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能源及其利用(练习)(含解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能源及其利用(练习)(含解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6 14:02: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4.2 能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
1、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能源可分成不同的种类。以形成的方式分,可分为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以是否可再生来分,可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获取方式来分,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使用的状况分,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按对环境的影响来分,可分为清洁型能源和污染型能源。
2、使用能源时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能源,如氢能源,避免由于使用能源而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要研究能源利用新途径,改变现有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
知识点1能源的种类
1.自然界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
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
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知识点2化石能源
3.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
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4.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共同特点是(  )
A.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都属于新能源 D.都是清洁的能源
知识点3新能源
5.今年,兰州市将投放新能源出租车和8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6.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当前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发电
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
D.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知识点4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
7.下列选项是获取电能的几种途径,其中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又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足(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有机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大大节约了金属资源,有百益而无一害
9.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序号)
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⑤水能
⑥风能 ⑦太阳能 ⑧地热能
1.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是 ( )
A. 草木燃料 B. 木炭 C. 煤 D. 水能
2.关于海洋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能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煤和天然气等 B.属可再生能源,无污染
C.能量密度大,开发利用较方便 D.开发工程投资小,效益高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与能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风扇通过电动机,能将电能转化为风能
B.电磁感应现象中,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C.地热、天然气、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
D.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我们仍需节约能源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 CO2+2H2O,C3H8+5O2 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 两种气体进入量都减小
B.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液化气进入量
C. 两种气体进入量都增大
D. 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液化气进入量
5.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 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7.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分别在2030年和2060年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即逐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直至实现零排放。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发利用核能和氢能,以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1)核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如图甲是核电站中核反应的示意图,该过程是利用 途径来获取核能的。
(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原理图如图乙所示)。供电时,氢气与氧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将 能转化成电能。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目前氢燃料的使用还没有推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可多选)
A.介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氢气的制造成本较为昂贵
B.氢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C.氢气的热值高,1克氢气与3克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相等
D.氢气发生泄漏时,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E.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为氢气的获得提供原料
8.如右下图所示是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_能。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____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核能。
9.“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某研究机构发明了二氧化碳的转化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请写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是一种环保优质能源,等质量的天然气相对于其他矿物燃料(丁烷C4H10、汽油C8H18)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的原因是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优点:来源广泛,可以由水制得;燃烧的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热值的两倍;最突出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氢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两种:一是电解水的方法,但消耗电量太多,成本高,不经济,不能大规模地制取氢气。第二种方法,也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材料二:太阳能具有总量巨大、安全经济、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光电转换就是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化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光电化学作用、光敏化学作用及光分解反应,目前该技术领域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材料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利用价值。如图是某海岛上一村民建在房顶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它属于家用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为2千瓦,该电站发的电,满足自家使用后,多余的并入电网。
(1)①水分解产生氢气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
②该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光照6小时能发电_____千瓦时。
(2)对于氢能源和太阳能的开发,你认为以下课题中具有研究价值的是_____。(填字母)
A.寻找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氢气的方法,节约制氢成本
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3)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从自身出发,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做。请写出一项具体做法:_____。
11.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由机器人在水下的火炬传递。火炬“飞扬”首次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1)氢气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纯净物中的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原因是 。
(2)为让氢气在水下能稳定燃烧,设计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下面解释不合理的是
A.燃烧器采用燃料和氧气多层喷注,可以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
B.火焰中心通过预混燃烧,即在燃烧前燃料与氧气已经充分混合,可以提高燃料的着火点
C.双模态燃烧机制,即火炬在下水前会自主补氧、出水后切换为空气供氧,可以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4.2 能源及其利用 同步练习
1、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能源可分成不同的种类。以形成的方式分,可分为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以是否可再生来分,可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获取方式来分,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使用的状况分,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按对环境的影响来分,可分为清洁型能源和污染型能源。
2、使用能源时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能源,如氢能源,避免由于使用能源而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要研究能源利用新途径,改变现有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
知识点1能源的种类
1.自然界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解答】解: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是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
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
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D
【解析】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后不可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故B错误。
C.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C错误。
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为答案。
知识点2化石能源
3.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
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答案】A
【解析】通过图表的比例关系可知,石油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硫,而非二氧化碳,我们利用的水能是水的势能而非化学能;
故选A。
4.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共同特点是(  )
A.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都属于新能源 D.都是清洁的能源
【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故选:B。
知识点3新能源
5.今年,兰州市将投放新能源出租车和8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当前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发电
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
D.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因此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正确;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故C错误;WiFi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故D错误;故应选B.
