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4 14:09: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为生物圈的形成创造了首要条件的是(  )
A.原始地球 B.原始生命 C.多细胞生物 D.氧气
【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解答】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称为生物圈,故为生物圈的形成创造了首要条件的是原始生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下列关于人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只包含一个 DNA分子
B.体细胞正常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C.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答案】D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A、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
B、正常的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进行了复制,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
D、染色体的组成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正确。
故选D。
3.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如图所示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该黑洞距离我们2.59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所有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
【答案】B
【解析】 质量和太阳相当(或小点)的恒星的生命旅程:星云→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的生命旅程:星云→原恒星→主序星→亮星→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脉冲星);质量超大的恒星的生命旅程:星云→原恒星→亮星→红巨星→红超巨星→超新星→黑洞;
【解答】A.光年是长度单位,正确;
B.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最后阶段是黑矮星,质量极大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B错误;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正确;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2年4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种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了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
A.属于能遗传的变异 B.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C.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答案】A
【解析】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答】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环境能够影响太空椒的产量的。
故选:A。
5.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
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
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
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答案】D
【解析】宇宙中有卫星的星球有很多,比如木星就有很多卫星;恒星的寿命取决于质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氢原子核在超高高温作用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解答】A.宇宙中有卫星的星球有很多,比如木星就有很多卫星,所以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是错误的;
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质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B错误;
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氢原子核在超高高温作用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C错误;
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D正确;
故答案为:D.
6.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内个阶段,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答案】B
【解析】早期地球是一个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逐渐冷却,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降落到地表,形成海洋,十几亿年后在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生命,随后在地球和生物演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和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带,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被子植物及凿山运动的新生代;
【解答】早期地球是一个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原始的生命最早出现在原始的海洋中,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植物的进化顺序为: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所以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顺序是: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 →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植物的中生代 →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造山运动阶段 ;
故答案为:B.
7.下列关于恒星演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一旦紧缩成一个原恒星时,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
B.恒星的燃料消耗殆尽时,它就会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C.几个超巨星紧缩在一起时,形成了黑洞
D.超巨星可能爆炸成为超新星
【答案】C
【解析】原恒星(幼年期)、主序星(青年期)、红巨星(壮年期)、高密度恒星(老年期);最终演化结果:质量小的恒星形成行星状星云,之后成为白矮星,最后演化成黑矮星;质量大的恒星经过新星爆发或超新星爆发,质量较大的形成中子星,质量很大的形成黑洞.
【解答】A.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一旦紧缩成一个原恒星时,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 ,正确;
B.恒星的燃料消耗殆尽时,它就会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正确;
C.几个超巨星紧缩在一起时,形成了黑洞,质量大的恒星经过新星爆发或超新星爆发,质量较大的形成中子星,质量很大的形成黑洞.错误;
D.超巨星可能爆炸成为超新星 ,正确;
故答案为:C.
