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7 19: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荻(dí)港 巩(gǒng)固 无锡(xī)
B.渡(dù)江 封锁(suǒ) 铜陵(líng)
C.要塞(sè) 督(dū)战 歼(jiān)灭
D.泄(xiè)气 溃(kuì)退 芜(wú)湖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域  泄气  业己  摧枯拉朽
B.占领 阵地 扩展 冲破敌阵
C.督战 协定 突破 风平浪净
D.巩固 鉴订 拒绝 横渡长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自从学校严肃处理了几个严重违纪的学生,校园这几天倒也风平浪静 。
B.公安部“猎狐行动”以锐不可当之势,打击了一大批外逃贪官。
C.真希望在游戏中英勇善战的小明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D.春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吹红了桃杏,吹绿了杨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规范书写汉字是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 ②为此,浙江省多家媒体及资深专家共同策划了免费培训书法教师的“蒲公英计划”。 ③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普及率太低,书法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C.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D.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
气。
8.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
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D.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
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13.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
      ——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侧记
新华网吉隆坡7月31日电(记者林德韧 汪涌 高鹏) 7月31日的吉隆坡会展中心见证了北京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拥有灿烂文明的古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将在2022年迎来奥林匹克的又一次绽放。
从2001到2015,跨越14年之后,北京再度申办奥运成功,在奥林匹克历史上书写了新的一页, 2022年,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北京对奥林匹克的渴望和向往;不变的,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从容与担当。
聚焦北京,奥林匹克新风貌
夏天的吉隆坡气候宜人,矗立在会场旁雄伟的双子塔标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北京申冬奥代表团衣着整齐,庞大的队伍瞬间成为全场焦点,大家的自信与轻松写在脸上。望向窗外,当地华人拉起了助威横幅,舞起了狮子,壮观地挥动着手中的国旗,为代表团的陈述加油鼓劲。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国际奥委会诉说着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意义:“……今天,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旅程中,(我们)将要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会,为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可持续的冬奥会,全面实践《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仅给中国带来积极改变,也让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节俭的冬奥会,不但保证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最高水平,而且把奥运遗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奥运会的积极影响更加深远……”陈述在热烈的氛围中逐步推向高潮。
在一段视频中,姚明身着冰球服,在被小选手攻破球门后做出无奈的表情,这引得全场哈哈大 笑,给紧张的会场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事实上,无论是在会议开始之前的媒体采访,还是陈述时的演讲,甚至结束之后的记者访谈,姚明都是焦点之一。作为代表团中的“第一高度”,姚明一直在扮演着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奥林匹克与北京再度结缘的神圣时刻,他也参与其中。
与他并肩站在讲台上的是前冬奥会冠军杨扬,中国冬季运动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她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拿到的两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我真的是站着。”杨扬对于姚明身高的玩笑逗乐了同样站在旁边的冬奥名将李妮娜,也逗乐了许多委员,轻松的心态感染到了讲台下的听众。
代表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北京,我们准备好了!
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新契机
这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投票。
陈述结束后,2022年冬奥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茹科夫给了两座申办城市最后的点评,另外他也提到了关于阿拉木图的一些更新的信息。针对评估报告中对于住宿方面的疑问,阿拉木图团队提供了一些新的数据支持,体现了在接待能力方面上的努力,也为自己增分不少。
国际奥委会规定,为防止发生利益冲突,来自奥运会申办城市所在国家(地区)奥委会的委员在他们的竞选城市没有被淘汰之前不能参加投票。因此,来自中国的三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李玲蔚、杨扬将不能参加投票。包括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海博格等在内的11位委员请假缺席本次全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不参加投票。因此参与投票的委员共有85人。
投票在吉隆坡当地时间下午4点20分正式开始。本次大会国际奥委会使用了新的电子投票系 统,但最后系统出现了问题,只能借助纸质投票。一波三折的投票过程结束,北京还是阿拉木图 紧张的情绪全场蔓延:就差最后的宣布了!
祝贺北京,奥林匹克新纪元
北京赢了!
欢呼声响彻吉隆坡会展中心,这声欢呼,凝聚了多少辛劳和热盼!