知识点4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
7.下列选项是获取电能的几种途径,其中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又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足(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解答】解: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是清洁能源发电,火力发电是通过燃烧煤或者汽油等燃料来进行发电,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有机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大大节约了金属资源,有百益而无一害
【答案】B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而不是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约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均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有机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大大节约了金属资源,但废弃的有机合成材料如塑料等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 有 。(填序号)
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⑤水能
⑥风能 ⑦太阳能 ⑧地热能
【解答】解: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它们的燃烧利用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柴薪使树木减少,水土流失;故答案为:①②③;①;
1.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是 ( )
A. 草木燃料 B. 木炭 C. 煤 D. 水能
【答案】A
【解析】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是一些天然物质,主要是柴草这一类的物质,A草木燃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关于海洋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能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煤和天然气等 B.属可再生能源,无污染
C.能量密度大,开发利用较方便 D.开发工程投资小,效益高
【答案】B
【解析】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海底石油、煤和天然气等是海底矿产资源,A选项错误;海洋能源属可再生能源,无污染,B选项正确;海洋能源能量密度小,开发利用不方便,C选项错误;海洋能源开发工程投资大,但效益不高,D选项错误。故选B。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与能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风扇通过电动机,能将电能转化为风能
B.电磁感应现象中,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C.地热、天然气、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
D.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我们仍需节约能源
【答案】C
【解析】A、电风扇通过电动机做功,消耗电能,获得机械能,即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
B、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地热、天然气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属于一次能源,电能要由其它能源转化而来,属于二次能源,故C错误;
D、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具有方向性的,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仍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要注意节约能源,故D正确。
故选C。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 CO2+2H2O,C3H8+5O2 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 两种气体进入量都减小
B.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液化气进入量
C. 两种气体进入量都增大
D. 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液化气进入量
【答案】B
【解析】【分析】(1)相同情况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2)根据天气气、液化石油气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相同分子数的情况下,氧气的消耗量液化石油气更多。据此可以对灶具进行改装设计。【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相同分子数的情况下,氧气的消耗量液化石油气更多,所以要将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烧液化石油气,在不改变液化气进气量的情况下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不改变空气进气量的情况下减小液化气进入量,B选项正确。
故选B
5.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①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是我们生活中重要能源,不可能立即停止使用的,只能逐渐减少使用;故①不可行;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②可行;
③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量;故③可行;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目前地球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再继续增大,是不现实的;故④不可行;
故答案为:D。
6.“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 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D
【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正确;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正确;C、可燃冰与煤、石油、天然气相似,形成过程复杂,属于化石燃料,正确;D、可燃冰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错误。故选D。
7.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分别在2030年和2060年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即逐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直至实现零排放。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发利用核能和氢能,以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1)核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如图甲是核电站中核反应的示意图,该过程是利用 途径来获取核能的。
(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原理图如图乙所示)。供电时,氢气与氧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将 能转化成电能。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目前氢燃料的使用还没有推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可多选)
A.介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氢气的制造成本较为昂贵
B.氢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C.氢气的热值高,1克氢气与3克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相等
D.氢气发生泄漏时,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E.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为氢气的获得提供原料
【答案】 核裂变 化学 AD
【解析】(1)由图可知,该核变过程中,1个原子核最终变为多个原子核,属于核裂变,故填核裂变。(2)供电时,氢气与氧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将氢气中蕴藏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填化学。(3)A 介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氢气的制造成本较为昂贵,是目前氢燃料的使用还没有推广,选项正确;B 氢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是氢燃料的优点,选项错误;C 氢气的热值高,1克氢气与3克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相等,是氢燃料的优点,选项错误;D 氢气发生泄漏时,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是目前氢燃料的使用还没有推广,选项正确;E 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为氢气的获得提供原料,是氢燃料的优点,选项错误,故填AD。
8.如右下图所示是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_能。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____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核能。
【答案】光 聚变
【解析】
[1]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时不用经过加热灯丝直接能够发光,即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9.“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某研究机构发明了二氧化碳的转化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请写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是一种环保优质能源,等质量的天然气相对于其他矿物燃料(丁烷C4H10、汽油C8H18)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的原因是 。
【答案】 矿物燃料的燃烧(或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天然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
【解析】(1)根据图像,自然界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矿物燃料的燃烧或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来自燃料中得碳元素,CH4含碳:,C4H10含碳:,C8H18含碳:,则甲烷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的原因是:天然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优点:来源广泛,可以由水制得;燃烧的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热值的两倍;最突出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氢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两种:一是电解水的方法,但消耗电量太多,成本高,不经济,不能大规模地制取氢气。第二种方法,也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材料二:太阳能具有总量巨大、安全经济、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光电转换就是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化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光电化学作用、光敏化学作用及光分解反应,目前该技术领域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材料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利用价值。如图是某海岛上一村民建在房顶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它属于家用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为2千瓦,该电站发的电,满足自家使用后,多余的并入电网。
(1)①水分解产生氢气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
②该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光照6小时能发电_____千瓦时。
(2)对于氢能源和太阳能的开发,你认为以下课题中具有研究价值的是_____。(填字母)
A.寻找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氢气的方法,节约制氢成本
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3)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从自身出发,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做。请写出一项具体做法:_____。
【答案】化学 12 BC 纸用双面,人走灯灭等(合理即可)
【解析】
(1)①水分解后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所以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②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为2千瓦,光照6小时能发电为: 2千瓦×6小时=12千瓦时,故填12。
(2)A 空气中氢气的含量微乎其微,没有研究价值,选项错误;
B 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可将地球上最多的物质--水分解为氢气是一种可行的,具有研究价值,选项正确;
C 寻找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可行的,选项正确,故选BC。
(3)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纸用双面,人走灯灭等,禁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燃料等,故填纸用双面,人走灯灭等。
11.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由机器人在水下的火炬传递。火炬“飞扬”首次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1)氢气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纯净物中的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原因是 。
(2)为让氢气在水下能稳定燃烧,设计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下面解释不合理的是
A.燃烧器采用燃料和氧气多层喷注,可以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
B.火焰中心通过预混燃烧,即在燃烧前燃料与氧气已经充分混合,可以提高燃料的着火点
C.双模态燃烧机制,即火炬在下水前会自主补氧、出水后切换为空气供氧,可以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答案】 单质 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空气 B
【解析】(1)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氢能被认为是最清洁环保的燃料,原因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A、燃烧器采用燃料和氧气多层喷注,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故说法正确;
B、火焰中心通过预混燃烧,即在燃烧前燃料与氧气已经充分混合,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着火点不可以提高,故说法错误;
C、双模态燃烧机制,即火炬在下水前会自主补氧、出水后切换为空气供氧,可以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