8.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而长牛肉,羊吃草而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
A.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同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牛和羊细胞的大小与形状不同
【答案】C
【解析】牛肉是牛细胞内的决定牛肉的基因控制的,羊肉是羊细胞内的决定羊肉的基因控制的。
【解答】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A.牛和羊新陈代谢方式与性状无关。所以不符合题意。
B..牛和羊消化功能与性状无关。所以也不符合题意。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决定肉质的基因不同。所以牛和羊的肉质不同,符合题意。
D.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不能决定牛和羊的性状。所以也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9. 科学家比较了图示几种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马腿骨结构有些相似 B.马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马的中足趾逐渐发达 D.马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信息发现证据,体现了科学的仔细观察和证据思想。
【解答】ABC、选项所示的证据均可从图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ABC不符合题意;
D、现代马的骨骼结构与图中所示其他化石有相似之处,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能反映遗传物质基本相同这一证据,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0.如图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细胞核,人体中有些细胞没有结构①
B.该图表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图中的⑤表示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一定相同
【答案】D
【解析】图中: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蛋白质,④DNA,⑤基因。
【解答】 A、图中①是细胞核,人体中有些细胞没有细胞核,如成熟的红细胞,A正确。
B、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存在于细胞核中,B正确。
C、⑤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C正确。
D、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不一定相同,如XY,其中X较长,Y较短,D错误。
故选:D。
11.下图为人工生产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产过程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
B.”工程菌”产生胰岛素的变异不能遗传
C.该技术利用了细菌繁殖快的特点
D.”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答案】B
【解析】人工生产胰岛素的过程是:将接有胰岛素基因的DNA转入大肠杆菌后形成的工程菌可产生胰岛素,该生产过程说明了基因可以控制性状。该过程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具有繁殖快等特点。
【解答】A.由人工生产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可知,将接有胰岛素基因的DNA转入大肠杆菌后形成的工程菌可产生胰岛素,该生产过程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A正确。
B.”工程菌”产生胰岛素的变异是基因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B错误。
C.大肠杆菌是细菌,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繁殖速度快,该技术利用了细菌繁殖快的特点,能快速生产胰岛素,C正确。
D.能生胰岛素的”工程菌”是通过把入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二肠杆菌基因组中的生物技术获得的,这种技术是转基因技术,D正确。
12.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地心说”宇宙体系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是发展“日心说”宇宙体系
【答案】B
【解析】宇宙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分别是: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太阳系或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宇宙。
【解答】A.光年是光在一年走过的路程,是属于长度单位。故A错误。
B.科学家猜测137亿年前,宇宙是一个极小、极热、密度极大的原始火球,后来发生爆炸并迅速膨胀。故B正确。
C.宇宙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太阳系或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宇宙。故C错误。
D.“地心说”的作品是摆脱了神话的影响,使人们不在局限于天圆地方的观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后,聪聪同学整理知识清单如下,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C.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答案】A
【解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A、米勒的模拟实验,是模拟在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合成了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由此论证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A正确;
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胚胎学证据等。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正确;
C、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生物先产生不定向变异,后发生自然选择,并非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不定向变异,C错误;
D、人类进化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D正确。
14.费尔南迪纳岛海岸风浪巨大,生活在这里的鸬鹚(又叫“鱼鹰”)翅膀退化,全身羽毛紧贴皮肤,具有发达的脚璞,善捕鱼。下列分析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翅膀发达的鸬鹚在该岛生存机会大
B.在该岛,鸬鹚翅膀发达的性状不能传递给后代
C.为了适应该岛环境,鸬鹚祖先产生了翅膀退化等一系列变异
D.风浪巨大的海岸环境使得鸬鹚向“翅膀退化”方向定向进化
【答案】D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A、费尔南迪纳岛海岸风浪巨大,翅膀发达的鸬鹚能飞到很高的地方,很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极小(不是没有生存机会);翅膀退化的鸬鹚,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生存机会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
B、亲代的性状可以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在该岛,鸬鹚翅膀发达的性状能传递给后代,B错误。
C、变异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鸬鹚祖先不能为了适应该岛的环境而主动产生翅膀退化等一系列变异,C错误。
D、生物的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这些都是不定向的。但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所以生物进化是定向的,而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风浪巨大的海岸环境使得鸬鹚向“翅膀退化”方向定向进化,D正确。
故选:D。
15.如图4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答案】B
【解析】达尔文解释生物进化的核心学说。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发生能遗传的变异;生物又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必然发生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条件之间的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那些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他把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淘汰叫做自然选择。
【解答】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抗药性逐渐增强 ,正确,因为扛药性强的害虫被选择下来了;
B.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是错误的,因为害虫体内本身就存在者各种各样的变异,抗药性强的害虫生存了下来,B错误;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正确;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正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近年来,多肉植物(如图所示)以其独特的外形广受人们的喜爱。
(1)多肉植物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是长期   的结果。
(2)多肉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的性状是由其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   决定的。
【答案】(1)自然选择(2)基因
【解析】(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2)由于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单位.
