看看作者写了藤野先生的哪些
事,从语言细节上,你感受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示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主要事件:藤野先生添改讲义。
语言细节:
1.“每一星期”(频率高);
2.“从头到末”“都”“不但…也…”
“一一订正”(范围广);
3.“许多”(数量多);
“添改”“增加”“订正”(方法多);
“一直继续”(时间长)。
伟大品质: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小结】
1. 概括事件,要找到主语和关键动词,
并用“陈述对象+陈述内容”的格式表达。
2.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件,作用是传神地刻画了
先生形象: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教学上循循善诱、严格要求;
富有求实精神和专业志趣;
真诚关心学生,没有民族偏见;
选材方法一:选材要严。
选择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
3.品析人物形象,要从细品语言细节开始。
二.研读结尾,体悟情感。
文章标题是《藤野先生》,那么,在“我”的眼中藤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对他又怀着怎样的情感呢?“我”的这些情感表现在哪些事件上?请到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寻找答案。
藤野先生:“伟大”的老师,“给我鼓励”的老师。
情感:“最使我感激”,“我”敬重他,怀念他,学习他。
事件:收藏讲义、悬挂照相、思念先生。
【链接材料】1935年,日本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征求鲁迅先生意见,问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鲁迅
【小结】
1.离别后,作者做的与藤野先生有关的事件,作
用是表达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敬仰;
侧面体现藤野先生的品质。
选材方法二:选择能体现真情实感的材料。
选取他人的行为、情感、评价等,侧面表现人物。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初读课文的心得,结合关键语句积累了词语;概括事件,了解了文章所选的三类素材,在研读细节中了解了藤野先生的伟大品质,知晓了鲁迅先生为什么感激藤野先生,也感受到了文章“纪实写人”的特点。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它的纪实性和“人物通讯”“传记”不同,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文章中还有一个“我”存在。
这篇文章还写了“我”的一些其他经历,除了表现“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外,还表现了“我”的哪些情感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完成了四项学习任务:一是概括了事件,了解了文章所选的三类素材;二是聚焦藤野先生的关键事件,品读了语言细节,提炼了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三是体悟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态度。
回忆性散文,是站在“我”的视角回忆和“我”相关联的人和事。这篇文章除了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外,还写了“我”的其他经历,在这些事当中,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又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我们接着来学习。
一.聚焦事件,分析文体特点。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第1一2段)“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第3一4段)“我”记下了去仙台途中的两个地名。
(第5段)“我”在仙台颇受优待。
(第6一10段)“我”初识藤野先生。
1.根据以下概括,以及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说说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第11一15段)
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
(第16一19段)
藤野先生帮“我”纠正解剖图。
(第20一22段)
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第23段)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第24一28自然段)
“我”遭遇“匿名信”事件。
(第29一31自然段)
“我”经历“看电影”事件。
(第32一35自然段)
“我”与滕野先生惜别。
(第36—38自然段)
“我”对藤野先生的别后思念。
回忆性散文特点
(1)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
(2)注重细节描写。
(3)既写了回忆对象的事件,也写了回忆者的经历,两个
方面交织在一起,即回忆对象与回忆者交织在一起。
(4)站在现在回忆过去的事情的角度,以写过去为主,但
也会写现在的事情,即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
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Text here
1.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原】(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改】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
意味;加上“成群结队”,表明这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Text here
1.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原】(2)但到傍晚,地板便不免要咚略略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改】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略略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则更加
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现
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Text here
1.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原】(3)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控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改】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控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
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写藤野先生:充满崇敬和热情,描写时注意细节刻画,语言质朴;
写其他人物和事件:冷峻、犀利、辛辣,常用反语,充满讽刺。
2.通过以上分析,你发现作者“写藤野先生”与“写其他人
物和事件”,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三.回看全文,理解叙事特点。
文章标题为《藤野先生》,除去直接与先生相关的事件;
离别后“我”所做的与先生相关的事件,还有一类字里行间
几乎未写藤野先生的事件:东京所见所闻;仙台求学受优待;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细读这些事件,并参考下文链接材料,思考作者为什么要
用那么多笔墨写“我”的这些经历和见闻?
提示:可从情节发展、情感关系、文章体裁、文章主旨等多角度分析。
【资料链接1】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fān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
尊敬中国人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
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资料链接2】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呐喊>自序》
【资料链接3】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1.从情节发展看,这些事件与写藤野先生有间接关系。
东京所见所闻 是见到藤野先生的前因;
看电影事件 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
仙台求学受优待 与藤野先生关心我的出发点形成对照。
匿名信事件 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
2.从情感关系看,形成对比和衬托。
“我”对其他事件的厌恶、愤慨、深恶痛疾,都有效衬托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以及“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正因为有了这种种遭遇、不平和愤慨,藤野先生给予“我”的关心才显得更为可贵。
3.从文章主旨看,这些事件交代弃医从文的原因,含蓄地表
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4.从文章体裁看,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将“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的经历”交织着写,通常是两条线索并进,即既写回忆对象,也写回忆者自身。
东京所见所闻---- 失望厌恶
匿名信事件 ----愤慨心酸
看电影事件 ----悲愤震动
弃医从文
↓
爱国(暗线)
仙台学医
↓
↓
梳理本文的两条线索。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爱国)
学医救国——弃医从文
【小结】
1.选材方法三:开掘要深,选择能够深化主旨的材料。
鲁迅把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选材要严:选取典型事件,紧扣主旨展开。
开掘要深:思想要有深度,意义要深刻。
故作者选取不同类型的事件,作用亦不同。
【课堂总结】
一位恩师:藤野先生。
两条线索: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爱国之情。
三类事件: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件;
离别后作者做的有关藤野先生的事件;
字里行间几乎未写藤野先生的事件。
四种情感:怀念、感激、敬仰、爱国。
选材精准,主旨深刻。
【作业】
1.重读《植树的牧羊人》《皇帝的新装》《邓稼先》
《说和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叶圣陶先生二
三事》,选取文中的语言细节描写,说说这几篇文章
在写人上有哪些不同。
2.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尝试着给鲁迅笔下的老师
各写一篇小传。
【板书设计】
“我”的经历:冷峻、爱国
藤野先生的事件:温情、感激
交织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