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白杨礼赞
教学内容分析 《白杨礼赞》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茅盾先生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的一篇经典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作者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抒发了对白杨树由衷的赞美之情。 《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作为托物言志的经典名篇,“预习要求”提出:“边读边做一些朗读标记,然后大声朗读,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意图”。据此,教读本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点与能力点的训练上,可以通过托物言志散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象征的表现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及其使用,把握此类作品的基本特征。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感悟作者的独特感情,学习抗日军民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通识”类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在此基础上,八年级的教学应主要集中于“专业”的阅读知识与能力,如不同散文的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语言风格的品析等。 阅读散文,实质上就是建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的链接。就本课而言,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习的《短文两篇》对托物言志的写法已有所了解,且结合本文中白杨树的形象、气质,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会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隔膜,学生对本文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而其结合写作背景、将事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相结合等方面领会作者思想情感的经验不足,表达理想和追求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涉猎又少之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亟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重新建构已有知识与文本内在的衔接过程,力求体现以文本为载体,以方法为引领,以探究为主线,通过具体的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应用和拓展,进而实现由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目标确定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昂扬向上的情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通过品读语言,理解烘托、对比、抑扬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作品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手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把握白杨“不平凡”的抒情线索。 2.通过深度研读,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昂扬向上的情感。 3.结合背景资料,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解题导入,铺礼赞之情教师活动 ①解题:大家认为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②掠句:除了文题,文章中还有没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现了这种赞美之情? ③诵读:(朗读指导:调整语速、重音、停连,读准节奏,读出情感,用诵读展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④问疑: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学生活动 学生齐读文章题目,找出关键词,解读文章情感(不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关键语句。(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第9段指名读。) (诵读,读出自豪、赞叹、坚定、理性等不同语气的“不平凡”) 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思考(说明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设计意图 通过解说文题中“礼赞”的意思,明晰本文的情感——崇敬和赞美;由此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直接表达赞美之情的文句,并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赞美之情;再抓住关键词设疑,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赞美白杨树时由浅入深感情递进的层次,既创意解读文本,又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环节二:由浅入深,徜礼赞之线 教师活动 文章围绕白杨树“不平凡”特点展开赞美,那么“不平凡”都体现在何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 ①初见白杨: 在哪里初见白杨树?不平凡在哪? ②凝视白杨: (过渡:既然白杨树让人在“惊奇”中叫出声来,那么作者当然会走近凝视、细细观察。)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白杨树?它不平凡在哪? ③联想白杨: (过渡:这样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品读第7段四个排比反问句,说说作者联想到了什么?它不平凡在哪?学生活动 学生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初见白杨,昂扬情绪-凝视白杨,倾心形貌-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学生研读文本,感知礼赞。【高原;生长环境不平凡“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雄壮”“伟大”】(诵读感知) 【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外在形貌不平凡】(诵读感知) 由【树-人-精神。不平凡在树的内在精神、象征的人物】(诵读感知)设计意图 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和情感层次。依循作者对白杨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按“初见”—“凝望”—“联想”三个情感层次研读文本,解读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貌、内在精神的不平凡。文本内容和教学重点得以在徐徐呈现中逐一落实,循序渐进而又拾级通幽,别有趣味。环节三:结合背景,晓礼赞之意 作者不仅要赞美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貌、内在精神的不平凡,还在于借白杨树赞美人,那么白杨树象征着哪一群人? 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诵读,抓住关键词句,围绕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抒情线索,深度研读,理清了文章脉络,通过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情感层次,体会到了作者昂扬向上的情感。同时结合背景资料,理解到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背景助学】 这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5个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沸腾生活,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作者笔下挺拔向上,极普通却不平凡的白杨树与作者心中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得到完美和谐统一。 设计意图 引入文章的背景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请运用联想和想象说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并尝试写下来。(荷花、莲花、梅花、翠竹、太阳、蜜蜂、蜡烛、落红、石子...)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以教材课本为蓝本,将影视资源、网络资源与教材课堂紧密结合。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的教学我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悟自己的领会。 本课我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解题导入文本后,明确了文章的情感内涵;围绕“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条抒情线索,按“初见”“凝视”“联想”三个情感层次研读文本内容,突出重点;在此基础上,顺势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再通过语言品读学习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所有的教学内容均依托文本内容和句段语言展开,体现了以文为本的语文教学原则,使课堂语文味十足。 在突破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这一难点时,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为导引,结合文本的句段内容分析体会,既加强了对白杨树象征意义的理解,又把握了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的核心要义。 弊端是在学习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及其表达效果时,只能在相关文句的牵引下亦步亦趋,有失于自然灵动。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朗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来完成教学目标。