【解答】(1)多肉植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仅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能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多肉植物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多肉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的性状是由其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基因决定的。
故答案为:(1)自然选择(2)基因
17.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它们近几十年来两种翅形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达尔文提出的   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2)该事例说明适合在该海岛上生存的是   (填“残翅”或“正常翅”)昆虫。
【答案】(1)自然选择;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正常翅昆虫易被吹到海水里,因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较少;而残翅昆虫不易被吹到海水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较多
(2)残翅
【解析】达尔文解释生物进化的核心学说。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发生能遗传的变异;生物又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必然发生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条件之间的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那些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他把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淘汰叫做自然选择。
【解答】(1)根据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为:海岛上本身就存在者正常翅昆虫和残翅昆虫,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正常翅昆虫易被吹到海水里,因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较少;而残翅昆虫不易被吹到海水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较多;
(2)海岛上近几十年来两种翅形的数量变化为正常翅的昆虫数量越来越少,残翅的昆虫数量越来越多,说明适合在该海岛生存的是残翅昆虫。
18.如图是动物进化树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是   。
(2)由图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   动物进化来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地位由   。
【答案】(1)化石(2)爬行(3)低等到高等
【解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解答】(1)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
(2)由图6可以推断,鸟类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3)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地位由低等到高等。
故答案为:(1)化石;(2)爬行;(3)低等到高等。
19.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引起了一场全民科普热。
(1)影片中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首先它将变为一颗巨大的   (选填“红巨星”或“黑洞”)。
(2)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3)太阳是   (选填“太阳系”或“银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答案】(1)红巨星(2)水星(3)太阳系
【解析】(1)太阳的演化历程: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2)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3)恒星是指自身能够发光发热星球,一般都是体积巨大、质量巨大。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解答】(1)太阳的演化历程: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首先它将变为一颗巨大的红巨星。
(2)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
(3)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20.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经了漫长的探索,以下是历史上相关先贤经历的主要事件。
(1)伽利略某次观察到的金星如图甲,已知观察到的金星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则下列对日、地、金三者位置关系的描述中,能出现图甲现象的是   。
(2)下列关于沙普利银河系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
B.银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C.从侧面看,银河系呈中间厚、四周薄的形状
(3)针对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和威廉赫谢尔的银河系模型,有同学作出如下评价:
同学1: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持,因此是正确的理论。
同学2:威廉赫谢尔的银河系模型将太阳视为银河系的中心,因此是错误的理论。
你如何评价这两种模型?   
【答案】(1)B
(2)A;C
(3)任何科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两个模型都能解释诸多观测到的现象,具有一定价值,其缺陷会随科技发展被修正、完善(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解答】(1)金星是行星,本身不能发光,如图甲看到的金星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此时的地球、太阳、金星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B所示。
(2)沙普利提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它的中心不是太阳系。”由此可知,沙普利银河系模型认为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A正确; 沙普利银河系模型的认为银河系就是宇宙,未提到银河系的中心,B错误; 从侧面看,银河系呈中间厚、四周薄的形状,C正确。
(3)任何科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两个模型都能解释诸多观测到的现象,具有一定价值,其缺陷会随科技发展被修正、完善。
21.水稻花属两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196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教授在水稻田中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其特征是: ①开花时花药始终不开裂,花粉无法散发到雌蕊的柱头上。 ②花药内花粉数量很少,且用碘液检测不变蓝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性状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所决定的。袁隆平教授用这种雄性不育水稻作为育种材料,进行持续多年的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因此,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水稻田中出现个别雄性不育水稻植物的现象,这属于生物的   现象。
(2)雄性不育水稻花粉用碘液检测,结果不变蓝,说明   。
(3)决定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是位于水稻细胞中   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答案】(1)变异
(2)不含淀粉
(3)DNA
【解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解答】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在正常水稻田中出现个别雄性不育水稻植物,个别水稻与同品种其他正常水稻不同,这种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雄性不育水稻花粉用碘液检测,结果不变蓝,说明此花粉不含淀粉,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3)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所以,决定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是位于水稻细胞中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22.2月 20日,温州爱心人士为5只流浪狗找到新家的新闻感动了不少市民,尤其是他带黑色小狗———“麦黑”去医院治疗传染病更是满满正能量。
(1)“麦黑”和其他小狗的毛色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同。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   。
(2)对流浪狗实施绝育是遏制城市流浪狗过度增长的有效手段,无论哪种绝育措施,都是为了防止流浪狗的两性细胞结合形成   。
