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义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安义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24 15:55:28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你能从图中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吗。煤矿:北多南少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油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水能:西多东少你能从图中说出我国区域经济重心吗。东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必要性)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 ,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不具有 。流动性不均匀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 ,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需求与该区域所
赋存的自然资源 。不平衡不匹配因此: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平衡,
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北煤南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二、案例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二、案例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工程主要气源地在哪里?
2.目标市场在哪里?
3.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4.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5.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地形区? 二、西气东输工程概况1.基础: 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工程包括: 天然气开发建设
输气管道建设
用户管网建设4.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好(昼夜不停运输)等。西气东输一期工程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轮南上海5.主干管道建设途经的主要地形区: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秦岭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地区及储量 P84活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自然条件经济实力技术力量消费需求自然条件:
(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经济实力:
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技术力量:
技术力量较弱,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能源需求: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能源丰富消费量小相对贫乏消费量大能源供需矛盾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煤炭71.6%煤炭27%石油19.8%石油40%天然气2.1%天然气23%其它6.5%其它10%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天然气仅占2.7%)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获得同等热值的前提下,煤炭与天然气排放的灰粉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物的比例为29:1。①开采成本低
②储存、运输方便
③价格便宜①清洁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效率高
④比较价格低 ①使用不方便
②燃烧效率低
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①开采、储运难度大
②技术要求高
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农民自制气囊盗取天然气(中原油田)天然气输气管爆炸充起百米火柱因为天然气开采、储运所需的技术高,投资大。P84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2.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而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我国天然气需求及消费结构预测表 单位:亿立方米 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较大的提升空间。3.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P84思考:新疆气区青海气区川渝气区鄂尔多斯气区总体分布格局:东北、华北油气田开采已到中后期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材料一:大庆油田7年内拟年均减产7%以延长油田经营寿命
  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占国内石油产量约1/3的中国
最大石油基地——大庆油田,今后7年内计划年均削减产量约7%,到2010年,原油产量降到3000万吨级水平。
这意味着,这个在中国石油开采领域长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超级油田,其原油年生产能力将比2003年减少1000多万吨。 
  大庆油田的减产计划表明,这个30年来承担着中国石油供给最重要历史使命的“石油储备”,在现有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条件下,其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已所剩无几,面临枯竭。“稳定东部、发展西部”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总体分布格局: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思路:两个方向东部西部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1、西部: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地理环境: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压力生态环境会遭受破坏社会经济:2、东部: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地理环境: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通过“西气东输”,东部和西部间是如何实现双赢,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从西部输送至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北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火电(坑口电站)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随着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南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坑口电站)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阅读:西电东送工程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1、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2、煤炭输出区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两大问题京
广
线京

线京

线环境问题和运输问题(三)北煤南运(四)南水北调较少较大大最好较好较差地形复杂,工程巨大虽地形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到北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水沿线地区可能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流经地区的地下水位有可能升高,形成土壤盐碱化;
长江流量减少,可能会造成下游的泥沙淤积,长江海水倒灌,水质变差等问题。(五)国外著名调水工程(1)“东水西调”——如:联邦中央河谷工程
(2)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1、美国的调水工程 埃及适合人们居住和生产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4%,即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谷地。西水东调工程是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西部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将新增耕地380万亩,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缓解埃及粮食的短缺状况,增加水果、蔬菜出口,促进了当地的全面发展和繁荣。2、埃及“西水东调”3、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五)国外著名调水工程 该工程叫“雪山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从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沿途利用落差发电供首都堪培拉及墨尔本、悉尼等城市民用和工业用电,同时可提供灌溉用水。  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这就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生产出了高质量农产品,使水果、蔬菜、花卉等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该调水工程的成功,为世人树立了解决地区缺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典型。
