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4 17:3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时 间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015.1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序 号 16
教材分 析 本课内容涉及较多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不好,学生不易把握教学重点,使本课流于形式,好看不好“用”。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 情分 析 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认识水平还很有限,缺乏对历史问题的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历史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学 习目 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零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记忆。同时,要结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其加以分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重 点难 点 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难点: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方法与媒体 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过程设计
再现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教师提前将问题给学生,用于候课时背诵。学生在记忆完成后,教师对所设问题进行提问,并计入小组考核成绩中。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1.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2.条件:(学生自己看书归纳)(1)建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2)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 3.成就:(1)国防科技: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片)③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图片)④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播放视频)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辩证法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探究题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给学生课堂压迫感,打起精神。
运用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巩固相关知识点。 完成学案上的选择题部分,小组竞赛方式,学生抢答,教师点评。 检测课堂效果,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见学案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的所有题目。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