(3)爱心人士带“麦黑”去医院接受治疗,属于传染病防治措施中的   。
【答案】(1)DNA
(2)受精卵
(3)控制传染源
【解析】 属于传染病防治措施 包括:1、控制传染源比如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还包括切断传播途径,如果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应该注意戴口罩,对患者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应该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3、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包括人群、动物、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被感染,因此需要保护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
【解答】(1)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DNA以及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 两性细胞结合会产生受精卵, 绝育措施,都是为了防止流浪狗的两性细胞结合形成 受精卵;
(3)根据分析知对患病的狗进行治疗属于属于传染病防治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3.据人类推测,原始地球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且不含有游离氧。1953年米勒向如图所示装置中通入甲烷、氢气、氨、水蒸气等以模拟原始大气成分,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式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据此回答:
(1)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2)若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
(3)实验结果得到了氨基酸混合物,从生命起源的角度可得出的结论是  。
(4)1972年米勒做了另一个实验: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推测   。
【答案】(1)D
(2)爆炸
(3)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
(4)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或低温条件下)
【解析】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步。
【解答】(1)④是氨基酸混合物,D符合题意。
(2)当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时(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内),在管口点火容器内的混合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急速反应。在有限的空间内放出的热使气体体积彭胀而产生爆炸。
(3)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原始海洋,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因此,“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可以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
(4)在-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可以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可能起源于低温条件下。
故答案为:(1)D(2)爆炸(3)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4)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或低温条件下)
24.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导致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建立假设]    。
[实验步骤]
⑴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B。
⑵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
⑶   。
⑷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对其进行诱捕,记录并统计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区 项目 浅色蛾 黑色蛾
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3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得出结论]    。
【答案】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非工业污染区;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并记录;5,分析实验现象;6,得出结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工业区的污染严重,黑色桦尺蛾比浅色桦尺蛾更不易被发现,更具有生存优势;
【解答】建立假设:因为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所以假设是在工业污染区,黑色娥数量占优势;
(1)设计对照组,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污染区B;
(3)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 ;
故答案为: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非工业污染区、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
25.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又名鼠耳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拟南芥是研究植物遗传学的优秀材料,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长期落后的状况。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拟南芥通过基因层面操作,向其照射光后,气孔的张开面积更大。
(1)研究人员实施基因操作,能使气孔张开面积更大,这是因为基因能   。
(2)当拟南芥处于失水状态时,其气孔状态应是右图中   (选填“甲”或“乙”)
(3)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可能具有以下哪些优点(  )
A.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 B.有较大的的经济价值
C.基因组简单,易于基因操作 D.拟南芥的性状易于观察
(4)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叶片气孔张开面积具有调节作用,为了使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大,研究小组想要找到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亚硫酸氢钠浓度,进行如下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植株100株,平均分成五组,每天喷等量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在同样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室内培养拟南芥。25天后,各组拟南芥叶片大小和数目如下表所示(+多少表示叶片和大小与数量的多少)。
序号 亚硫酸氢钠浓度Kmg/kg) 叶片的大小 叶片的数量
1 0 +++ ++
2 10 ++++ +++
3 20 ++++++ ++++
4 30 ++++ +++
5 40 ++++ ++
该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答案】(1)控制生物性状
(2)甲
(3)A;C;D
(4)当浓度为20mg/kg时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随着亚硫酸氢钠的增加,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浓度为20mg/kg时强度最大。)
【解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2)植物蒸腾作用将水从气孔排出,当处于失水状态时,植物会将气孔关闭而减弱蒸腾作用。
(3)作为实验研究的材料需要具有易操作、易观察等优点。
(4)最适合光合作用时,长出的叶片最大,叶片数量最多。可根据对照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1)植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现代科学已经可以通过改变生物基因来改变生物的性状,所以可填控制生物性状。
(2)甲图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所以当拟南芥处于失水状态时,其气是关闭的,对应图甲。
(3)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可能具有以下哪些优点。要作为研究材料必须具备易操作、易观察、易获得等优点,所以A.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正确;B.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题中信息可知拟南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B错误;C.基因组简单,易于基因操作,因为要通过基因操作,使这种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所以基因组要简单并易于操作,C正确;D.拟南芥的性状易于观察, 说法正确。故选ACD.