在巴赫念出“北京”的一刻,代表团成员们一跃而起,相互拥抱,恣意庆祝。在陈述时笑容满面的李妮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泪水夺眶而出。“之前一直在想用什么样的状态去表达自己的高兴,因为之前放了一个索契的片子,所以触景生情,想到我们在整个申办过程中很不容易,比较有感触。”在索契迎来自己冬奥会谢幕演出的李妮娜在接受采访时依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现场掌声雷鸣,巴赫第一时间走下主席台,与代表团成员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用胜利为这次马来西亚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样激动的姚明说:“我们是很幸运的,在这也要向阿拉木图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精益求精的表现,也不会激励我们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体育比赛永远要感谢一个伟大的对手,才能一起创造出一场精彩的比赛。”
85名委员投票,一人弃权,44∶40,北京取得险胜,未来,北京将逐步给世界展现自己在冬季的魅力,为奥林匹克的史册再添神奇的一笔。
北京,加油!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4.此则消息的主标题是什么 其作用有哪些
15.“变化的是时光……从容与担当。”这段文字放在导语部分是否多余 起什么作用
16.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7.文章采用小标题式结构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漫话阶梯 刘心武
①最早的阶梯,追求的完全是连接两个以上的不同平面的功能性。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梯逐渐具有了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建造阶梯,不仅是为了方便从一个平面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而且,也是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②中国古典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建造有气派的阶梯,以体现出对帝王神佛贵人的尊敬。比如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本来,那地面是平的,可以平地起殿堂,但为了体现出天子的威严,就先起五米高的基座,再建造大殿,而分为几层的基座,再以阶梯连接,阶梯中段专供皇帝行走的部分,称御道,用最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出祥云飞龙的图案。过去都称皇帝为'陛下”,“陛”是皇宫阶梯的专称。明明皇帝高高在上,臣民在他殿堂的阶梯下,似乎称他“陛上'才对,但皇帝至少在口吻上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自称'寡人”,这份虚伪很有意思。
③不仅是皇宫,像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群也都是这样的。现在仍存在的河南开封龙亭,是将这种心理需求达于极致的典型,它是在平地拔起的十三米高台上垒出一个殿堂,里面供奉着称颂“真龙天子”即'皇帝万岁”的牌位。专用于在这里由钦差大臣宣谕“圣旨”。殿堂即“龙亭”前面的台阶分三层共72级,故意建造得相当陡峭,那夸张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发出心理反应。
④近代社会建筑中的阶梯仍可起到主导人的心理意识的作用。由吕彦直设计的完成于1929年的南京中山陵,由陵下到陵寝主体,落差为73米,设置了八个过渡性平台,一共有392级台阶(当时中国人口为三亿九千二百万)。当谒陵者在头几个平台的阔台阶上往上行走时。所望见的只是天宇,要随着一步步的攀登,那顶部的蓝瓦祭堂才会慢慢地浮现眼前。这就是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能够'默默想音容”,将崇敬与缅怀的情绪达于浓酽。
⑤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有意将其基座与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取齐,但阶梯的设计,则采取了广阔通透的方式,尤其是东门阶梯的设计,很有大国气派,可以容许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拾级而上,确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莫斯科1995年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建造的胜利广场,用若干大平台来达到提升主建筑的目的,其间的阶梯故意'不起眼',也是一种巧妙的手法,表达出一种苦尽甘来的欣慰与舒展。