4、以色列“北水南调” 关注煤炭、石油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关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我国的油气运输线路。(六)煤炭、石油、铁矿石的全球调配中国广开油源中 东中 哈 输 油 管 道海里海沿岸及其大陆架是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哈萨克斯坦已在这一地区探明石油储量46亿吨,计划2010年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提高到1亿吨,届时哈将有大量原油外输销售。中哈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06-5-25日起正式输油 这是身着红衣的中国施工人员与身着蓝衣的哈萨克斯坦施工人员站在位于哈境内的中哈石油管道首站零公里处。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拉动经济发展 阿拉木图的中国商品城,大量中国商品就是从这里走向中亚各国的,阿拉木图已成为“不夜城” 。 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课件75张PPT。www.themegallery.com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世界500强进区企业图标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复习:
影响工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资源等
影响工业生产的社会因素:
劳动力、政策、动力、交通、市场等
提示:好学者、会学者,应当自觉翻阅过去的教材。思考:什么是产业转移? 据沿海省市最新报道,全球500强企业近来纷纷将一些生产基地迁往我国,来华投资办厂的步伐不断加快,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席卷中国。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7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无锡投资建办134家企业。其中海力士半导体项目总投资达20亿美元,为江苏省最大的外资项目。 2005年外商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5%;今年上半年到位外资增幅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4.6倍。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首钢集团将新厂建在河北迁安的曹妃甸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产业转移按发生的地域范围可分哪两类?想一想: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首钢集团将搬迁至河北唐山市的曹妃甸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由生
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第87页“思考”
1.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但原料、市场等分布在
日韩、欧美等不同国家。
2.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为了利用我国廉价
的劳动力资源;
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
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
劳动力资源优势。第91页“思考”
3.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
近的青岛;
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
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
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
市——深圳。 耐克公司除最关键的气垫系统外全由外部提供。
阿迪达斯公司已将95%的制造环节转移至其他国家。
据美商务部统计,美国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占GDP比重从二战后的40%下降到2002年的13.9%,就业比重从最高时的35%降到目前的10%左右。 那么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什么呢?2003年各国工人平均工资(包括福利)比较 比较分析二、案例分析----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问:如果你们想办企业,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而且很复杂,其中有三个是最重要的因素。
分别是: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请同学们阅读图5.8后思考: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之一是什么?
(1)劳动力因素:思考:1.图5.8所示东亚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原因是什么?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思考: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不是,还与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产业政策,促进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等有关。结论: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 既然劳动力因素这么重要,那么,企业是不是应该把生产直接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呢?比如非洲?问题探究 劳动力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仅从劳动力价格考虑,企业为什么不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
(2)内部交易成本:
在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如要办一个批文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要跑几十个政府部门,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公章。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什么后果?A20世纪80年代企业为办一个
批文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生产组织职工培训改善投资环境产业转移低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企业生产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所投入的资金,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结论: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成为推动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要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图5.9利用建出口加工区来吸引企业转移。讨论课本P89页1、2两题。1、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2、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如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高效的服务及优惠条件等) 3.市场因素
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企业发展的
初期一般都
在当地生产以投资、建
厂等形式向
外产业转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
企业再发展的需求关税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它是运用关税手段来限制进口,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等对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产生直接影响,用以保护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和垄断国内市场。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问:当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办厂越来越多,为什么?思考:1.从图5.11中你看到了什么商机?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
二是避开贸易壁垒,迅速占领市场,并可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思考:极大地刺激了汽车的消费,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广阔和更具潜力,更能吸引国际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3.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结论: 发达国家因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为避开贸易壁垒,会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结论:
现实中,产业转移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除了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还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 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上海大众年生产能力60万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大众汽车的大众品牌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志俊、PASSAT领驭、POLO劲情、POLO劲取、CROSS POLO、途安和LAVIDA朗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上海通用汽车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销量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目前已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萨博四大品牌。目前,上海通用汽车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
3大生产基地,共4个
整车生产厂、2个动
力总成厂,年总产能
可达60万辆整车、10
万台自动变速箱和
57.5万台发动机,其
规模与实力在国内汽
车企业中位居前茅。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
年成立,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
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
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
份,合作年限30年。广本生产能力
合计达到年产36万辆,现有员工总
数为6600多人。目前生产的主要产
品有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
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思迪系