(4)此小题是要研究“找到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亚硫酸氢钠浓度”,实验设置了五个组,使每组的浓度不同,而其他条件都相同。从记录的表格中数据可知,当亚硫酸氢钠浓度为20mg/kg时,叶片面积最大,叶片的数量最多,所以可认为20mg/kg是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浓度。
结论:当浓度为20mg/Kg时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随着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增加,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浓度为20mg/kg时强度最大。)
26.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
(2)在工业污染区,    体色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体色则是有利变异
(3)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
【答案】(1)性状
(2)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娥 
(3)自然选择
【解析】【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
(3)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故答案为:(1)性状(2)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娥(3)自然选择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27.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观察者与声源发生相对运动,靠近声源使声音变尖细,远离声源声音变低沉。这是由于单位时间到达耳朵的波峰数不同造成的。
如图所示:A点为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声源(通常情况下,声波的频率不变,其波长也不变,也就是说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也不变),圆弧可代表每一个波峰数,当小车B靠近A时,与远离A时在单位时间内碰到的波峰数也不同。声音的尖细则是由于波峰数变多的原因。
现在小明要探究“多普勒效应现象”。
步骤一:在水平空地上取A点,放置能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发生装置。
步骤二:小明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上,从B点径直向A点靠近,记录听到的声音变化情况。
步骤三:……
对比步骤二、三,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否一定要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为什么?   。
(2)请帮小明设计步骤三:   。
(3)小明的实验是否存在缺陷,请指出:   。
(4)有公式v=λf,v为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λ为波长,在这可等效替换为人耳能听到的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时间长短,f为声波的频率。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在观察者看来声源的频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是;固定频率的声波其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相同,对实验不会产生新的干扰
(2)小明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上,从B点径直向A点远离,记录听到的声音变化情况
(3)小明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存在较大的偶然性
(4)变大
【解析】多普勒效应:1、定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2、特点: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两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两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解答】(1)选择的发生装置一定要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固定频率的声波其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相同,对实验不会产生新的干扰。
(2)步骤三:小明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上,从B点径直向A点远离,记录听到声音变化情况。
(3)小明的实验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存在较大的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4)有公式v=λf,v为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λ为波长,在这可等效替换为人耳能听到的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时间长短,f为声波的频率。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λ波长变短,在观察者看来声源的频率将变大。
故答案为:(1)是;固定频率的声波其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相同,对实验不会产生新的干扰 (2)小明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上,从B点径直向A点远离,记录听到的声音变化情况 (3) 小明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存在较大的偶然性 (4)变大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
(1)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____表示vC(C点运动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不同星系的速度跟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大爆炸宇宙论
【解析】(1)[1]若以A点为参照物,C点远离A点的速度比B点快。图丙中甲比乙速度快,因此甲可表示vC,故甲符合题意。
(2)[2]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3]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跟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4)[4]大爆炸宇宙论若以A点为参照物,C点远离A点的速度比B点快。图丙中甲比乙速度快,因此甲可表示vC。橡皮筋拉长后,上面各点相互远离,模拟了宇宙膨胀的特点。这一模拟实验可帮助我们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合理性。
29.中国科学家挖掘到一块动物(取名为“顾氏小盗龙”)化石,据化石上动物遗体特征,恢复其生前样貌,如图所示。该动物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嘴里有牙齿,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1)顾氏小盗龙与现存鸟类和动物有亲缘关系,理由是   。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分析说明哪一块化石可能更古老?