⑤城市公众共享空间的阶梯设置,一定要突破狭隘的功能需求,营造出奇趣妙境。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罗马的西班牙广场上,由桑蒂斯和斯佩基设计的那一组面对“破船喷泉”的扇形阶梯,它不仅是“视觉冰激凌”,更可以当作舞台承载多种形式的表演。已经有太多的电影利用它作为背景去表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那一组阶阶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具有生命的存在
⑦阶梯并非简单事物。在当下生活中,除了其实用性,“阶趣”应该是设计者考虑的重点,特别是涉及公众共享空间时。
(有删改)
18、文章第②一⑤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请结合原文说出你这样作答的理由。
19、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结合原文说说它的作用。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
B南京中山陵的阶梯,有调整谒陵者心理的作用,使其能够默想伟人音容 。
C.人民大会堂广阔通透的阶梯,表达出苦尽甘来的欣慰与舒展。
D.在当下生活中,阶梯设计者考虑的唯一重点应该是实用性。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雄老去
张翎
王钰约了阿陶元旦过后去看程爷。①动身的时候,下了几天的雨突然停了,“轰”地炸出一个大太阳,晒在身上酥酥痒痒的,像爬了层蚂蚁。
路是土路,雨压过,倒也没什么大灰尘。路边都是两层的矮楼,有石灰墙的,也有马赛克铺面的,不同时期里盖的,各有各的路子,横不成行,竖不成列。程爷住的是老平房,陷落在一群矮楼之中,好认,却是难找。阿陶来过多回,回回都走过了。兜兜转转的,才在两座小楼的夹缝里,找见了程爷的乌龟壳。
房子是程爷死去的老伴的。准确地说,是他死去的老伴的头一个丈夫的。那年程爷从牢里放出来,已经四十六岁。回到村里,发现爹娘留下的那间老屋早塌了。砌墙的石头,已被邻人挖去盖了猪圈,连窗框都被人拆走做了柴火。爹娘和哥哥都死了,嫂子带着孩子改了嫁,他就在队里的农具仓库睡觉,地上铺块塑料布,夜里脸上爬着老鼠。村里有个姓萧的寡妇见了不忍,就把他给收了,好歹算个劳力。
乡下人日子过得潦草,不如城里人长寿。渐渐的,程爷就把那些知道他陈年旧事的人都熬死了,只剩了个他自己,还没完没了地活着。村里一茬又一茬的新人出生长大,看见程爷在村后的果园里摘瓯柑,在门前的自留地里拔萝卜搭黄瓜架子,一脸泥塑木雕从不开口说话。众人只晓得是个姓程的老绝户,再不知其余。再后来,青壮劳力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村里住进来一些租地做营生的外地人,程爷就成了弃地里的草,自生自灭,被人忘了。
直到有一天,村里突然开进来两辆汽车,一队人马捧着鲜花和一条红绶带,走进程爷的家,送来一个装着一枚黄灿灿的纪念章的匣子。众人围过来看热闹,看清了纪念章上的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才知道程爷年轻时当过兵打过仗。那时程爷的脑子还够用,进里屋换了身平整衣服出来,被接到城里,开了一个会,吃了一顿请。饭后,程爷站起来,脚跟“啪”地并拢,直直地敬了个礼,从兜里掏出一张捏出了水的百元纸票,递给领导:“长官说过,不能吃白食。”席间有个记者听了感动,就把程爷的事写成一篇洋洋洒洒的报道,发表出来,四处有人转载。打那以后,程爷的家里进进出出的就有了人声。
程爷的故事开始出现在各式媒体和网络平台上,被编进各种版本的口述历史书里。村人没想到这个抽巴老头竟有过一段这样猛爆的人生经历,方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从此见到他,远远的就喊一声“程爷”。他哼哈地应答着,脸上隐隐裂开了缝。王钰偶然看到程爷的故事,便辗转找到志愿队帮忙搭桥,联系到程爷做了一个专访。
转眼这就是七八年前的事了。这七八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变故。程爷的老伴没了,自己也走不太动路了,脑子从一条偶尔泛浑的小河,变成了一锅糨糊。②程爷的屋子从外表看跟前次没多大变动,依旧低矮,依旧破旧。但凡一样东西烂到了骨头,也就再无可烂之处了。门楣上贴着一张“民族脊梁”的红纸,色泽新鲜,显然不是王钰从前见过的那一张了。只是不知从那一张到这一张,中间还换过多少张。
程爷门前也摆着一个晾衣服的竹架子,却是光秃秃的,风吹日晒雨淋,白森森的露出竹筋,看着恍如一副人骨。屋旁的自留地里种着莱,喂饱了雨水,叶子精瘦精瘦的,倒不见有杂草。
王钰已经走到门口,又被阿陶喊了回去:“再走一遍,刚才忘了拍视频。国际媒体探访民族英雄,有噱头。我也可以发个抖音。”
“拍后背,不秀脸。”王钰折回去又重走了一遍,突然感觉长出了两只左腿。
“微笑,背影也要有表情。”阿陶喊道。
程爷的屋子坐北朝南,可惜窗子小,又被两边的楼挡了光,就有些昏暗。两人从大太阳底下乍一进门,只觉得眼睛掉在了屋外。
“咣当”一声,王钰撞倒了一张条凳,身子一矮,搂着膝盖嘶嘶喊疼。阿陶熟门熟路地摸着了一根灯绳,轻轻一扯,黑暗就破开了一个窟窿。王钰一眼瞧见半面墙的报纸,从门口一路糊到将近厨房的位置,都是关于程爷的报道,大多是地方媒体。再看了一眼,她就发现最显眼的位置上,贴的是她写的专访——还是她当年从多伦多寄过来的,整整四版。全球华文文化周刊。报名本来就是粗体,又被重重地勾出了一个圈,旁边有一行颤颤巍巍的钢笔字:著名国际媒体。纸比人还不经老,才几年的工夫,已经皱起一身黄皮。王钰拿指头轻轻一蹭,听见了的脆裂声。
著名国际媒体。王钰的脸一热。
