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时间序号 2015-10-06-010
教 材分 析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动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学 情分 析 本课面向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正缓慢形成、发展,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应纠缠知识点的贯彻而应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于一些基础史实可以适当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 习目 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2、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重 点难 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及其影响。;难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方法与媒体 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过程设计
【再现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复习巩固:教师提问,学生背诵新文化运动知识点。亮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解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让学习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一)开始传入 1、背景:(时间),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中国出现了一支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为了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在国外广泛接触了西方各种政治思想,其中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2、代表人物: ⑴(资产阶级改良派):较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马克思,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⑵(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 ⑶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二)正式传播 1、背景: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带来了新的希望。 A.方向:由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到宣传; B.性质:由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到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2、代表人物---李大钊 ①地位: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②宣传: A.1918年发表《》和《》,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1919年发表《》,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1.教师展示自主学习问题(见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知识;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3.教师展示“袁世凯尊孔复古”图片见课件),学生结合自己预习的结果,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部分教材到黑板分小组展示所想要解决的问题。4.教师关注学生展示的问题,查漏补缺,并组织学生回答。同时教师重难点以表格的形式予以解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代表人物及文章5.教师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整合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初步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同时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6.学生限时记忆,教师检查。过渡语:中国从思想文化上继续学习西方文化,具有启蒙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们本课主要介绍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工作,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晓。接下来看看我们的“火眼金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脉络。小组直接互相展示和交流,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课采用地图的方式目的在于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并且让学生对史实有时空的认识。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史料研读、感悟体验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教学策略:精读史料——找寻关键词、关键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研究精读史料之间的关系。(学生研读教材,分小组讨论、展示。在每个小组展示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与点拨。)探究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材料一 (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见学案) 问题设计:材料一中“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的统治时期?这种“怪诞之事实”具体指文化领域推行的什么政策?教师解读: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材料二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见导学案)问题设计: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其所谓的“光明世界”指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教师解读:民主和科学;资本主义。预留时间给学生组织答案撰写,巩固基础史实。结束语: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个人去学习。 史料的研读通常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同时,史料在研读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史料内容暗含的线索,这尤其需要慢慢的咀嚼和分析。教师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史料,形成深度阅读史料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和感悟主题。并且在学生解读材料是要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性,在平时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运用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检测巩固马克思主义。 见学案和《优化设计》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知识迁移运用,检测目标达成度。
板书设计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代表人物2、文章3、影响
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2.完成学案上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