【答案】(1)爬行类 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
(2)答:第二块化石可能更古老,因为第二块化石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解答】(1)由题干资料可知该化石中的生物浑身披有羽毛,前肢,与鸟的翅膀相似,具有鸟类的特征,它应该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因此顾氏小盗龙与现存鸟类和动物有亲缘关系。
(2)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爬行动物的特征.根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故答案为:(1)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2)第二块化石可能更古老,因为第二块化石更接近鱼类动物的特征
30.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    (填写细胞结构名称)中。
(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   (选填序号)作为论据。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答案】(1)细胞核
(2)具有
(3)①③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位于细胞核中,所以基因工程将提取的DNA导入细胞核中,使其表达。导入到细胞核中的抗虫基因可以表达,其后代也携带有该基因,所以后代也具有抗虫性状。转基因抗虫棉可以减少弄药的使用,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答】(1)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基因才能表达。(2)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成为烟草的遗传物质,所以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具有抗虫性状。(3)转基因抗虫棉可以减少弄药的使用,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1)细胞核;(2)具有;(3)①③
31.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雌牛B是黑色的、雄牛A是黄色的、奶牛C是黑白相间的,雌牛D是黄白相间的,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________
【答案】(1)受精 子宫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能
【解析】(1)a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即受精过程。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熟,最后分娩产出新生儿。(2)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由于奶牛F是奶牛C提供的细胞核,所以长得与奶牛C相似。(3)将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的事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4)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奶牛F中,让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5)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他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32.阅读以下这段有关太阳的文字,回答问题: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行。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30kg(约为地球的33万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总和少于2%。
目前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通过对恒星演化及宇宙年代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已经历了大约45.7亿年。太阳在其主序星阶段已经到了中年期,它通过核心内部发生的氢核聚变来释放能量。在太阳的核心,每秒能将超过400万吨物质转化为能量,生成中微子和太阳辐射。以这个速度,太阳至今已经将大约100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转化成了能量。太阳作为主序星的时间大约可以持续100亿年左右。
(1)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太阳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
(2)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阶段,未来的太阳将继续演化:主序星→   →  →黑矮星。
(3)美国NASA计划2018年夏天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人类将首次近距离对太阳和太阳风进行全面观测,你认为“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答案】(1)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2)红巨星;白矮星
(3)发射时克服地球引力;耐高温;与地球保持通信等(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演化、太阳的能量。
【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太阳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2)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阶段,未来的太阳将继续演化: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3)“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发射时克服地球引力;耐高温。
故答案为:(1)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2)红巨星;白矮星(3)发射时克服地球引力;耐高温;与地球保持通信等(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为生物圈的形成创造了首要条件的是(  )
A.原始地球 B.原始生命 C.多细胞生物 D.氧气
2.下列关于人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只包含一个 DNA分子
B.体细胞正常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C.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如图所示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该黑洞距离我们2.59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所有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
4.2022年4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种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了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
A.属于能遗传的变异 B.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C.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5.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
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
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
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6.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内个阶段,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7.下列关于恒星演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一旦紧缩成一个原恒星时,一颗新的恒星就诞生了