③那回见程爷,是一次精心的预谋。老板从一个位于纽约的亚裔文化基金会申请到一笔专门支持北美华文媒体的经费,需要完成一个关于二战东方战场的调研写作计划。计划内容是书写北美军人在东方战场和中国人携手作战的经历。老板收了钱,把活派给了王钰。正值焦头烂额找头绪的时候,王钰突然在一篇公众号文章里,看到了程爷的故事。程爷参过军,接受过美国人的训练,打过日本人。程爷的经历严丝合缝地对上了基金会的每一项要求。于是她一趟飞机飞到中国,兜兜转转找到了程爷。程爷是她的一篇命题作文,一份课堂作业。
可是,她亏负程爷了吗 程爷在脑子还没烂透的时候,经历了一个高光时刻,出演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好戏。程爷不是龙套,程爷是正儿八经的主角。程爷的记忆筒仓如今已经满了,盖了盖,上了锁,不会再打开,不会再添新的内容。她在盖子合上的前一刻,往筒里放进了最后一样物品。那是一支火把,叫程爷走进永夜时带着一片光亮。
④更何况,那四个版面,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水和火的锻造。那是她一生里写得最好的文章。
(选自《收获》2024年第五期,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程爷的房子“陷落”在一群矮楼之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程爷生活环境的窘迫。
B.文章第三段运用插叙,交代了房子的来历和程爷的经历,给文章增添了一抹悲伤的色彩。
C.全文通过王钰视角刻画程爷,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平淡的叙述中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诸如“乌龟壳” “脸上裂开了缝”等,既浅显易懂又内蕴丰富。
22.下列对画线句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连绵阴雨天后太阳照在身上的真实感觉。
B.②句连用两个“依旧”,突出了在时代洪流面前房子的没落,也暗示了程爷被遗忘。
C.③句说明作者最初采访程爷并非出自真心,而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而做的精心安排。
D.④句中“锻造”和“最好的文章”,都说明了王钰在写作时的字斟句酌和匠心独运。
23.作者是如何塑造程爷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4.作者在写作自述里说,英雄蕴含着某种激越和壮烈,但它们都熬不过生活的长久磨损。结合文本,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C 2.B 3.D 4.D 5.A 6.C 7.C 8.B
9.(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②、③—(17)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锐不可当 
10.⑤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2/3”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16)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便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用事实说明我军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大势已去,即使是非常坚固的防线也无济于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 
12.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此题意思对即可。)  13.⑧⑨句  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14、主标题是《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作用:主标题概括了此则消息的主要事件。
15.不多余。这段文字概括了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原因。
16、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内容:申办陈述,申办投票,申办成功。
17、①概括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②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
18..时间顺序,由古代阶梯到近代阶梯,再到现代阶梯。
19.举例子,举扇形阶梯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城市公众共享空间的阶梯,要突破功能需求,营造出奇趣妙境。
20.B
21. C
22. B
23.(1)动作(或细节)描写:文中通过程爷饭后站起来、敬礼、掏钱等一系列的动作(或细节)描写,突出了程爷作为老英雄骨子里的军人情怀。(2)环境描写:文章第八段关于程爷门前荒凉落寞的环境描写,烘托了英雄老去的凄凉。
24. (1) 程爷参加过抗日战争,无疑是一个英雄。(2) 随着时间的流逝,程爷慢慢的老去,他的事迹也已经被人们淡忘。 (3)时间易逝,英雄不老,表达对程爷的敬佩,对读者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