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顺乎世界之潮流” 时间序号 20150928--008
教 材分 析 《“顺乎世界之潮流”》是必修三专题三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本课在本专题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由本课开始本专题讲述鸦片战争后各个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此外,本课与必修一在时间上也有所联系。本课讲述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所作出的种种探索和努力,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都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 情分 析 本课面向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和独立思考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生在初中时就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有所了解,也就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基础。这一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正缓慢形成、发展,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应纠缠知识点的贯彻而应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于一些基础史实可以适当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 习目 标 1、知道魏源、林则徐的思想。2、掌握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重 点难 点 重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难点: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与媒体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史料研读与体验感悟。多媒体、历史图片和史料。
过程设计
【再现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诗的经典、楚辞的魅力、汉赋的风采、“李杜诗篇万口传”、宋代词苑、元曲与市民社会、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复习提问问题设计:1、请简述《诗经》的特点。2、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操作流程:教师提问两位学生到黑板展示,其他学生在下面默写,然后由学生互换答案卷,对照教材和导学案批改,教师最后做点评。(参考答案 1、《诗经》的特点和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2、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通俗化。过渡语:通读专题三导语,本专题“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线索是: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一个主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就是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就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这三个阶段反映哪些阶级,下面进入本课内容。亮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解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让学习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1.“睁眼看世界”:(1)背景:清朝国势衰弱,社会矛盾尖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2)代表人物: 林则徐 《四洲志》,“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中体西用” 2.维新变法:(1)背景:政治--民族危机的深重;经济--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2)代表人物及主张(3)评价维新思想 3.走向共和:(1)背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代表人物及主张 1.教师展示自主学习问题(见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知识;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3.教师展示“中西文明对比”(见课件),学生结合自己预习的结果,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部分教材到黑板分小组展示所想要解决的问题。4.教师关注学生展示的问题,查漏补缺,并组织学生回答。同时教师重难点以表格的形式予以解析: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及思想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维新派(1)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借经学,打着“孔子”名义,宣传变法梁启超:最主要的宣传者。提出“申民权,设议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和纲常名教。严复:用物竞天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共同点: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3)评价:爱国的、进步的、具有启蒙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反封建不彻底。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及主张孙中山:政治上实行民主共和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异同同(内容、目的):都走资本主义道路,都为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1)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温和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5.教师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一起整合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初步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同时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6.学生限时记忆,教师检查。过渡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艰难道路有三个阶段,同学们要把握每一阶段对应不同的阶级及他们的主张,接下来看看我们的“火眼金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知识脉络。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直接互相展示和交流,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课采用地图的方式目的在于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并且让学生对史实有时空的认识。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史料研读、感悟体验1.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①林则徐 《四洲志》,“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借经学,打着“孔子”名义,宣传变法梁启超:最主要的宣传者。提出“申民权,设议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和纲常名教。严复:用物竞天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共同主张: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孙中山:政治上实行民主共和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教学策略:精读史料——找寻关键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研究精读史料之间的关系。(学生研读教材,分小组讨论、展示。在每个小组展示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与点拨。)探究一:探寻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魏源的思想特点材料一 图,魏源及《海国图志》。 材料二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问题设计:分析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魏源思想的特点。教师解读: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伦理色彩材料三 泰西近政论,皆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招统筹全局折》问题设计:材料三中,康有为思想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影响如何?教师解读:康有为思想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依据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影响:有力的冲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使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高涨,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材料四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1903年12月问题设计: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较,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较之康有为有什么显著的变化?教师解读:康有为主张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孙中山则主张采用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而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问题设计: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阶层的哪些主张?教师解读: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发展资本主义。(学生思考,讨论,小组展示。)教师总结:通过不同阶级派别在不同时期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思相主张,呈现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的变化,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向西方学习,顺乎世界潮流这一主题。预留时间给学生组织答案撰写,巩固基础史实。结束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向西方开启了艰难的学习之旅,通过不断思索,不断深化,逐渐由器物学习过渡到制度学习最后过渡到思想学习。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我们要学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史料的研读通常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同时,史料在研读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史料内容暗含的线索,这尤其需要慢慢的咀嚼和分析。教师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史料,形成深度阅读史料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和感悟主题。并且在学生解读材料是要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性,在平时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个材料解析题的探究,延伸本节课内容,并再一次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让学生再次消化吸收。。
【运用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检测巩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 见学案和《优化设计》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知识迁移运用,检测目标达成度。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2.完成学案上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