B.恒星的燃料消耗殆尽时,它就会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
C.几个超巨星紧缩在一起时,形成了黑洞
D.超巨星可能爆炸成为超新星
8.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而长牛肉,羊吃草而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
A.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同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牛和羊细胞的大小与形状不同
9. 科学家比较了图示几种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马腿骨结构有些相似 B.马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马的中足趾逐渐发达 D.马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10.如图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细胞核,人体中有些细胞没有结构①
B.该图表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图中的⑤表示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一定相同
11.下图为人工生产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产过程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
B.”工程菌”产生胰岛素的变异不能遗传
C.该技术利用了细菌繁殖快的特点
D.”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12.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地心说”宇宙体系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是发展“日心说”宇宙体系
13.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后,聪聪同学整理知识清单如下,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C.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14.费尔南迪纳岛海岸风浪巨大,生活在这里的鸬鹚(又叫“鱼鹰”)翅膀退化,全身羽毛紧贴皮肤,具有发达的脚璞,善捕鱼。下列分析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翅膀发达的鸬鹚在该岛生存机会大
B.在该岛,鸬鹚翅膀发达的性状不能传递给后代
C.为了适应该岛环境,鸬鹚祖先产生了翅膀退化等一系列变异
D.风浪巨大的海岸环境使得鸬鹚向“翅膀退化”方向定向进化
15.如图4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近年来,多肉植物(如图所示)以其独特的外形广受人们的喜爱。
(1)多肉植物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是长期   的结果。
(2)多肉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的性状是由其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   决定的。
17.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它们近几十年来两种翅形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达尔文提出的   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2)该事例说明适合在该海岛上生存的是   (填“残翅”或“正常翅”)昆虫。
18.如图是动物进化树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是   。
(2)由图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   动物进化来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地位由   。
19.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引起了一场全民科普热。
(1)影片中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首先它将变为一颗巨大的   (选填“红巨星”或“黑洞”)。
(2)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3)太阳是   (选填“太阳系”或“银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20.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经了漫长的探索,以下是历史上相关先贤经历的主要事件。
(1)伽利略某次观察到的金星如图甲,已知观察到的金星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则下列对日、地、金三者位置关系的描述中,能出现图甲现象的是   。
(2)下列关于沙普利银河系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
B.银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C.从侧面看,银河系呈中间厚、四周薄的形状
(3)针对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和威廉赫谢尔的银河系模型,有同学作出如下评价:
同学1: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持,因此是正确的理论。
同学2:威廉赫谢尔的银河系模型将太阳视为银河系的中心,因此是错误的理论。
你如何评价这两种模型?   
21.水稻花属两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196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教授在水稻田中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其特征是: ①开花时花药始终不开裂,花粉无法散发到雌蕊的柱头上。 ②花药内花粉数量很少,且用碘液检测不变蓝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性状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所决定的。袁隆平教授用这种雄性不育水稻作为育种材料,进行持续多年的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因此,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水稻田中出现个别雄性不育水稻植物的现象,这属于生物的   现象。
(2)雄性不育水稻花粉用碘液检测,结果不变蓝,说明   。
(3)决定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是位于水稻细胞中   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22.2月 20日,温州爱心人士为5只流浪狗找到新家的新闻感动了不少市民,尤其是他带黑色小狗———“麦黑”去医院治疗传染病更是满满正能量。
(1)“麦黑”和其他小狗的毛色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物质不同。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   。
(2)对流浪狗实施绝育是遏制城市流浪狗过度增长的有效手段,无论哪种绝育措施,都是为了防止流浪狗的两性细胞结合形成   。
(3)爱心人士带“麦黑”去医院接受治疗,属于传染病防治措施中的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23.据人类推测,原始地球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且不含有游离氧。1953年米勒向如图所示装置中通入甲烷、氢气、氨、水蒸气等以模拟原始大气成分,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式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据此回答:
(1)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2)若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
(3)实验结果得到了氨基酸混合物,从生命起源的角度可得出的结论是  。