列轿车共四大系列车型。2007年2
月10日,广本累计生产的第100万
辆轿车下线,
广本第100
万个汽车用
户诞生。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合作期限30年,注册资本16.92亿元。公司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广州南沙区,起步产能20万辆/年。 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落户广州,给广州以及周边城市提供了巨大商机。汽车是一个拉动性极强的产业,用专家的观点就是“一比四的产业”,也就是说,汽车整车一块钱的产值,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四块钱的产值。
按照广州市政府的预测,广州丰田成立后,广州汽车产业的年产值可望达到2000亿元,真正成为广州的龙头产业。2000亿元产值,意味着后面还有8000亿元的商机。 日本汽车在中国“集群”会对中国企业有很大影响,日本汽车正将其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建立在中国华南。跨国公司留给中国企业的,很可能是一个只有制造能力而没有研发能力的“空壳”。一旦有更便宜的制造基地出现,汽车企业随时可能被撤走。
“在日本汽车向中国的转移中,大多数人看到了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会:解决人员就业和拉动地方经济。但很少有人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威胁。” 日本的工业带分布:
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濑户内海
不利因素:
太平洋沿岸地域狭小,用地有限;
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原料、燃料
和市场都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工业过于集中,出现许多
社会问题如城市人
口过度拥挤,
地价昂贵,水
供不足,环境
污染。 第90页“阅读”
中外大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向上海聚集
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招商引资的时候,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即要注意吸引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和发展性)。
如台湾的电子产业先转移到珠三角的东莞,后来又从东莞搬至长三角的苏州;又如,日本的某纺织企业先在墨西哥建厂,但很快又把工厂全部迁到中国。对于东莞和墨西哥来说,短期吸引产业转移后又转移走,对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利的。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使日本国内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内部交易成本也随之上升,促使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活动3、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来说,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开拓国际市场,把失去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促使企业产品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竞争力.4、劳动力价格高和短缺的局面,一方面使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外转移。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地价相对低廉和环境较好的地区扩展以及向海外转移。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失去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政策的优惠,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图5.12展示了日本工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及其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
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都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化的基本过程:
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原主导产业向海外转移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直接结果
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推进工业化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
A开发期、B增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信息产业:
开发和增长期
纺织工业:
成熟或衰退期
注意:发达国家将
哪个阶段的产业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注意:主要
是生产过程的哪
个环节转移到发
展中国家?“微笑曲线”
1.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
此规律,依次是日本
-韩国及我国的香港、
台湾地区-我国大陆
-朝鲜、蒙古。 2.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
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
用的劳动量较大。
3.因此,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
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
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______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是____的。
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____期、____期的产业和______
__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的产业和________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____期、____期的产业以及________的生产环节。工业化不利成熟 衰退低附加值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高附加值开发 增长高附加值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转移地
转移对象地
◇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具有污染尤其是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甚至是为了转移污染而转移产业,使产业转移对象地遭受污染问题的长久困扰!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就业机会的转移:
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课堂小结知识结构 日本、韩国国内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到国外建厂,可接近丰富的原料产地、广阔的市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1、日本、韩国的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建厂? 2、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他们建厂的目的地?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其中,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有丰富劳动力及广阔消费市场。 第93页“活动”
1.图5.16直观地反映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开放性问题)练习:
1.(03粤)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
__(国家)转移。墨西哥捷克 匈牙利1.(03粤)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
镇从事纺织、服装生
产的企业可达数
千家,从业人员
可达数万人。从
图13可以看出我国
纺织、服装专业镇的
分布特点为:Ⅰ.集中分布
在____省、____省、____省;
Ⅱ.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地区。江苏浙江广东沿海经济较发达(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1.(03粤)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3)根据
图14,简
述该镇服
装产业的
特点。
原材
料、设计、
设备来自
海外;多个服装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该镇服装生产专业化突出;同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生产和社会服务;产品主要销往海外,也有一部分产品在国内及本地销售。1.(03粤)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4)读图15,说明目前我国
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
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
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
的发展策略。
①中国服装企业与发达
国家和跨国公司之间有明确
的生产分工,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生产的附加值有限,大部分利润为发达国家服装公司和跨国连锁商所获取。
②今后的发展策略是:第一,加强服装设计,培育著名品牌;第二,加强市场营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2.(02粤)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生产工厂由墨西
哥(墨西哥城)转移
到中国(上海);
产品由以出口为
主转为以内销为主
(或将工厂设到市场
所在国家)。
(2)分析影响该跨国
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占领中国市场;
利用中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3.(04粤)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23分)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____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
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
哪些?
