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8 09:5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青蛙为什么在开水里逃生,却在温水里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朗读课文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集市中被赎出而被选拔为大夫。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土匠中被选拔,
胶鬲从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并被选拔为相,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翻译课文

被任用
被选拔
通过这些 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
使他的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所以动心忍性, 曾 益其所不能。
所以
这,这样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使…震撼
使…坚忍
增加
同“增”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名作动,犯错误

这样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常常就容易灭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
常常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就会明白常在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在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
这样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观点是哪一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分析课文
2、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有什么共同点?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出身卑微,经历磨难,终有作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成才需要艰苦环境的磨练。
共同点:
结论:
举例论证
外部客观因素
犯人
隐士
奴隶
种田
筑墙
卖鱼盐
3、除了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朗读下面这句话,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可以造就人才?
个人主观因素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个人身处逆境,经过思想斗争,努力奋发
成才需要思想斗争的折磨
分析课文
作者以忧患造就人才的例子,正面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思想斗争的折磨
造就人才
艰苦环境的磨炼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分析课文
4、朗读下面这句话思考,作者怎么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的?
运用举例论证,以国无忧患必灭亡的例子,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文章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转到治理国家的角度,国家与个人一样,要在逆境中才能生存、发展、强大,这样使论证更全面、更充分、更严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分析课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事例
(六人)
论据→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
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客观+主观)
反面论证→安乐致国家灭亡
出身低微
艰苦磨练
终有作为
居安思危
论证思路
文章主旨
课文首先举出古代六位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得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接着从正面论证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成才需要思想斗争的折磨,证明“生于忧患”的分论点。
然后由个人到治国,从反面进行论证,以国无忧患必灭亡的例子,证明“死于安乐”的分论点。
最后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拓展
你能否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结论,再从个人或国家层面补充一两个事例,帮助孟子进行举例论证。
【个人】①吴越两国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经过十年,最终带领越国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②而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最终被勾践打败,身死而国灭。
【国家】①唐太宗时期,幸亏有魏征这样的贤臣经常进谏,才让国家政治清明,形成贞观之治;②清政府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知道西方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导致国力越来越衰落,在清朝末年被列强欺凌,最终走向灭亡。
向孟子学习写议论文?
对比阅读
1.提出中心观点的三种方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比阅读
开门见山式
举例引出式
先破后立式
2. 如何让论证思路更清晰。
【同】
围绕观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论证有力。
【异】
具体的论证思路模式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是什么)
进行论证(为什么)
得出结论(怎么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
进一步论证
得出中心论点
《富贵不能淫》
提出对方观点
批驳对方观点
提出己方观点并论证
严密、清晰、层层深入的思路,增加论辩的说服力,使人无可辩驳、无从辩驳,深感信服。
对比阅读
3. 如何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可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得道多助》: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富贵不能淫》:类比论证
《生于忧患》:举例论证
综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从正面、反面去进行论证,可以使得论辩丰富全面,富有说服力。
对比阅读
4.如何让论证文章更富有气势与说服力?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量运用排比句式,使得论辩气势非凡,增强感染力、说服力。
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