(4)1972年米勒做了另一个实验: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推测   。
24.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导致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建立假设]    。
[实验步骤]
⑴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B。
⑵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
⑶   。
⑷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对其进行诱捕,记录并统计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区 项目 浅色蛾 黑色蛾
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3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得出结论]    。
25.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又名鼠耳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拟南芥是研究植物遗传学的优秀材料,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长期落后的状况。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拟南芥通过基因层面操作,向其照射光后,气孔的张开面积更大。
(1)研究人员实施基因操作,能使气孔张开面积更大,这是因为基因能   。
(2)当拟南芥处于失水状态时,其气孔状态应是右图中   (选填“甲”或“乙”)
(3)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可能具有以下哪些优点(  )
A.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 B.有较大的的经济价值
C.基因组简单,易于基因操作 D.拟南芥的性状易于观察
(4)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叶片气孔张开面积具有调节作用,为了使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大,研究小组想要找到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亚硫酸氢钠浓度,进行如下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植株100株,平均分成五组,每天喷等量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在同样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室内培养拟南芥。25天后,各组拟南芥叶片大小和数目如下表所示(+多少表示叶片和大小与数量的多少)。
序号 亚硫酸氢钠浓度Kmg/kg) 叶片的大小 叶片的数量
1 0 +++ ++
2 10 ++++ +++
3 20 ++++++ ++++
4 30 ++++ +++
5 40 ++++ ++
该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26.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
(2)在工业污染区,    体色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体色则是有利变异
(3)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
27.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观察者与声源发生相对运动,靠近声源使声音变尖细,远离声源声音变低沉。这是由于单位时间到达耳朵的波峰数不同造成的。
如图所示:A点为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声源(通常情况下,声波的频率不变,其波长也不变,也就是说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也不变),圆弧可代表每一个波峰数,当小车B靠近A时,与远离A时在单位时间内碰到的波峰数也不同。声音的尖细则是由于波峰数变多的原因。
现在小明要探究“多普勒效应现象”。
步骤一:在水平空地上取A点,放置能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发生装置。
步骤二:小明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上,从B点径直向A点靠近,记录听到的声音变化情况。
步骤三:……
对比步骤二、三,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否一定要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为什么?   。
(2)请帮小明设计步骤三:   。
(3)小明的实验是否存在缺陷,请指出:   。
(4)有公式v=λf,v为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λ为波长,在这可等效替换为人耳能听到的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时间长短,f为声波的频率。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在观察者看来声源的频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
(1)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____表示vC(C点运动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_______________。
29.中国科学家挖掘到一块动物(取名为“顾氏小盗龙”)化石,据化石上动物遗体特征,恢复其生前样貌,如图所示。该动物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厘米,嘴里有牙齿,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1)顾氏小盗龙与现存鸟类和动物有亲缘关系,理由是   。
(2)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分析说明哪一块化石可能更古老?
30.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    (填写细胞结构名称)中。
(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   (选填序号)作为论据。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31.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雌牛B是黑色的、雄牛A是黄色的、奶牛C是黑白相间的,雌牛D是黄白相间的,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________
32.阅读以下这段有关太阳的文字,回答问题: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行。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30kg(约为地球的33万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总和少于2%。
目前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通过对恒星演化及宇宙年代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已经历了大约45.7亿年。太阳在其主序星阶段已经到了中年期,它通过核心内部发生的氢核聚变来释放能量。在太阳的核心,每秒能将超过400万吨物质转化为能量,生成中微子和太阳辐射。以这个速度,太阳至今已经将大约100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转化成了能量。太阳作为主序星的时间大约可以持续100亿年左右。
(1)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太阳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
(2)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阶段,未来的太阳将继续演化:主序星→   →  →黑矮星。
(3)美国NASA计划2018年夏天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人类将首次近距离对太阳和太阳风进行全面观测,你认为“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