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市场3.(04粤)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23分)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
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
档家具厂的优势。
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
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
求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有素质
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
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
(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2014.(03苏)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双选)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5.(05京春)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A.开发利用难度小 B.燃烧效率低
C.输送、使用方便 D.对大气污染严重
6.(04苏)“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ACCB (07苏)图7 为“五种类型
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食品工业、软
件产业、服装加工
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
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AC2029.(07京)(36
分)读图9,完成
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
区年降水量分布
状况。(6分)
自天山山脉
向其南北两侧递
减。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10分)
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9.(07京)(36
分)读图9,完成
下列问题。
(3)简述导致塔
里木河流域荒漠
化发展的人为原
因。(6分)
水资源利用
不当,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9.(07京)(36
分)读图9,完成
下列问题。
(4)说明图中城
市分布特点,概
述城市化过程中
需要关注的问题。
(8分)
关注的问题: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6分)
使亚欧大陆交通更为便捷,贸易距离缩短,推进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谢谢各位课件30张PPT。南水北调P98 问题研究 前言 21世纪是淡水危机的世纪。虽然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全国600多座城市有一半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连天津、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也不得不限时供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果你不亲身走进八百里沂蒙,你也许永远不会相信那一个个老农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两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
如果你不走进陕西西安阎良区的关山镇农户,你也许永远看不到农户在锅里烧开水的时候,锅的一圈竟然是泛白的碱性沉淀物。这样的水他们已经喝了很多年。 探究活动 1 南水北调的背景材料思考:对数据进行比较,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
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南方调水?想一想: 自然原因:
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河流湖泊少,积蓄水量少,许多雨水都以洪水形式流入海洋;特别是春季干旱严重。
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人均径流量少; 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缺水形式:“水量性”缺水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西线三维
大小小大优劣差好资料一 P98 资料分析资料二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适宜调水。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P99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
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用统一管理;
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
资料三1、在城市生活、工业、……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生活,其次是生态、农业、工业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何作用?3、在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 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黄河上、下游争水的矛盾,还可减少拦蓄受水区当地地表径流,使河流保持一定的入海流量,有利于减轻黄河、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分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因为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人均量少,而且水质污染严重。 我国主要的调水工程1、南水北调
2、引黄(河)济青(岛)
3、引滦(河)入(天)津
4、引滦入唐(山)
5、引黄入晋(山西)
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 至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2、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3、东线: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4、中线: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航运、生物等。

(1)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基本沿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主要是因为沿线要经过________(地形区)的西侧.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点有:______
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
(2)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按自南向北依次写简称) ;该方案能够实现___,____,___,___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自南向北的顺序依次写出). 胶东丘陵可利用现有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前期投
资少,工期短.需梯级抽水,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
次污染苏鲁 冀 津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5)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政治、生态效益意义 ①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保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将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使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③增加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利于各种生物生长,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控制地面沉降。 大壩動工前,三斗坪的原貌。 再见黄河上
游水电山西坑
口火电华北地区华东地区长江上
游水电三峡
水电珠江上
游水电广东省 西电东送西电东送三大线路: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南水北调西线虽然短,但地形最复杂中线从丹江口向北地势渐低,且已有丹江口水库东线基本上穿越平原地区,且可利用大运河河道东线方案是从扬州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处取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的效益
东线工程可为苏、鲁、冀、津四省市供水。
???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缓解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可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中线方案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自流输水总干渠,终点北京、天津.
为鄂、豫、冀、津、京五省市提供城市生活、工业、农业及其它用水。远景规划再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增加北调水量。
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水量大,覆盖面广,自南向北自流输水,自西向东自流供水,供水机动灵活的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可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在此高寒地区建造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凿埋深数百米,长达100km以上的长隧洞,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多地震;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困难。还须加深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这些难点 资料三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生活、生态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何作用?3、在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 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黄河上、下游争水的矛盾,还可减少拦蓄受水区当地地表径流,使河流保持一定的入海流量,有利于减轻黄河、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分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因为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人均量少,水质污染严重。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基本沿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主要是因为沿线要经过________(地形区)的西侧.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缺点有:______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 (4)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按自南向北依次写简称)_ ;该方案能够实现___,____,___,___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自南向北的顺序依次写出). (5)分析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的经济,政治意义胶东丘陵,优点: 可利用现有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前期投资少,工期短。缺点:需梯级抽水,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4)苏 鲁 冀 津 ,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
(5)“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1)西气东输的干道自西向东经过我国地势的 级 阶梯,沿途的自然带 分布规律。(2)西电东送确定了三条通道:南线的重点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中线是将 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入长三角地区。中线的电能转化方式优于北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 附近取水,以 为主要输水渠道,缓解输水沿线的 河、
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二呈经度地带性珠江三角洲三峡水电中线开发的电能是水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是洁净能源,且价格较低。扬州京杭大运河黄和海练习题:(4)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是多年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