白杨礼赞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语言,理解烘托、对比、抑扬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2.通过比较阅读,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作品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创意诵读与设计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品析本文写作特色,初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抗日军民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回顾导入 温礼赞之情教师活动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白杨礼赞》,深入解读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材料1】 我写了一篇散文,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风景谈》,这是我的第二篇“见闻录”。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当初曾担心图书审查会的老爷们通不过,谁料居然全文登出来了。董老读了文章之后,笑着对我说:你写得很好。国民党审查官低能得很,你谈风景,他们就没有办法了。 ——《茅盾回忆录·中》 【材料2】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茅盾《风景谈》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学生阅读链接材料,结合《白杨礼赞》,深入解读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设计意图 背景资料的扩充,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更能通过纵观文本,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出铺垫。 环节二:品读语言,学礼赞之法教师活动 (一)烘托蓄势 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请品读体悟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二)欲扬先抑 1.本文在写法上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请品读体悟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三)对比突出 1.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是不是有些多余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4)总结梳理:好的文章常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铺垫、伏笔、烘托、渲染、抑扬、对比等。我们今天学习了烘托、抑扬、对比,同学们不妨尝试将这些技巧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为自己的作文增色。学生活动 学生品读体悟其妙处。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学生品读体悟:(1)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学生品读体悟: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设计意图 结合文本句段进行品读赏析,引导学生了解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体会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环节三:托物言志,品礼赞之意教师活动 (一)精读探珠 1.本文是借白杨树来象征北方广大抗日军民,这就是托物言志,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我们以前也接触过,比如《金色花》中的“金色花”,《荷叶·母亲》中的“荷叶”。你能说说象征手法的特点吗 资料链接 【象征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一般来说,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之间必须有某种相似的特点。】 2.《白杨礼赞》中作者是如何建立起白杨树和北方广大抗日军民之间的联想的 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思考这一问题。 梳理总结:象征手法的解读思路是:把握物象特点——结合背景分析——关联相似性——解读象征意义。 (二)比较阅读,学习运用象征手法 (三)归纳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 《白杨礼赞》)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我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这篇散文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以小组为单位,以《白杨礼赞》为例,归纳托物言志散文的主要特点。 明确: (1)往往使用象征手法,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考。 (2)细致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从而与被象征的事物建立起某种关联。 (3)有时因写作时限于某种特定的背景,所以才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某种不能直接表达的含义。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所学,自由交流象征手法的特点。 诵读第7段,小组合作,探究象征手法的使用。 学生比较《白杨礼赞》《爱莲说》《赠从弟》,寻找相同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托物言志散文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同一个物象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结合同类型文本的比较阅读,带领学生学习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既加强了对白杨树象征意义的理解,又把握了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的核心要义,同时让学生尝试去归纳方法,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可谓拨云见日、步步为营。环节四:拓展延伸,仿写练笔(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写作时恰当地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想赞扬或歌颂某类人,如农民、医生、教师、军人、科学家、环卫工人、交警......运用本节所学,选取你熟悉的一种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从“草尖上的露珠、莲花、梅、落叶、粉笔、蚂蚁”等事物中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完成本次片段写作。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以教材课本为蓝本,将影视资源、网络资源与教材课堂紧密结合。
教学反思与改进 《白杨礼赞》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节课教学主要想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语言,理解烘托、对比、抑扬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2.通过比较阅读,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作品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是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难点在于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征。 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诵读”“点拨”“品味”“仿写练习”的教法和学法。一读读出激情与豪气,二读读抒情议论段,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三读读二、四、七、八这些重点段落,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通过对第七段的探究和点拨让学生理解中华儿女正直、朴素、朴质、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通过品味语言让学生学习对比、烘托及外形描写的作用。最后通过仿写训练理解本文语言的特点。 这节课不足之处:1.学生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理解还不够深刻,主要是对第七段四个反问句的点拨还不够简洁明晰。2.仿写训练停留在表面上,仿写的效果不理想。改正措施:1.进行二次备课,下节课前对作者如何运用四个反问句启发联想的逻辑关系进行再梳理。2.利用辅导课时间指导学生仿写,进行二次仿写练习。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朗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来完成教学目标。