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8.1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8.1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4 18: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时 间 2015.11.20
序 号 01
教 材分 析 本课内容讲述的是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文学艺术是需要去欣赏去感悟的,但是教材中资料较少,所以应适当增加一些文学片段、音乐及美术作品的 欣赏,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浪漫主义文艺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与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及必修三的启蒙运动内容联系紧密,因而要联系相关内容进行适当扩展教学。
学 情分 析 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如高一语文必修三普希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囚徒》及语文必修四雨果《巴黎圣母院》的节选)及影视作品、媒体资讯等,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已有初步的接触,但学生对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其特点和影响都未理解掌握。所以本课着重引领学生去分析浪漫主义文艺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学 习目 标 1.知识能力目标:在教科书基础上,结合课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料及相关的图片、影像等资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19世纪初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通过对背景及影响的研究,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先阅读高中语文读本中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如《巴黎圣母院》节选,以及课堂中一些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全面而形象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上,由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自身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门创作的心境,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19世纪初期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浪漫注意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及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对理想及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 点难 点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2.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结合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并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与媒体 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过程设计
再现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布置学生去查阅本校图书馆馆藏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雨果《巴黎圣母院》或是阅读高一语文必修三普希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囚徒》及语文必修四雨果《巴黎圣母院》(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节选,及预习本课内容。 教师提前将问题给学生,用于候课时背诵。学生在记忆完成后,教师对所设问题进行提问,并计入小组考核成绩中。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文学之颠——英国国家图书馆展厅(了解浪漫主义的概念、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音乐之魂——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体会其深刻内涵,掌握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 收集、整理信息:让学生根据概念判断其学习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文必修三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否是浪漫主义代表作品并说出理由,让学生加深对浪漫主义的概念的理解,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对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音乐及美术成就进行归纳,使学生了解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此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1、带领学生欣赏《西风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思考:浪漫主义的取材(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什么特点?作品有什么重大影响? 得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 内容反映现实,憧憬未来;强调情感,追寻理想,反对崇尚理性,歌颂本能感情,描绘自然美景,尊重自然。 2、结合《巴黎圣母院》的内容及其中一段文字“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分析《巴黎圣母院》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由此你认为浪漫主义文学还有哪些特点?雨果的作品有什么重大影响? 得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之: 创作上主要采用对比、夸张、比喻 等手法 ;作品有着想像丰富、情节跌宕、重情感心理描写的特点。雨果的作品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同时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堕落。 3、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及音乐主要代表作品的出处, 得出浪漫主义思潮的特征之三: 发展水平:不平衡,文学英法最高,音乐是德国和奥地利最高。 这两课衔接比较好,所以直接导入。基础知识梳理能够让学生明白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更为系统的理解。
探究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教学:引入下列材料,为学生创设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自身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最终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理解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动荡的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动荡的欧洲) 1820—1823西班牙(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要求废除农奴制)的革命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探究题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给学生课堂压迫感,打起精神。
运用历史
教学内容 策略方法、问题及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检测巩固 完成学案上的选择题部分,小组竞赛方式,学生抢答,教师点评。 检测课堂效果,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心灵的激荡二浪漫乐章三向着自由前进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的所有题目。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可欣赏更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和美术作品。在教学中要贯穿学习艺术家执著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使学生珍惜并努力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提高自身素质。这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启示:一是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教师要甘当“配角”,尽职尽责地做好指导者;二是要增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可操作性,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外,作为历史教师,要博古通今,多才多艺,知识面要极其丰富才能胜任新课改教学,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自己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