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时间序号 20151013--013
教 材分 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专题四“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最后一课内容。主要介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两部分,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课的地位很重要。
学 情分 析 学生初高中的政治课上已经对建设中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 习目 标 1.(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2.(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重 点难 点 重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重要观点,难点:三个代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方法与媒体 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过程设计
【再现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复习提问问题设计:1、请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操作流程:教师提问两位学生到黑板展示,其他学生在下面默写,然后由学生互换答案卷,对照教材和导学案批改,教师最后做点评。(参考答案 1、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2、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过渡语:政治上说中共指导思想有马列主义、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呢?这就涉及到我们本课所学内容。亮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解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让学习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1.创立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宣言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教师展示自主学习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知识;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3.教师展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图片见课件),学生结合自己预习的结果,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部分教材到黑板分小组展示所想要解决的问题。4.教师关注学生展示的问题,查漏补缺,并组织学生回答。同时教师重难点以表格的形式予以解析:画出时间轴1978年、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着重点出1978年和1992年“和合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找出对应时间的重大事件、对应的简要内容和历史意义5.教师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与学生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合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初步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同时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6.学生限时记忆,教师检查。过渡语:任何一种理论都会存在问题,它脱胎于现实社会,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需要不断发展、完善。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知识脉络。小组直接互相展示和交流,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课采用地图的方式目的在于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并且让学生对史实有时空的认识。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史料研读、感悟体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康有为的改良思想 教学策略:精读史料——找寻关键词、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研究精读史料之间的关系。(学生研读教材,分小组讨论、展示。在每个小组展示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与点拨。)探究一:材料一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问题设计: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2、与时具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3、三次巨变伴随着对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末?教师解答: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预留时间给学生组织答案撰写,巩固基础史实。结束语:邓小平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史料的研读通常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同时,史料在研读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史料内容暗含的线索,这尤其需要慢慢的咀嚼和分析。教师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史料,形成深度阅读史料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和感悟主题。并且在学生解读材料是要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性,在平时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运用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检测巩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 见学案和《优化设计》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知识迁移运用,检测目标达成度。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2.完成学案上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